豬隊友的改變
top of page
  • 作家相片Yihung Kuo

豬隊友的改變

2016末,獻給正為家庭努力的新手爸媽。

有些媽媽天生就是當媽的料,有些則是因為荷爾蒙的幫助,生前堅持不會照顧小孩,但生了後很神奇的有了“母性”。雖說如此,根據一份英國的調查指出,多數的女性從寶寶出生後真正適應「媽媽」這個角色,平均需要 4 個月又 23 天;其中更有一半的準媽媽在懷孕期間對於未來的育兒生活感到既害怕又緊張。


很意外吧?就算是懷胎10個月的媽媽也需要學習當媽媽,那麼爸爸呢?


我相信一些被抱怨是豬隊友的爸爸不是完全不願意,而是不懂的怎麼當爸爸。我自己就是個例子,曾經每天忙工作、想要維持原本的興趣跟生活習慣,回到家頂多幫忙泡奶換尿布、哄睡、週末帶小孩出去,以為有在賺錢 (真的賺的也沒多少…) 就是負起當爸的責任了… 我相信這個傳統爸爸角色的定義,很多現代媽媽是不認同的。很慚愧的,我也曾經是媽媽口中 “豬一樣的隊友”,還自我感覺良好,老婆忙整天了,回家看到小孩不好的習慣還會“馬上建議”媽媽該怎麼教,當然啦,那樣的狀況下,再好的老婆也會發飆,在相互不理解的狀況下,就產生了惡性循環,而這個情況從兒子出生後歷經了2胎大約共2年的時間。


到底媽媽抱怨的是什麼,真的年收入XX百萬以上就足夠?家事分攤的不夠?還是待在家裡顧小孩的時間不夠?我想,她打從心底期待的,是你能夠真的成為這個新家庭的一個隊友,一起共同經歷改變、站在同一陣線努力經營。如何經營家庭當然每個人定義不同,但每個育兒階段對新手媽媽來說都還是陌生而且高壓力的、產後身體和心理的變化也需要很多調適,她最希望的基本上或許就只是需要你的了解、參與、支持、與陪伴。


如果妳/你的另一半感覺一直不進入狀況,我建議可以朝兩個方向來突破:


1)拉近雙方的期待

爸爸這個角色的 ”責任“ 到底是什麼,這對於一些人或許是很根深蒂固的 (因為他就是這樣長大的)。你想過了嗎?到底你希望你們新成立的家庭成為一個怎樣的家庭、你希望你的孩子長大成為怎樣的一個人,你現在該怎麼做才能帶領這個家庭走向你們期望的方向?這或許需要好一段過程、好好的慢慢的溝通思考的;如果雙方對於基本的角色期待與認知根本不同時,必須要先理性地取得某種程度的共識,畢竟在迎接一個新生家庭時,雙親與孩子三方都需要承受很大的壓力與角色的轉變。


除了老婆的苦口婆心、諄諄善誘以外 (往往還被嫌嘮叨),或許可以幫助你的另一半,利用並且創造一些機會,讓爸爸更接近那些你們都認可的人、事、物。例如與家庭理念認同的朋友多出們交流、分享一些全職爸爸的文章部落格分享、親職講座專家等等透過三方提供更客觀一點的想法與價值觀。


2)親身的感受

什麼樣的話語跟文字都比不上打從自身內心的感動與衝擊,讓爸爸心甘情願的付出。


在我老二女兒6個月左右,因為用心的老婆而接觸了親子互動課程。在一開始的課堂中,我發現我不太會跟女兒互動、不知道怎麼跟她玩 (因為我其實不太認識她),在水中身體因為緊張緊繃到全身痠痛,而女兒也一直在找旁邊正在的教課的媽媽 (我老婆是授課的老師),完全不給我面子。這個不解的情緒累積了幾個禮拜後開始發現,欸,好像不是因為我生的 (其實也不是我“生”的,我只貢獻了一個精子而已),她就自動是 “我的”,小嬰兒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一個需要溝通、交流、認識的人。


在每週一次的課堂中,我有了機會專心地、全心地,將我的一切精神放在女兒身上;我開始跟她有了眼神的交流、我懂了她的眼神跟肢體要告訴我什麼,我學會了各種不同抱她、跟她玩的方法,她不再只是一個 “名詞”,也不只是一個每天需要照顧的娃娃,她是一個真實正在慢慢成長的人,偶爾發現她有新的表情,或是學會了一些新技能就可以開心好久。


這個互動的火花,不論是因為親密接觸所造成生理上荷爾蒙與情緒的改變、抑或是因為 “懂了” 而產生心態上的轉變,都是一個促使我真正了解當爸爸的意涵,那就是 — 不論是爸爸或媽媽,照顧者的角色需要的是真實用心的參與、了解,才能給予愛然後獲得回饋,進而引導孩子的成長與發展。這聽起來像是一般人與人的關係,但難道不是嗎?


男生沒有機會擁有懷胎十個月的感受,與新生嬰兒自然地多了一些距離。嬰兒看不遠、還不會說話表達,透過親密的抱在一起,利用觸覺與嗅覺、近距離的觀察、互動,是非常好相互認識的方式。如果你也有口中豬一樣的隊友,那麼請創造一些機會,讓他多抱抱孩子吧!


137 次查看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