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Items
I'm a title. Click here to edit me.
揹巾團長推薦的嬰兒揹巾品牌
從 2016 開始,在陸續引進並推薦了多個 優質國際揹巾品牌 後 ,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能做得更好,畢竟,國際品牌不見得了解/或重視國內家庭真正的需求。在推廣親子關係及家庭正向循環的15個年頭,我們深知新生家庭的初期,非常需要一把開啟育兒正向循環的鑰匙,而找到一個好揹巾,真的能幫很大的忙! 將近1年半前,我終於下定決心,自己投身新款揹巾的設計開發,整合教學團隊多年在地協助千個家庭的實際心得,推出 inParents 馨力陽品牌,一系列考量台灣家庭需求所設計的育兒旅程系列揹巾! 嬰兒揹巾品牌介紹 台灣 inParents 馨力陽 - 為台灣需求設計,以國際的嚴謹標準,支持每一位父母隨育而安 『馨力陽,揹巾專家』創辦人 郭奕宏 及 Diana S.C. 夫婦於 2008 年起致力於推廣促進新生家庭親密關係及正向循環的親子活動,期間代表英國生之光 Birthlight 親子教學體系主辦研習會並成功培育了百位國內嬰兒按摩、親子游泳/瑜珈等英系專業師資。 十幾年來以「享受當下,擁抱孩子成長過程中每一刻」為目標,在實踐成為快樂父母的路上更確信了初生的親密關係,是需要極力呵護的。有鑒於爸媽常面臨的生活問題,他們深知,透過正確使用揹巾能減緩親子緊繃感、促進嬰幼兒感統生理發展、同時提升家庭行動力,有效縮短新生育嬰的陣痛期。 在取得德、英兩國揹巾顧問雙證照的同時,他們透過了解國內文化與家庭習慣的需求,更進一步探討、規劃並落實建立全面性『揹巾穿戴生態圈』。 我們確信『一個人的開心,是獨享的;兩個人的快樂,是雙倍的;有了孩子之後,家庭的幸福可以是無限延伸的…』
英國 WMM - 傳統智慧以現代技術實現 創辦人 Daniel Lucas 不僅是『揹巾安全五字訣』(T.I.C.K.S.) 的共同發起人,還是英國 BSI 國家揹巾安全規範的委員,他的產品更是英國培訓員所推薦的,甚至還獲得新加坡政府 SG50 國慶週年選出送給3萬5千位新生兒家庭。Daniel 對於揹巾穿戴的態度,以及對揹巾產品安全及風格設計的堅持與我們夫妻想推廣的概念是相同的 - 揹巾穿戴是回歸傳統的現代生活方式與態度! 法國 JPMBB - 教育本質與人體工學堅持 JPMBB 可以算是歐洲彈性長布的始祖了,在世界各地彈性長布尚未普及時,JPMBB 推出了微彈性的長布布料,擁有彈性長布的便利性同時也有平織無彈性長布的支撐度,一直到現在都是揹巾界首屈一指的好產品。JPMBB 不僅僅是專業揹巾的研發及品牌商,他們更是法國領導的揹巾培訓學校,在歐洲各地有百餘位合作的揹巾顧問/講師,逾 13 年的歷史,持續透過教育在推廣揹巾穿戴的重要性! 加拿大 Chimparoo - 揹巾美學勇於創新 Chimparoo 擁有非常成熟且高度完善的揹巾類別產品系列,從平織長布、彈性長布、烏龜揹帶、雙環揹巾、到多功能插扣揹帶。大膽的新穎材質選擇及跨類型揹巾設計運用更是令人欣賞。高透氣網布雙環揹巾及插扣揹帶是近年知名的代表作;利用平織長布揹巾專用的有機棉布料製作出方便且高服貼柔軟的插扣揹帶更是揹巾講師們的最愛。 英國 Rose and Rebellion - 美麗或叛逆,做自己就是女神 RR 揹巾並不是在工廠裡製造的,而是由他們資深揹巾縫紉師傅在英國手工細心打造出來的!我幫 RR 取名為「叛逆女神」,簡稱「女神揹巾」,因為 RR 揹巾擁有極高的個性美,讓任何人揹著他都會覺得身上揹著個女神或自己就是女神!每條揹帶以專利縫紉技術車縫,減少縫工但又有強大的支撐力,這個技術成就了 500g 以內輕便的揹帶;獨特的設計讓揹帶能雙面使用,一面有個性的花色、另一面則全黑。
2021 嬰兒揹巾怎麼挑選? 揹巾團長推薦的款式
不論在養育或教育孩子的努力,相信每位家長最終的期待都是希望:孩子未來在心裡跟生理都能開心、健康。
但孩子「未來」的生活品質該怎麼顧? 蛤,現在都忙不過來了還要顧未來?
嬰兒期發展的進度奠定著日後行為能力的基礎 ( 這很重要吧! ),只是照顧嬰兒基本吃飽睡飽是不夠的 ~ 聽到這裡,一定有很多長輩會說:以前我們也都是這樣過來,忙得要命,有吃飽睡足就夠了!但其實你知道嗎?他們說的也沒錯,這個觀點的衝突起因是在生活方式的不同。
過去孩子總是帶在身上或身邊一起生活的、隨處都是孩子的遊樂場,什麼地形沒爬過、玩泥巴、甚至抓大便 😏,在這個行動力強大的生活習慣下,嬰兒發展的進度不論是五感發展、平衡感等都很自然的都顧及到了;反觀現在的生活... 曾聽一位朋友分享:媽媽在為 3 歲孩子入學前準備,對於她孩子行動不是很靈活而且還不太會說話很心急... 經過了解後發現,她孩子得來不易,在家中是個寶, 3 歲前都在家裏被 “照顧的好好的”,連公園草地都不曾踏過... 😱
嬰兒期沒有獲得足夠適當的刺激,有可能影響日後各種能力,當行為能力不足時生活品質就會降低。 嬰兒揹巾能幫忙! 媽媽手冊一翻開,對新手媽媽來說最有價值的資訊應該就是嬰兒里程碑圖表了吧。詳細探個究竟,你會發現嬰兒每個月都需要趕進度 (壓力恐怕比上班族還大呢 😱):4 個月左右開始翻身硬頸、7 個月會坐、8 個月要爬、1 歲要走,幾乎每個月都有新的里程碑需要達成,而每個階段都有它絕對的重要性,需要適當足夠的刺激進而促進相關神經、感官、感統、平衡、大動作、精細動作、與肌肉等發展。 光是躺在床上,或長時間處於「 嬰兒容器裡 」是不夠的!
現代父母能與寶寶長時間接觸的機會比較有限,揹巾的功能已經不再只是將寶寶綁在身上方便行動的工具,而是一個能增進親子親密關係、同時促進嬰兒發展的好器具! 揹巾對現代家庭來說,好處更多 適合你的嬰兒揹巾,能解放你的雙手,讓你能滿足寶貝需要抱的需求,同時做自己想做的事。很棒吧!不過,揹寶寶的好處還不只如此喔。在忙碌快步調的現代生活,揹巾還能幫助你... 放鬆產後情緒、培養親子默契
研究證實,揹著寶寶可以提昇親子依附關係的品質,而當嬰兒與父母形成了安全的依附關係時,更能獲得滿足、減少哭鬧,父母也因為近距離的接觸,能更快的了解寶寶的需求。忙碌的生活或許不夠時間抱孩子,那麼多利用揹巾抱寶寶吧! 降低痠痛、拯救媽媽手
正確的使用一條揹巾,你等於多了一雙手!良好的負重姿勢,也是產後非常好的持續性運動,幫助你加速產後恢復。 加速寶寶發育、聰明腦
當寶寶在你身上跟著你行動時,他獲得了安全感、穩定感,減少了哭泣的能量消耗讓大腦發育更加迅速。當你行動時,寶寶在你身上同時接受多重的感官刺激、促進各種能力的發展! 若要獲得 揹巾所帶來的各種好處 ,我們還可以多運用不同揹巾款式的搭配、或揹法的變化來達到最大功效... 越忙,越需要高品質的親密時刻
最適合 0-3m 的嬰兒揹巾款式 這時期的嬰兒能短暫抬頭且只能看 20~30 cm 遠,他們需要我們緊抱在懷中獲得安全感;並且足夠靠近才看得到大人的臉及表情。 建議揹法: 前揹 / 搖籃揹
嬰兒在子宮內 9 個月其實略嫌不足,出生後前 3 個月是所謂第 4 個孕期,這個時期,嬰兒還需要更多的安全感來降低面對新世界的種種壓力。安穩的前揹在大人的懷裡,符合 5.C.M. 的原則,讓寶寶感受到你的溫暖、聽聽他最熟悉的心跳聲,安穩的發展。 揹巾團長推薦款 : 懷旅揹巾 、 微彈性長布揹巾 、 雙環親密揹巾 3~6m 寶寶的揹巾選擇 這時期的嬰兒脖子硬了、身軀可以挺直,手會推、抓東西、還會追蹤聲音轉向、學翻身、旋轉身體、跨中線、模仿聲音等等。 建議揹法: 前揹 / 側揹 / 後揹
寶寶開始有活動力了,他們在你懷裡推你並不是不喜歡你,而是在活動手臂為了學會翻身做準備。他們開始好奇會想看看外面的世界,但肌肉力量還不夠很快就累,不適合太多的刺激。前揹時我們可以把寶寶稍微偏一邊,讓他有機會多看看外面的世界,累了還是能趴在你胸口睡著;寶寶再大一點時甚至可以揹他在你的側面腰上,讓他能自由的左右轉頭搭配上半身軀旋轉的練習;如果揹巾可以允許你揹的夠高,這個時期嘗試後揹更是讓親子雙方的自由度提高,孩子能在你肩膀上跟你一起看世界。時不時的變換揹法能讓寶寶面對不同面向與角度的達到平衡的刺激。 揹巾團長推薦款 : 輕旅揹帶 、 捷旅揹帶 、 雙環揹巾 6~12m 寶寶的揹巾選擇 這時期寶寶會獨立坐著、爬行、學站立/走路、甚至開始學說話、想表達。 建議揹法: 前揹 / 側揹 / 後揹
當寶寶能獨立坐著行動力足夠的時候,幾乎就能嘗試所有的揹法了。大人需要雙手做事時,讓小孩揹在後面看著你做事、模仿你與別人互動,學習社交、語言能力;當他精神來了時不時想要下來走走爬爬,就可以改側揹方便迅速上下;孩子累了時再透過前揹讓他安心地睡在你懷中。 揹巾團長推薦款 : 輕旅揹帶 、 捷旅揹帶 、 幼童揹帶 *以上月齡僅供參考,每個嬰兒發展都有先天/後天獨特性,發展進度也會有些不同。 沒有一條絕對完美的揹巾,試了就知道! 這麼多款揹巾 / 揹帶,對於熟悉嬰兒揹巾的人來說,簡直是個寶!但對揹巾穿戴還不熟悉的家長也別擔心不會挑選,我們在台北、宜蘭、新竹、台中、彰化、台南、高雄、台東等地區陸續都有揹巾講師收錄這些揹巾,成立「(行動) 揹巾圖書館 」。除了能就近與揹巾講師預約 1 對 1 (或1對多) 的「 揹巾 Fitting 合身調適服務 」依需求找到最適合自己與寶寶的揹巾,課後更能直接選購心愛的款式。 「 揹巾 Fitting 合身調適服務 」是我們團隊在這 2 年間以來,透過各式揹巾課程、試揹與團聚服務的回饋,不斷調整與進化後所設計的服務。我們相信,揹巾穿戴對育兒輔助的 “神奇效果” 眉角在於揹巾 Fitting 的精準度,揹巾 Fitting 的服務能針對每個家庭及不同揹巾的使用需求,搭配揹巾選擇豐富的「揹巾圖書館」,讓您在安全與舒適的環境下,學會正確的穿戴揹巾。透過系統化的「親子人體工學合身調適」、個人化的「揹巾挑選與操作技巧」、與情感化的「揹抱寶寶與育兒認知傳承」,我們希望家長能依需求找到最適合自己與寶寶的揹巾、了解揹巾使用的訣竅、同時避免錯誤穿戴對穿戴者的傷害! 預約「揹巾 Fitting 合身調適服務」 揹巾各類型影片介紹 揹巾穿戴常見問答 挑選揹巾前先透過「揹巾挑選小幫手」幫你推薦適合你的揹巾吧! ▼▼▼ 手機點入連結進入FB訊息使用 個人化揹巾挑選小幫手
療癒系神奇嬰兒揹巾- 哭鬧的寶寶不哭了… 躁動的寶寶睡著了…
#療癒系神奇揹巾 哭鬧的寶寶不哭了… 躁動的寶寶睡著了…
這是「 Snug 懷旅揹巾 」給我的兩大驚奇體驗,讓我重溫揹著小嫩嬰時的幸福感。以前總是幻想著,像這樣把寶寶揹在懷裡,一邊看書一邊悠閒地喝咖啡,沒想到這個心願在某次活動時,揹著夥伴的嫩嬰時實現了(好感動);還有一次是幫表姊接手安撫一下她的小寶貝,很快的「裝進」懷旅揹巾裡,因為她一直在哭哭,所以沒有調整好,心想走動一下安撫她,沒想到她居然開心的笑了起來,(笑得也太療癒了) 在得知這款揹巾即將問市前,我真的超級興奮的,因為我真心覺得長布揹巾在新生兒階段超級無敵霹靂好用。但當揹巾輔導員的這幾年,教了很多新手爸爸媽咪使用長布,大家也都很喜歡長布的服貼以及舒適度,因為就像是穿了一件把你跟寶寶緊緊包覆的衣服,非常有安全感。可是太長的布,以及一開始要學習綁長布,讓不少爸媽覺得不容易入手,所以「Snug 懷旅揹巾」真的是滿足了不需要練習綁法,可以快速穿脫,快速上手,而且又輕巧好收納,我想就連爸爸們應該都會想搶著用吧~! 這裡幫大家把「Snug 懷旅揹巾」與跟他類似材質的 JPMBB 彈性長布款式作了個比較,提供給大家參考~ https://bit.ly/3gebezq 最近因為疫情跟兩小都關在家裡,深深的感受到,雖然在家,但是也非常忙碌,我想新手爸媽們更不用說,照顧新生兒需要忙碌的大小事更多,這時真的很需要一條能夠快速上手又好用的揹巾,幫忙減輕雙手負擔,我想這時最佳選擇非「Snug 懷旅揹巾」莫屬了,真的是一條讓你一用就會愛上的神奇揹巾! #懷旅揹巾 #用親密揹揹降低憂慮 #家有小嫩嬰必備育兒神器
雙環單肩 揹法轉換分享
雙環單肩是市面上最常見、但最多人用不好的揹巾 覺得有點可惜,如果好好運用的話,是媽媽的好幫手呢! 雙環的事前準備和揹法已經很多人分享了,這次要來跟大家分享直立揹和搖籃揹的轉換 可以讓你依照日常生活的狀況,變換揹法,看你覺得哪個揹法適合哪個情況囉 影片已經加速還是有三分鐘,是因為我廢話太多😆 有些地方需要說明耗了一些時間,轉直立時也喬了兩次😂(考試來著⋯ 熟練後,轉換大概30-60秒就好了😎 對我來說麻雀很重🤣,所以調整時會利用踮腳的方式,讓麻雀有點浮起來,搭配手拉布,可以減少布料被寶寶壓住拉不動的狀況 看起來晃動有點大(是媽媽太粗魯🙈),請大家自己斟酌力道嘿! 完整影片這裡去👉https://youtu.be/kw986fyIHzw #Chimparoo #雙環單肩 #直立揹 #搖籃揹 #揹法轉換
嬰兒揹巾在台灣夏季該怎麼選擇 - 不妨體驗試揹 - 捷旅揹帶
今天來跟大家分享 #團長揹巾 -捷旅揹巾 Chimparoo trek air-o 一直是我夏天外出的選擇之一,愈來愈炎熱的夏天,揹小孩真的渾身濕透,網狀布料能幫忙帶走一些悶熱。但沒有一條揹巾是完美的,對我而言Chimparoo trek air-o有腰帶材質較硬、腿部支撐較窄的問題,捷旅揹巾針對各處細節大大升級: 寶寶腿部支撐空間變大,且有加厚襯墊。 腰帶較爲柔軟,不感覺卡卡,更貼合家長身型。 加大帽兜布料,冬暖夏涼都好用。 肩帶襯墊加厚,使用感更舒適。 調整拉繩材質較舊版滑順一些。 團長嚴選反覆打樣的柔軟布料,整體手感更細緻,也包含揹巾團隊滿滿的用心,反覆打樣只為求柔軟透氣與強韌支撐都俱備,更適合台灣濕熱的天氣。 這陣子使用上,覺得捷旅的細節升級,讓揹巾實用值更為提升,大寶也能一起揹,90/14kg的腿腿不壓迫,翻撈屁屁時大人的手不卡卡,完美調整帶協助下,大小寶轉換揹都輕鬆。 炎熱的台灣夏季如果想體驗更為透氣合身的揹巾,不妨體驗試揹 #捷旅揹巾 當然要溫馨提醒一下,沒有一條揹巾是萬能完美的,建議試揹才能找到您理想的揹巾。 #捷旅揹巾 #團長款 #inParents旅程系列 歡迎加入我的官方line:
https://lin.ee/dYK9W73
各地揹巾資源: https://www.babywearing.tw/educators
揹巾挑選這樣做 - 怎麼樣讓揹巾時光舒服又安全呢?
勸生大隊濁水溪2號,
我又來囉!
最近收到許多詢問的訊息,
想必大家都悶壞了;
除了精心比較挑選的揹巾,
怎麼樣讓揹巾時光舒服又安全呢? (最好直接讓老闆昏倒*喂) 符合 #揹巾穿戴安全指標 : 事前檢查縫線、插釦是否鬆脫? 揹起來的姿勢是否符合指標? 怎麼揹都不順手?
別猶豫、手刀預約 #fitting課程 ,
讓各地輔導員救救我~
https://www.babywearing.tw/educators 大人及小孩都少穿一件:
洞洞衣和bratop背心是我的最愛
(誰叫妳胖)
帶一件輕薄防曬衣 觀察老闆的心情:
準備老闆喜歡的玩具,
有潔癖的老闆先換pp再上路,
吃貨老闆先準備好食物零食; Chimparoo x 馨力陽 團長升級版來囉! 針對台灣氣候升級設計
更涼爽 、更服貼、
更輕巧 、更舒適
寶寶和家長們一定很喜歡
點開影片跟我一起看(入)看(坑)吧! 0-36m/3.6kg-20kg可用
內附新生兒底座調整帶 心動請私訊輔導員
#揹巾輔導員Vivian #揹巾旅程系列
#Trek_air升級版
#團長款 #捷旅揹巾
#夏冬都好 #超舒服 全台揹巾輔導員資源:
https://www.babywearing.tw/educators
讓懷旅揹巾一起,陪我們在日常裡長大
勸生大隊又來啦 最溫柔的支撐,
最輕便的搖籃;
最貼身的安撫。 即使旅行無限延期,在家揹揹也像看風景;
你的小耳朵貼著我的心臟,是最放心的距離;
讓懷旅揹巾一起,陪我們在日常裡長大。
第一次見的寶包,一揹上沒多久就睡著了呢!
看她睡得多安穩
#感謝小模特協助拍攝 穿衣式新概念— #懷旅揹巾
適合 0~20個月|3.6~15.9 kg寶貝
彈性100%純棉,柔軟親膚/
收納體積500g,比4片尿布還輕薄/ 支撐腰帶不僅是揹巾收納袋,
還能變身霹靂小背包哦! #揹巾輔導員Vivian
全台揹巾教學資源
https://www.babywearing.tw/educators #團長款 #推坑 #勸生大隊 #濁水溪二號
#inParents旅程系列揹巾
#懷旅揹巾
#穿衣式安撫揹巾 #時尚媽咪 #型男爸比
Trek Air全新再升級—捷旅
記得在2018為大家開箱介紹Chimparoo Trek Air-O透氣嬰兒揹帶後,引起許多討論,也深獲許多人的喜愛。畢竟它真的很輕薄好用,加上背部透氣網的設計,讓大人小孩使用時更加舒服不悶熱。這麼好用的揹巾,在2021年推出了新的版本—捷旅!雖然外觀大致一樣,但在很多地方可是大大的提升喔。就讓我來為大家介紹吧~ 改款後的地方有: 1.左右揹帶加厚 2.腰帶材質改為較柔軟 3.包覆寶寶腿部兩側加厚 4.加大帽兜 此款不管是揹嫩嬰〈須搭配新生兒底座調整帶使用〉或是用在幼兒時期的孩童都很ok喔。 以上是我自己實際揹過,綜合之前fitting的經驗來跟大家分享,當然還是會建議實際試揹會是最準確的, 能夠找到適合自己跟寶寶的揹巾是最重要的。希望大家都能找到適合的揹巾,Happy babywearing~ 歡迎就近跟各地輔導員詢問預購!! #揹巾輔導員Lisa 全台揹巾輔導員資源: https://www.babywearing.tw/educators
Trek Air 透氣揹帶大升級
每次服務來一對一揹巾fitting課的家庭
只要一拿出Chimparoo 加拿大洞洞揹巾 看過摸過的家長都會被它的3D洞洞網布、輕巧給吸引
揹完會大讚它的設計服貼、洞洞透氣很涼爽
超級無敵適合天氣悶熱的南部呀 寶寶的屁(坐)股(艙)包覆超好,很好拍
(我個人很愛拍寶寶可愛小屁屁 :) 2021這個夏天
【Chimparoo x馨力陽 】聯名大升級 腰帶更柔軟
寶寶的腿腿下方有軟墊
帽兜加更大
內附新生兒底座調整帶
新生兒滿3.6公斤就能揹
(每款揹巾不同,請參閱品牌說明書) 操作影片: https://youtu.be/SVnxWj16EYA 喜歡可以跟輔導員預購揹巾唷!
#小菜兒揹巾輔導員
官方line: https://lin.ee/aTxZIJA 全台揹巾輔導員資源: https://www.babywearing.tw/educators
改良款的彈性長布~ 懷旅揹巾
在寶寶的新生兒時期,我最喜歡使用彈性長布
家裡兩個小孩應該都用彈性長布用到一歲左右 喜歡到,如果你有在母乳社團或早產兒社團看到我
我都會瘋狂的推薦彈性長布XD 我太喜歡彈性長布的包覆性和舒適度了
在服務爸爸媽媽時,常遇到大人很喜歡彈性長布的感受,寶寶也在揹巾裡睡得很好
卻因為擔心回家後不會使用、沒信心自己能夠學會怎麼綁
而放棄彈性長布,實在是太可惜了啊啊啊!!! 懷旅揹巾減少了前端的學習門檻 懷旅揹巾保留了彈性長布的舒適度和包覆感 曾經觀望過彈性長布、很喜歡卻不敢下手的你千萬不要錯過!! 市面上也有幾款類似的揹巾,就由我來跟大家分享差異之處吧~ ◆可調性:有的類似揹巾尺寸是固定的,如果寶寶長大了可能就無法使用,也有聽過不少媽媽買回家以後才發現尺寸不合的 懷旅的尺寸可以調整,拉大適合使用的體型範圍,不怕寶寶突然長太快(咦?)~同時也提供兩個尺寸可以選擇,如果爸爸媽媽體型差異比較大的,也可以考慮買兩條交替使用(記得顏色要買不一樣的,很值得包色啊XD ◆支撐性:有的類似揹巾只有在寶寶背後有兩條交叉布料,但是新生兒的脖子還沒有硬,脖子支撐不足~可能需要用交叉布料來Hold一下寶寶的頭,也有看過尺寸不太對的,寶寶頭感覺好像隨時都要掉出來QQ 懷旅除了兩條交叉布料外,尺寸可以收緊,同時收納袋又兼腰帶,包在最外圍可以多提供寶寶脖子支撐,不用擔心支撐不足喔!! 最後~我想有很多人會擔心懷旅揹巾或彈性長布是不是只適合新生兒使用,這樣不是CP值太低了嗎??
nonono~(搖手指) 你們太小看它了! 官方建議的適用年齡是到20個月/15.9公斤 我家的麻雀已經兩歲半/12公斤了歐 (顯示為媽媽硬要揹
揹起來的感覺仍是親密感不減、舒適度佳 最近防疫期間,大家在家還好嗎?(咳咳
懷旅揹巾輕巧好上手,很值得在家黏踢踢寶寶入手一條歐XD #團長款 #穿衣式安撫揹巾
#inParents旅程系列揹巾 #魚媽咪揹巾輔導員
官方line: https://lin.ee/9PyOZ5Z
揹巾,謝謝你!作我育兒路上的溫柔支撐
(這正是我腦海中優雅的媽媽形象啊~~~☝️☝️☝️) 正式邁入當媽媽的第 7 個年頭,回首育兒的這條路上,跟揹巾的相遇一直被我視為是美妙的幸運,讓我很快就能找到照顧寶寶的 tempo,尤其是長布揹巾,在老二的新生兒時期,真的幫我好多忙,讓無縫接軌的兼顧大寶的大小事,而我也愛極了,跟女兒如此緊密貼合的親暱時光。
為揹巾輔導員的這幾年,教了很多新手爸爸媽咪使用長布,大家都很喜歡長布的服貼以及舒適度,就像是穿了一件把你跟寶寶緊緊包覆的衣服,非常有安全感,不過長布的長度以及一開始需要不斷練習才能抓到使用的眉角,也讓不少人望之卻步,大家都期盼著有像長布那樣包覆,但可以不要那麼長,不需要練習綁法,可以快速穿脫,快速上手,連爸爸都想搶著用的理想揹巾。 很興奮的想跟大家說,我們那時許下的願望終於成真囉~~~!將將將將~~~「 Snug 懷旅揹巾 」完全符合上述條件! 這裡 Haru 有幫大家跟「Snug 懷旅揹巾」類似材質的 JPMBB 彈性長布款式作比較,可以不到 60 秒的快速穿戴、外出脫下也可以很方便,不用擔心布太長會拖到地上,不到 500g 的重量比一罐瓶裝水還輕,卻可以穩穩的支撐寶寶的重量,帶給我們無與倫比的安全感!真是太神奇了~~!真的很羨慕現在當爸媽的你們,有越來越進步又便利的育兒工具及服務,在育兒路上給你們強而有力的溫柔支持!不好好運用,那就真的太可惜了啦~~連我都忍不住想要揹揹小嫩嬰了啦~~~❤️
Snug 懷旅揹巾 開箱-穿衣式新生兒安撫揹巾(袋鼠式)
剛來到這世界上的嬰兒呱呱墜地
新生兒一哭哭
新手爸媽就開始手忙腳亂,還依稀記得那些奶瓶尿布紛飛的日子
常常累到有一種
好想把小孩塞回去的念頭 假如當初我有新生兒安撫揹巾,就真的能如願讓寶寶重回子宮的安穩包覆 影片中示範 #袋鼠式
https://youtu.be/FmosyjzCW4E
是類似像寶寶橫抱在懷裡的姿勢
你們看~她睡的好熟好舒服呢 穿戴寶寶,也可以像穿衣服一樣的輕鬆舒適
願辛苦的家長們都能夠找到讓你解放雙手的好揹巾
照顧寶寶同時也要記得好好照顧自己 #揹巾是育兒最佳工具
#團長款
#inParents旅程系列揹巾
#懷旅揹巾
#穿衣式安撫揹巾
詳細的上市預告:
https://reurl.cc/OXyVD3
#小菜兒揹巾輔導員
高雄TCL揹巾圖書館fitting課程預約課程:
https://lin.ee/aTxZIJA
變身超級奶爸
每次一到假日老公都喜歡往外跑 家裡根本待不住… 大家家裡是誰比較愛往外跑呢?😆 我家的老嬰已經到了會自己拿著鞋子指著外面表示要出遊的年紀了,說走就走好像變成我們家的特性。 每次出遊,我家的『超級奶爸』總是很自動走向我的揹巾好朋友群裡😆,JPMBB 四季揹巾最近好像變成他的最愛,奶爸表示:「現在天氣實在太熱了,他自己在外面不到五分鐘就感覺要融化了,更何況要揹著小孩在身上,要挑當然要挑有透氣網布的」,一邊說著還一邊翻我的揹巾 #這是一個選妃的概念嗎?🤣🤣🤣 這個版型真的很適合爸爸們,不得不說我家隊友揹起來 真帥!😍 好像在告白 #多鼓勵爸爸也會變身超級奶爸老公 揹著老嬰假日一起去小人國玩,人多到真的好恐怖,奶爸都沒喊累!還說有厚厚的肩帶幫忙,當然不容易累~ 我很意外也很開心,揹巾不再專美於媽媽,一條合適的揹巾,也可以讓爸爸帥氣的出門,絕對不亞於網美級的媽媽們。 #JPMBB四季揹帶
夏天 肩帶和腰帶整件透氣網布,幫助炎熱退散 冬天 拉鍊設計布料完整包覆保暖 #爸爸專屬的帥氣揹帶 我是桃園揹巾輔導員Leslie 揹巾 最貼近我們的愛 Line ID:@400dfibp
妳的寶寶長好小喔...
今天午餐聽到隔壁桌的對話: 未婚好友:好久不見了啊,你女兒好小哦,幾公斤啊!
媽媽:還好啦,7公斤 好友接手抱女嬰:照片看起來好大,其實好小哦,真的好小哦 媽媽:可能因為喝母乳吧,通常會比較小... 好友說好小x5次後:我有個侄子啊,也是三個月耶,就10公斤了耶。你女兒真的好小哦,她是不是不吃啊? 媽媽:你侄子是不是吃配方?吃配方會這樣啦... 我其實已經要斷乳了.... ..... 這頓午餐吃到情緒很複雜... 一位媽媽可以因為別人(還是好友)主觀的隨口訊息,就造成對自己教養哺育方式的動搖,這樣生活真的很難過耶,一人一句還得了! 別人的寶寶體重體型大,不見得妳的也該這麼大啊(而且這位朋友明顯塊頭大多了,基因也有差吧),不需要自責沒養好寶寶! 我吞下最後一口飯後,立馬手機上網查了一下嬰兒成長曲線,根據衛生署的資料( https://health99.hpa.gov.tw/OnlinkHealth/Quiz_Grow.aspx )3個月7公斤已經是 85~95% 的重量,根本沒問題好嗎,10公斤反而是超標了呢! 養育寶寶要確保孩子安全、健康,
“吃的頭好壯壯” 講的並不是體型體重而已,而是頭腦發展 & 行為能力發展! 如果問100個人這個問題:妳為了孩子付出那麼多,最希望給孩子什麼? 應該會有99個人都說:希望孩子長大後能快樂健康的生活。 對吧? 那該怎樣做才能讓幫助孩子長大後能快樂健康的生活呢?理解這個才是爸媽早期最重要的任務,不是嗎? 曾經見過幾個家庭的案例,或許家長因為懷孕不易,全家對寶寶百般呵護,能睡就讓他多睡、認為吃得好睡得好可以快快長大,平常不捨他他感冒、碰撞、受傷,下雨絕對不出門、盡量坐在車上、快四歲了都還沒去公園玩過! 長大是長大了,但觀察下來,他的孩子表現畏縮、不敢嘗試、什麼事都找媽媽、平衡感、肌肉能力、協調性都比同年齡孩子差很多...看了真令人心疼,心疼的是這孩子日後會遇到更多狀況,或許會需要加數倍的努力才能將能力拉上來... #妳也飽受他人眼光之苦嗎
#理解萬歲_讓自己更懂得孩子的需求
#揹巾穿戴利用各種揹法可以幫忙
#側揹_後揹好處比你想像更多
揹巾輔導員 是孕產、醫護的好夥伴!
【2020 8/2 華人泌乳顧問大會 - 花絮分享】 感謝 魚丸醫師的媽媽經 的邀約、華人泌乳顧問協會理事長的支持、以及毛心潔醫師母支團隊的鼓勵,促成了這次揹巾顧問/輔導員加入年度大會講座的揹巾分享。 若您正經營或服務於孕產、醫學護理等相關單位,且遇到有這些需求的家長:
✅ 嬰兒高需求 ✅ 抱到腰酸背痛、媽媽手 ✅ 必須放開雙手 ✅ 想和寶寶更親密 ✅ 心情低落需要恢復正常生活 ✅ 先天/後天性髖關節發育不良 ✅ 早產兒需袋鼠護理 ✅ 特殊需求寶寶...等等 歡迎聯絡您附近的揹巾輔導員,我們能攜手一起協助新生家庭!
揹巾穿戴是一種與人類學、生理學及心理學緊密相關的自然育兒行為。要能協助新生家庭的各種 0~3 歲+ 的揹巾育兒需求,必須持續熟練各種揹巾操作、以及了解親子生心理、及生活需求的配合。
教學團隊以 揹巾 5.C.M. 信賴指標 為基礎,不限定揹巾品牌或款式,提供家長「揹巾合身調適 Fitting」的教學服務。經培訓與實習認證的「揹巾輔導員」能系統化地整合並指導親子配適的狀況、合適揹巾的挑選、個人化的操作技巧、與揹抱孩子的認知傳承,讓揹巾穿戴能更順利輔助育兒生活。
認識教學團隊: https://www.babywearing.tw/educators
參加揹巾進修工作坊 or 揹巾輔導員培訓: https://www.babywearing.tw/training
上馬囉!Chimparoo腳踏休憩吊帶
寶寶腳變長了,揹起來沒有膝蓋沒有高於屁股了,怎麼辦呢?腳踏休憩帶可以試試看喔🥳🥳 這個吊帶說明是讓1歲半以上寶寶使用, 變長變重的腳,通常大腿支撐的布會變少,腿會下降無法維持M字腿, 利用吊帶讓寶寶腳能提高,且也有施力點,和摩托車的腳踏板有異曲同工之妙。 有些老嬰在揹巾上會像騎馬一樣上下跳動,這配件也很像騎馬時的馬鐙。 它是掛在揹巾腰帶上的D環上,可以伸縮調整長度,揹好寶寶之後,再將寶寶的腳放進去。非常容易安裝喔!😏 先請 3歲10個月 的姐姐來試試看, 姐姐95公分、14公斤,是比較矮小的體型, Chimparoo透氣款嬰兒揹巾沒有吊帶前,大腿下垂、超出底部許多,大腿也會有點痛(她說的)揹巾主體剛好在肩膀腋下,想把手伸進來也勉強可以,有點卡卡的,一切符合安全。 看到新配件,她躍躍欲試,她能自己腳穿進吊帶,還能用力蹬將吊帶變長。 揹一段路她就睡著了!! 看得出明顯的差異嗎?整個腿都抬高了! 再來是1歲7個月的妹妹, 妹妹74公分、9公斤,也算是矮小體型, 已經很會走路了,很想要使用所有習得的技能,所以最常被揹是睡覺的時候, 有時候心情不好或鬧睡覺會不想腳套進去, (你知道的1歲半獸人) 基本上我不會強迫他,等她睡著再套進去就好了。😁 對比照,雖然差異沒有大寶明顯,但是還是很有感覺! 對了!寶寶的腳踏著吊帶也可以自由活動唷~ 心得: 1. 變得省力。之前揹大寶感覺很重,腳踏吊帶後整體感受變輕了。 2. 後揹重心不同。之前後揹會想稍微前傾彎腰,有吊帶後竟然可以站直比較舒服了,我想是寶寶的腿在腰際感受不同吧! 3. 問了孩子,她覺得比沒有吊帶的時候還舒服喔! 4. 現在出門帶Chimparoo,大寶二寶都可以揹,太棒了! 5. 一歲半的二寶一開始她不想放腳進去,後來發現不會被限制她就接受了,但鬧脾氣的時候,還是會掙脫。(也是,連媽媽抱都不要了🤦♀️) 6. 小小的收納也方便! 個人覺得非常值得購買的配件,能延長揹巾使用時間,也讓寶寶和穿戴者都較舒服,推薦大家腳長寶寶來試試看喔! 揹巾輔導員純魚Maggie 官方Line https://lin.ee/jKxFRkH 各地揹巾輔導員在這裡 https://www.babywearing.tw/educators
你居家生活的好夥伴,雙環親密揹巾Chimparoo & JPMBB,台中輔導員開箱(四)
配合先生工作,搬到新家之後,停車場至住家有好長一段距離,住四樓也沒有電梯, 女兒即使兩歲了,仍常常走走停停,蹲下大喊:「不要自己走,要媽媽抱。」 之前為空出雙手,偶爾會塞一條插扣揹巾在包包,但使用頻率不高,覺得還是稍占空間。 最近雙環正燒,便也入手了兩條雙環揹巾。 一條是 Chimparoo Trek Air-O,湖水綠 。 重量約 225g ,特殊的 網眼設計透氣不吸水 ,是 可以下水 遊玩的揹巾,也是一條在台灣 濕熱多雨氣候 超實用的揹巾。 雙環揹巾,體積小、重量輕,加上 側揹快速 ,可以方便想在社區內尋找小鳥、貓咪、狗狗的女兒開心四望,女兒也超滿意。 一條是 JPMBB PESN,薰衣草紫∕棕 。 重量約420g,布料有些 微彈性,雙面不同色 設計,簡直就是 一次擁有兩條揹巾 。 偶爾下樓丟垃圾,我也會用。 若你也有一條不太會用、被擱置的雙環單肩揹巾,歡迎預約課程喔。 — —————
#粘粘Nien_揹巾輔導員_泌乳照服員 揹巾一對一調適fitting課程:50分鐘 + 10分鐘彈性時間,延時費用另計。 台中 (定點/到府服務,車馬費另計)。 鹿港 (定點服務)。 Line @822gtiub 預約表單: https://www.babywearing.tw/contact 記得要選擇講師 ,才能正確收到您的來信喔。
JPMBB透氣帽T揹帶,台中輔導員開箱(三)
隨著孩子長大,身形越長,前揹時要嘛撞下巴、擋住視線,要 嘛 就是得調低腰帶位置,卻可能較不舒服、有壓迫感,或受力位置不佳。 這時候,就是開始嘗試後揹的時間點啦! 插扣揹巾受限於設計,後揹高度會比長布或烏龜揹巾來得低 ,因此寶寶還小時,家長會覺得他看起來很無聊,被側邊的揹帶擋住視線,又不知道前方在做什麼,會不會很沒有參與感,但當他夠高,就沒有這個問題啦,側邊的揹帶不會擋住他的視線,甚至家長還會擔心,孩子的手一直跑出來,會不會包覆度不夠?這邊先解釋, 只要有包覆到腋下位置的高度基本上就足夠喔。 這次和女兒來到綠園道前的草坪拍照,有好多狗狗,女兒想親近又不敢,加上這款揹巾的運動風格, 後揹起來跑跑跑 就是最好的揹巾使用方法啦! 遠遠的假裝在追狗狗,帶他去找狗狗,加上快速跑步的律動感,女兒就咯咯咯笑個不停啦! 如果你家是個會走路的大寶寶了,媽媽甚至不用擔心要如何單人操作後揹,孩子就是你最好的小幫手,把扣子扣好,請他直接趴上背就可以了喔! 擁有獨家3D立體透氣網布,幫助快速透氣與散熱 ,雖然外表看起來有些厚度,但其實可以全天候四季使用喔。 除了後揹,一樣可以 前揹和側揹 。 有 網布和棉質帽兜 兩種,但女兒不給我戴帽帽。 雖然女兒已經接近兩歲,但因為此款揹巾 版型較大 ,加上前方的 合適調整拉帶 ,和 彈性柔軟 的布料,所以包覆性特別好。 灰色配合運動風設計,真的超 百搭 ,不知道今天的服裝該搭配哪條揹巾時,不如試試這條。 —————— JPMBB透氣帽T揹帶 1. 獨家 3D 立體 透氣網布 技術,幫助快速透氣與散熱 。 2. 彈性棉質布料 ,觸感柔軟舒適,包覆性更佳 。 3. 揹法多變: 前揹、後揹及側揹 。 4. 新生兒 搭配增高護頸配件即可用喔! —————— #粘粘Nien_揹巾輔導員_泌乳照服員 揹巾一對一調適fitting課程:50分鐘 + 10分鐘彈性時間,延時費用另計。 台中 (定點/到府服務,車馬費另計)。 鹿港 (定點服務)。 Line @822gtiub 預約表單: https://www.babywearing.tw/contact 記得要選擇講師 ,才能正確收到您的來信喔。
新生兒蛙腿在揹巾裡到底要怎麼包?
新生兒的腳好像無法打開,要怎麼跨坐在揹巾裡? 新生兒腿包在揹巾裡,應該是什麼姿勢?會不會壓迫到寶寶的腿? 新生兒腳那麼開是正常的嗎?腳開開的會不會O型腿? 以上問題, 首先我們要來看看,新生兒的腿長什麼樣子 你沒看錯~新生兒的腿就是長這樣 再大一點呢? 還是長這樣XD 這是寶寶還小的時候的自然姿勢,等他長大、發展到了,自然會有不同的狀態 如果醒著的時候,因為寶寶活動的關係,可能會是這樣 有注意到嗎?他的腿還是屈起來的 如果再大一點的姐姐,其實睡覺也是會開開的...... 只是有時候姿勢不一樣XD 再來的問題是,寶寶的腳千變萬化XD 你覺得用什麼方法可以把寶寶的腳包在揹巾裡? 就我個人的經驗來說,我第一次實際把寶寶的腳包在揹巾裡,是用在麻雀身上 因為他真的太小隻了( 下面幾張照片為 矯齡 39W~10D內,體重約2360~2500g之間 ) 雙腿很難跨過揹巾底座,因此我會讓他在揹巾裡呈現蹲坐的姿勢 從外面看起來像是包起來,寶寶實際上是蹲坐的 因為是順著他自然的姿勢包覆他,所以沒有擔心腳怎麼放的問題,也不擔心會折到腳 尤其是使用長布揹巾,因為內層已經有交叉的兩條布做為底座,最外層只是遮蓋包覆而已,不影響腳部的擺放 常常聽家長詢問,新生兒的腳要怎麼包在揹巾裡? 要請大家想一想, 為什麼你覺得寶寶的腳要包在揹巾裡呢? 怕冷?怕蚊子咬?怕腳打太開? 如果是怕冷、怕蚊子咬,可以穿襪子、穿長褲來預防 如果是怕腳打太開,一是寶寶腳自然的姿勢就是開開的 再來是腳真的還很短的話,就不要硬掰開喔!! 我的經驗判斷是,除非你的寶寶體型夠小(可能要3000g以下),不然放出來比包起來的好處多 1.揹巾的使用比較好上手--在過程中你不會擔心折到寶寶的腳、布料該怎麼包 2.寶寶的腳在外面,方便觀察--可以看到寶寶雙腿的血液循環、寶寶的腳可以自主活動 其實,寶寶腳能不能包在揹巾裡,是可以自己判斷的喔!!你可以相信自己的直覺!! 參考資料來源: 揹巾穿戴互援團 Babywearing Taiwan 黑眼圈奶爸DR. 徐嘉賢醫師 -嬰兒揹巾選擇指南及使用要點
我與大寶的揹巾兩年
#兩歲的妳 #孕35周的我 #揹巾輔導員Chantelle 猶記剛得知懷二寶時,揹著妳,習慣性地低下頭磨蹭著妳的頭,吸嗅妳髮絲傳來的嬰兒味,眼淚忍不住流了下來,腦海浮現著:能這樣揹著妳的時間實在太短、太短了!時間地推移快得我措手不及,妳一下子就這樣長大了!妳準備好了嗎?媽媽我才要開始學會放下妳、放下手。在揹巾的世界裡,不只是寶寶獲得滿載的安全感,媽媽也能充分地獲得心靈慰藉,與寶寶緊緊相依的感受,安撫著產後面臨強烈剝奪感與一切混亂改變的自己,低頭與妳近距離親暱地嬉鬧、撒嬌,看著妳瞇起彎月眼的笑容、聽著妳格格不停的笑聲,所有情緒都能獲得釋放。 揹巾裡有我們一起走過的路、一起看的風景、一起的嬉鬧、無數難熬的夜晚與眼淚、措手不及的嘔吐與屎尿、寒風刺骨與熱汗淋漓的春夏秋冬,乘載著數不盡相互依偎的回憶。我們在揹巾裡一同成長,我變成了母親而妳茁壯獨立,跑遠了、疲累了,別忘了回頭,我們再一起揹揹好嗎?
雙環揹巾-新生兒很適用
講到雙環揹巾大家都說「我手殘不會用、布都拉不好、寶寶一直搖搖晃晃、坐不住快要掉下去、進揹巾寶寶一直哭、我不會單人操作」 ...😩😩😩
🙋🏻♀️我今天要來幫雙環親密揹巾喊冤啊~~😨
明明超適合 ⭐️ 新生兒⭐️ 明明是 #哄睡神器 #育兒幫手 明明就~超好用😆 但挑選一條好操作合用的款式很重要。
🔆 Chimparoo 雙環親密揹巾🔆 【100% 有機棉】細緻柔軟~很舒服🥰 【貼心設計】拉鍊小口袋,放 安撫奶嘴、酒精濕巾⋯等小物。不會掉出來哦! 與市面上的雙環不一樣 【高級輕量鋁環】搭配揹巾專用編織布,能把布卡緊又不影響摩擦力!!整理布很滑順👍🏼
# Chimparoo 雙環親密揹巾 有符合 揹巾安全信賴指標 : https://www.babywearing.tw/5cm 【展開式肩型縫法設計】 能分散寶寶重量,減輕媽媽負擔 完全沒有被勒住的不適感 【俐落剪裁】 尾端斜角剪裁,自然垂落
俐落有型很美😍 #Chimparoo 雙環親密揹巾 📌可以依照媽媽&寶寶身型去調整 屬於較不挑身型的揹巾,完美包覆 📌快速穿脫,單人可操作 媽媽常跟寶寶單打獨鬥,又無限循環的喝奶奶、換布布、哄睡~揹巾絕對是你的好隊友 📌媽媽的第三隻手 顧小孩真的喝水吃飯都好難😣有揹巾幫忙,媽媽小憩沒問題 📌跟「媽媽手」說拜拜👋🏻 有揹巾支撐著寶寶,媽媽的雙手不用一直Hold著體重日日上升的健康寶寶 📌一條三用 除了揹寶寶以外 當親餵媽媽需要餵奶時,可以轉換成橫揹漂亮的布可以直接當哺乳巾使用👍🏼 記得喝完奶奶要換回來直立揹噢! 寶寶睡著後也可以當小被被蓋著,上面還有寶寶最愛的媽咪香香味道~會睡得更香甜🥰 🎥新生兒怎麼揹?👀理布四步驟 仔細看~答案在裡面 新生兒直立揹影片 : https://youtu.be/MqpgL8Kg6xo 接著閱讀最重要的安全考量 常見的單肩揹巾錯誤揹法 : https://reurl.cc/62dE8d
-
帶著寶寶,媽媽辛苦之餘也要好好療癒自己
最近愛上超流行的 #400次咖啡
揹著孩子也能好好享受一杯焦糖奶蓋咖啡☕️好幸福🧡 400次咖啡怎麼做?
雙環親密揹巾Feat.400次咖啡影片
-
大家想知道 Chimparoo 雙環親密揹巾可以背到幾公斤嗎?
其實它也非常適合活潑亂跳的幼童時期喔~
下一篇就來介紹......
怎麼用 Chimparoo 雙環親密揹巾一打二帶他們出去玩😉還能陪姊姊玩遊戲喔!
下次見~掰掰
-
對了!影片看了還是不會操作,或想親自試試 Chimparoo 雙環親密揹巾的魅力 不要遲疑🤗
趕緊預約一對一揹巾輔導員上課吧😍
#小菜兒揹巾輔導員 官方Line : http://nav.cx/6IH3vob (麻煩加入後,敲我一下哦😊)
追蹤分享 YT頻道 更多揹巾操作影片: https://reurl.cc/9E3Odn
喜歡我們的 育兒日常 追蹤粉專 💚「 Zoe&PonPon 花哈噴」 也會不定期分享揹巾一對一Fitting教案喔
全台灣揹巾顧問&輔導員一對一課程預約 : https://www.babywearing.tw/educator06us
你們看~寶寶上課時躁動了1小時😢
最後我試著用 Chimparoo 雙環親密揹巾,緊緊把他包著沒多久就睡著了😴
媽媽都覺得不可思議🥺其實寶寶在輔導員身上可以 等媽媽操作更熟練後,寶寶一定更喜歡依偎在媽媽懷中~媽媽不要懷疑自己喔!你們是寶寶最棒的依靠🥰🥰🥰
Lucy揹巾圖書館隆重登場❤️🧡💛💚💙💜
嗨大家好👋,我是 桃園揹巾輔導員Lucy 😊
參加培訓後,歷經半年左右的實習期間,
Lucy的揹巾圖書館總算開張了🎉🎉🎉(好啦!其實開張很久,但我的拖延病上身,現在才寫文😂)
先來跟大家好好介紹我的揹巾圖書館吧!
Lucy的揹巾圖書館座落在桃園的楊梅,
楊梅是個充滿~ 奶香🐄🐄(埔心牧場)、
茶香🍵🍵(茶葉改良場,揹巾圖書館就在茶改場附近喔!)、 花香💐💐(浪漫紫色仙草花節)的地方。
開車來的爸比媽咪們,
揹巾圖書館正前方可停車喔!
我們距離 楊梅交流道車程🚙6分鐘 、
幼獅交流道車程🚙8分鐘 ,
埔心火車站步行🚶15分鐘 (火車站有免費公車可搭到揹巾圖書館歡迎跟我詢問)
(大家知道楊梅這個小小的地方就有三個交流道、四個火車站嗎?總之是個交通方便的地方呀😆) 揹巾圖書館提供:
1、 款式豐富的揹巾(收錄款式請看本文後段)
2、 操作假寶寶(3公斤重),可讓爸比媽咪練習使用揹巾,不怕真寶寶因為重複練習而厭倦揹巾👍
3、 安撫椅(爸比或媽咪自行練習時,寶寶可以小憩一會兒)
4、 尿布台(新生兒常常要換尿布,如果炸屎也歡迎洗屁屁)
5、 哄寶寶小道具(商業機密😆誤)
6、 額溫槍、酒精(疫情期間很需要呀)
7、 乾淨揹巾專用口水巾及一次性紗布巾(不怕寶寶吃揹巾)
揹巾輔導員實習期間除了穩固揹巾穿戴技巧、相關知識、解說能力外,我的揹巾收藏款式也逐漸豐富喔!
Lucy揹巾圖書館目前收錄的揹巾有:
❤️ 無彈性長布: 日本北極堂、Chimparoo
🧡 彈性長布: WMM無敵、JPMBB Basic、Sollybaby 💛 親密雙環揹巾: 媽媽餵、Chimparoo透氣/緹花
💚 袋式揹巾: WMM舒服 💙 插扣揹巾: WMM 3P3/WMM輕旅嬰兒款及大寶寶款/Chimparoo Trek Air-O/JPMBB 四季/JPMBB帽T/ 叛逆女神/BABYBJORN ONE
💜 烏龜揹巾: Chimparoo 爸比媽咪們如果想知道如何挑選揹巾、如何穿戴,歡迎找我預約fitting喔!
Lucy經歷過充滿挫敗感的育兒時光,
當時不會使用揹巾,真的過得好苦呀😢!
學會正確揹巾穿戴後,育兒路順暢開闊許多,
希望能夠分享更多揹巾穿戴知識給大家 💕,
也請參加fitting的爸比媽咪們帶著放鬆的心情學習喔!
歡迎加我官方line@621clxdh: https://lin.ee/dukJ8ph
上課時間:1小時
定點教學費用:$650(現場購買揹巾另有優惠👍)
Chimparoo Trek Air-O 炎炎夏日的剋星,台中輔導員開箱(二)
最近在社團看到好多Chimparoo Trek Air-O系列的分享,有雙環也有插扣揹巾,剛好我也是上個月才買的,便拍了些照片,看看揹起來究竟什麼樣。 一開始準備出門時,拿了揹巾和寶寶娃娃, 跟女兒說我要揹寶寶 。 女兒就大哭說:「媽媽不要揹寶寶!」 問他那要揹誰,他說:「你。」 哈哈還是你我不分的年紀。 於是開車到了停車場,和孩子的爸決定我們先拍幾張寶寶,再讓女兒下安全座椅,女兒看到說他也要揹揹,問他願不願意揹Unicorn,他說好,於是有了 偽二寶的親子照 。 Chimparoo揹巾的新生兒揹法,是 內側有一塊新生兒襯布 , 扣在前面兩側固定,創造一個座位空間,不使用時, 可往上收折在頸後的位置 。 逛個街、吃完午餐,帶著小點心來到海邊拍照。 小點心是為了引誘女兒配合! Chimparoo 揹巾一樣可以有X型、H型揹法,和側揹、後揹。 媽媽自己開心於在拍攝過程中達成了 轉換H型、側揹、X型和後揹,寶寶和揹巾都不落地的成就 ,哈哈。 Chimparoo 這條揹巾,我最滿意的一點是他的底部空間夠大,覺得對女兒這種大寶寶來說,包覆度和支撐度都很好。 最後介紹女兒的揹巾,是JPMBB Basic mini 長布娃娃揹巾。 — ————— Chimparoo Trek Air-O 超大面積網布,透氣、輕薄。 新生兒可用至20kg。 揹法多變:前揹X型、H型、側揹或後揹。 —————— #粘粘Nien_揹巾輔導員_泌乳照服員 揹巾一對一調適fitting課程:50分鐘 + 10分鐘彈性時間,延時費用另計。 台中 (定點/到府服務,車馬費另計)。 鹿港 (定點服務)。 Line @822gtiub 預約表單: https://www.babywearing.tw/contact 記得要選擇講師 ,才能正確收到您的來信喔。
揹巾共舞,消磨你的防疫時光
在女兒還小的時候,有一段時間我很喜歡揹起他來跳舞,常常第一首很興奮,第三首歌就睡著。 現在女兒大了,變成陪他念完故事書,說:「媽媽要運動,你自己玩。」便開始運動,若要找我,就口頭轉移注意力,讓他玩這玩那,盡量拖時間。 今天剛開始運動,女兒就撐不住要來找媽媽,就算爸爸要陪玩也不領情, 一番討價還價後,從堅持要媽媽抱,變成同意媽媽揹。 揹起來訓練沒兩分鐘,大概是動作太無聊,又開始蠕動, 媽咪靈機一動,決定乾脆來跳舞! 為了拍照方便,還轉為前揹,哈哈。 沒想到一樣不到三首歌,就從很好奇、轉來轉去想看電視,陷入沉睡啦。 把寶寶放下來,我又可以繼續運動了!爽! 揹巾共舞,媽咪跳得有好不好不是重點,重要的是媽咪是否心情愉悅。 揹起寶寶,和寶寶 建立良好親子關係,減低寶寶哭泣頻率 ,讓媽咪 重拾運動 ,不只可分泌讓人愉悅的 腦內啡endorphin,也有降低產後憂鬱的愛的賀爾蒙──催產素oxytocin喔! 而且隨著寶寶越來越重,也是 漸進的重量訓練 。 如此好的活動,不開始嗎? 爸爸也可以一起! — ————— 揹巾是Chimparoo Trek Air-O 透氣嬰兒揹帶(茱麗葉紅),超大面積的網布透氣、輕薄,是炎炎夏日的好選擇。 —————— #粘粘Nien_揹巾輔導員_泌乳照服員 揹巾一對一調適fitting課程:50分鐘 + 10分鐘彈性時間,延時費用另計。 台中 (定點/到府服務,車馬費另計)。 鹿港 (定點服務)。 Line @822gtiub 預約表單:https://www.babywearing.tw/contact 記得要選擇講師 ,才能正確收到您的來信喔。
認識袋鼠護理。揹巾應用如何可能?
早產兒的出生總是無預期地發生,打父母一個措手不及,伴隨而來的不只是害怕、焦慮、失落,更有無法給寶寶一個健康身體的愧疚。 雪上加霜的是,在父母還未深刻認知到自己的新角色前,寶寶往往一出生便被迫與父母分離,送往新生兒加護病房,開始一系列的醫療照護。還未來得及擁抱孩子的父母,只能在有限的時間內,隔著保溫箱探視被管線圍繞的嬰兒,滿心的無力,在伸手探入觸摸到孩子肌膚時,才有稍稍的緩解。 在1980年代左右開始興起的袋鼠護理,會是一個解方嗎? 袋鼠護理最原始的三個主要因素是 母親、愛、溫暖 。藉由親子間直接的肌膚接觸,讓寶寶擁有類似子宮內的環境,近距離感受到母親的存在,母親的愛和溫暖。 現今的袋鼠護理不只包含 肌膚接觸 ,還加入 母乳哺餵、較早離院和出院後的追蹤 。袋鼠護理打破傳統的照護模式,取代高科技保溫箱,強調家長的懷抱便是最好的體溫調節器。在懷抱裡,孩子接收多感官的刺激,感受胸膛的起伏、肌膚的溫暖,能看見、聽見、聞到照護者,擁有穩定的心跳、呼吸、血氧,較低的院內感染率、哭泣頻率,和良好的睡眠。 然而,袋鼠護理的執行率並不如想像中高。箇中原因我們將分為 家長、照護團隊和機構 三部分來談論。 對新手爸媽來說, 碰觸看起來脆弱萬分的早產兒是一個巨大挑戰 ,他們對自己缺乏信心,害怕傷害寶寶,而加護病房滿滿的管路和儀器聲也讓他們備感壓力,與寶寶的分離,更讓他們缺乏親職的體驗。若在這時貿然提出袋鼠護理,家長將難以接受。 在這個時候,作為衛教者的照護團隊極為重要。以正向積極的觀點,提供明確的資訊,甚至清晰的影片指導,引導父母參與制訂袋鼠護理進行的方式、時間、頻率,強調 此為正向自然擁抱孩子的方式 ,讓父母能在一個輕鬆的情緒下開始執行,才有機會在親子關係中 建立正向循環 ,進而教導家長學會餵食、換尿布等照護技巧,提升信心,並在出院後持續進行袋鼠護理。 於照護團隊中,最重要也扮演最多角色的護理師,在整個袋鼠護理的過程中不僅是照護者、衛教者、技術員、領導者,更是家長重要的心理支持來源。因而護理師本身是否對袋鼠護理有正向且充足的認知,將會影響此項照護的執行率。 然而即使護理師有心,常仍不敵工作環境中的阻礙,如 護理人力不足、排班的流動性、缺乏明確的治療指引,甚至缺乏團隊成員的支持 。親子之間能否順利建立良好連結,很大程度依賴於家長與新生兒加護病房護理師在第一周建立的關係,或許,在台灣,家長能更主動、更積極地要求執行袋鼠護理。 在醫療機構,若能達成每日兩小時袋鼠護理的目標,已是非常難得。因 加護病房通常未設置訪客位置,設立之初也未特別開闢進行袋鼠護理的房間,隱私度不夠、空間過於吵雜,或是得輪流排隊使用 ,都是執行袋鼠護理的障礙。 綜上所述, 以台灣現況而言,多數早產兒家長在新生兒穩定出院後,才真正開始接觸新生兒,對彼此來說,可謂是最親密的陌生人,因而多揹多抱,直接的肌膚接觸,仍是建立彼此鏈結的最佳良方。 在揹巾底下,以輕鬆的態度,親子雙方赤身相對,感受彼此的呼吸、存在、愛與溫暖,認識彼此,互相依賴、互相觀察,是孩子最美好的回家禮物。 — —————
#粘粘Nien_揹巾輔導員_泌乳照服員
揹巾一對一調適fitting課程:50分鐘 + 10分鐘彈性時間,延時費用另計。
台中 (定點/到府服務,車馬費另計)。
鹿港 (定點服務)。
Line @822gtiub
預約表單:https://www.babywearing.tw/contact
記得要選擇講師 ,才能正確收到您的來信喔。 —————— Reference Kostandy RR, Ludington-Hoe SM, (2019), The evolution of the science of kangaroo (mother) care (skin-to-skin contact). Chan GJ et al., (2016), What is kangaroo mother care?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Grace J Chan et al., (2016). Kangaroo mother care: a systematic review of barriers and enablers. Mu PF et al., (2019). Experiences of parents providing kangaroo care to a premature infant: A qualitative systematic review. Montealegre-Pomar A et al., (2020).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suggest that Kangaroo position protects against apnea of prematurity. Maniago JDet al., (2019). Nurses’ Kangaroo Mother Care practive implementation and future challenges: an integrative review.
純手工R&R叛逆女神揹巾,台中輔導員揹巾開箱(一)
當初一看到這款的花色,就忍不住想買,但是喜歡的花色有骷髏頭,很怕會被長輩或路人碎念說:「唉唷,怎麼給小孩子用這種花色。」也怕老公覺得太花俏不喜歡,就退縮了。 如今成為了輔導員,總算可以以為了提供媽咪們多樣化的選擇,拓展揹巾存量為由,大大方方將之收進衣櫥啦! 而且原來女神揹巾可以 雙面使用 ! 反過來就是單純的黑啦,可依心情、場合、服裝搭配使用。 我選的款式是 彩色糖果骷髏 。 除了特別個性的骷髏、紋身、玫瑰與叛亂之外,女神揹巾也有類似於動物餅乾、親愛小鹿的可愛款式,甚至於現在很流行的粉紅色喔! 不管是生男寶寶,還是爸爸要使用,都一樣可以選粉紅色啊!! 接著讓我們來細看這條揹巾。 第一印象是 輕薄! 女神揹巾只有480g,收起來體積約莫是五台Switch,上次把它放入後背包,差點忘記我有帶出門。 揹巾設計是 H型 揹帶,一樣是分兩段式調整。 說老實話,用過X型揹帶的我一開始不太習慣,還好它的背扣,也就是後揹時的胸扣,可以上下調整位置,不用擔心會一直勒在不舒服的地方。 帽兜的部分是可以整個收納入揹巾,外表 藏得很好 。 使用時將兩條帶子分別用肩帶處的D型環固定, 一樣可以調整鬆緊。 然而它無法將帽兜捲起固定在脖子處,所以會 建議等到寶寶脖子硬挺後再使用此揹巾 。 若媽咪擔心 不習慣H型揹帶 ,其實這條也可以嘗試 X型 。 最後附上 後揹 的照片。 Q:看照片好像沒有5.C.M.? A:因為照片中模特已經 1Y10M、11kg,90cm 左右,所以看起來沒有 C.M.,但其實女神揹巾的底部滿寬的,可以有效支撐寶寶雙腿。借友人揹 8M 的兒子時,可以達到 5.C.M.,並且快速入睡喔。 另外提醒大家, 5.C.M.標準 特別針對 6 個月以內嬰兒、以面對大人直立前揹法設計,較大寶寶及其他揹法做原則性參考。 —————— R&R 叛逆女神揹巾 輕薄 ,只有480g。 個性 ,可花可素, 雙面使用 。 變化 ,X型、H型;前揹、後揹。 不限性別! 建議等到寶寶脖子硬挺後再使用。 可到 20 kg 。 — ————— #粘粘Nien_揹巾輔導員_泌乳照服員 揹巾一對一調適fitting課程:50分鐘 + 10分鐘彈性時間,延時費用另計。 台中 (定點/到府服務,車馬費另計)。 鹿港 (定點服務)。 Line @822gtiub 預約表單: https://www.babywearing.tw/contact 記得要選擇講師 ,才能正確收到您的來信喔。
我買的第一條揹巾
你知道有一條可以背著彈鋼琴的揹巾嗎? 那是一個炎熱的夏天,坐完月子後,我搬到婆家的透天厝,寶寶和我在二樓房間,客廳、廚房、洗衣機在一樓,曬衣服的地方在三樓。當白天我一個人和寶寶在家時,我去廚房、洗衣服、曬衣服,都和寶寶在不同樓層,於是常常我做事做到一半聽到二樓有哭聲,或是幻聽以為二樓有哭聲,不但跑來跑去,甚至做什麼事都很緊張。對一個新手媽媽,真的好焦躁。 我決定拿出恩典牌雙環揹巾,看了好多影片學習,帶寶寶去附近國小散步也掛著揹巾練習,但總找不到要領,曬衣服還是無法解放雙手。這樣下去不行!!我打開手機開始搜尋⋯看了好多資料,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 無敵揹巾 。這名字實在取的太好了,又適合新生兒。帶著先生到百貨公司試揹後,我就入手了人生第一條出錢買的揹巾。回家開始練習,嗯~我的背好透氣😌把寶寶放進去也不難,ㄉㄨㄞ腰ㄉㄨㄞ腰的寶寶好像回到肚子了。 接下來,我的育兒生活有了轉變,我可以從容的揹著寶寶下樓煮早餐吃,揹著寶寶上樓曬衣服,下午也不用坐在電視前面抱著寶寶一下午了,我揹著她去附近國小走走,敏感的女兒也在揹巾裡睡得又好又久。原本每天我都看著時鐘,覺得時間過的好慢,先生還有多久會回來?有了無敵揹巾以後,自由度變高了,焦慮程度變低了,時間竟然變得好快,怎麼一下我期待的隊友就回家了!後來隊友也愛上了這條揹巾。(以下曬隊友) 對我來說,這條揹巾在我當新手媽媽的頭6個月,真的好無敵,它幫助我有更多的從容去調適我的新角色,慢慢和小生命磨合。也讓我和先生練習合作育兒。也許不是每個人都適合這條揹巾,但每個人都值得擁有一條屬於自己家的「無敵」揹巾,喔!也許是兩條或三條😂 你也有一條這樣的揹巾嗎? 無敵揹巾小檔案 名稱 wmm 無敵彈性長布揹巾 產地 英國 特色 像回到子宮一般適合新生兒,符合任何身形,特殊透氣布料,寶寶可以隨進隨出不需脫下背巾,收納輕巧,交叉揹法寶寶重量分散在雙肩及背部。 使用重量 3.6~15.9kg 我是新竹揹巾輔導員Maggie/純魚,我用揹巾育兒,我愛揹巾穿戴。 歡迎找我一起開始你的揹巾育兒生活。 預約表單 https://www.babywearing.tw/contact Line ID @108wsvaf 或者按網址加入 https://lin.ee/jKxFRkH 粉專 Maggie純魚-揹巾育兒小時光
TCL揹巾圖書館✨閃亮開箱✨
深深希望🥺每個來到TCL的家庭有愉悅放鬆的心情,順利學習揹巾量身調適教學及試揹體驗。
✨✨✨✨✨✨ 滿滿滿的揹巾展示,提供給不同月齡、依揹帶者的使用需求/習慣…等等來進行一對一的量身調適試揹體驗。 預約上課前,我們需要您填寫 表單 ✍🏼https://www.babywearing.tw/educators 以利讓我們更瞭解您使用揹巾的需求,來推薦適合您的揹巾或暸解您目前使用揹巾遇到的問題(也可以帶著操作不順手的揹巾來學習)。 其實~選揹巾就像是買衣服一樣哦! 是需要考慮寶寶&媽媽身型的搭配,所以呢~上課能帶著寶寶一同來學習效果更好😉 寶寶若無法出門也不用擔心🤩我們有一隻仿真教學示範娃娃是可愛混血兒😂(滿月身型又3.5kg)可以讓您操作練習。 不小心搜集了各種藍的揹巾(好療癒😍😍😍😍 配件區:各品牌的新生兒增高墊、底座調整帶、腳踏休憩吊帶、腿部加強支撐帶及試揹時提供的衛生口水巾。 目前收錄了20多款揹巾,可提供媽咪試揹體驗(慢慢新增ing🤩 無彈性長布 :日本北極堂/Chimparoo 彈性長布 :WMM 無敵/JPMBB Basic 親密雙環揹巾 :媽媽餵/Chimparoo/JPMBB 袋式揹巾 :WMM舒服 插釦揹巾 :WMM 3P3/WMM輕旅/Chimparoo Trek Air-O/Chimparoo 幼童/JPMBB 四季/JPMBB帽T/R&R女神/Beco天王星/Beco雙子星/GRACO/Pognae 腰凳 亞洲烏龜揹巾 :C himparoo
現場所販售的揹巾,皆符合揹巾穿戴5CM信賴指標 您了解這標章其中的意義嗎?
上課試揹體驗時,輔導員會詳細說明~
不款何種的品牌款式揹巾,寶寶的安全最重要喔!再來是寶寶舒適度、大人舒適度。
🚩一對一揹巾Fitting 調適課程最終目標 學會正確的穿戴揹巾,避免錯誤穿戴對穿戴者的傷害 (尤其是產後媽媽的二度傷害) 了解揹巾使用的訣竅與揹法 讓揹巾輔助育兒生活 🔸TCL揹巾圖書館 Fitting排程 (依各輔導員安排)
前20min 試揹體驗合適款式+揹巾5CM講解 後30min 詳細說明揹巾操作技巧+媽媽練習時間
我們推薦的揹巾都能夠單人操作,也希望多留一些時間給媽媽們練習~多揹多順手喔!!
回家才能好好享受與寶寶親子甜蜜的時光💞
我們PonPon弟有施魔法喔❣️
來TCL上課的小朋友都會乖乖躺躺~等待媽媽體驗/學習揹巾。 媽媽們不用緊張喔! 放鬆的學習,寶寶也會很Peace🕊 (假睡😂) 這對可愛好姊妹相約一起來體驗揹巾的美好🧡 TCL揹巾圖書館是很多新生家庭第一次外出的地方,課程一開始媽媽對於如何放剛滿月的嫩嬰進揹巾很緊張😵經過輔導員幾次的協助抓到訣竅👍🏼
最後~媽媽挑選喜歡的顏色後,滿意的揹上。我發現寶寶開始有尋乳反應,鼓勵媽媽可以嘗試著在揹巾裡餵奶
媽媽半信半疑地說:「在揹巾裡面餵真的可以嗎?」
當寶寶可愛小嘴吸上媽媽的那一刻~ 真的真的無比感動😍
(我小小聲的在心中吶喊)你們超棒!做到了🥳 媽媽馬上跟爸爸分享,這樣好輕鬆~也好方便啊😁 看著每對來到TCL揹巾圖書館的新生家庭,帶著滿意的笑容離開。也是你們給我最大的鼓勵🥰 很歡迎你們繼續跟我分享揹巾對你的育兒生活帶來什麼樣的好處喔! 揹巾帶給我太多美 好的育兒回憶🥰 揹巾讓我雙手不再被寶寶綁架,能夠揹著弟弟牽著姊姊繼續遊玩。 揹巾讓我生二寶後,不再有媽媽手 揹巾讓我更方便哺餵(親餵/瓶餵) 揹巾讓我揹著寶寶,還給我原有的生活行動力&執行力 揹巾有太多太多的好處....... 等你擁有合適的揹巾後~慢慢體驗 - #TCL揹巾圖書館 #小菜兒揹巾輔導員
🥳 TCL =To Change your Life 用揹巾改變你的育兒生活吧🥳 歡迎加我 官方Line : http:/nav.cx/6IH3vob (麻煩加入後,敲我一下哦😊) 上課地點:高雄市左營區南屏路259-1號2樓 上課時間:50分鐘+10分鐘彈性時間 定點教學費用:$650(現場購買揹巾另有優惠喔!) 喜歡我們的也可以到粉專👍🏼👍🏼
Zoe&Pon Pon 花哈噴 育兒搞笑雜記, 也會不定期分享揹巾教案 或許很多媽媽是從YT 看影片認識我的
揹巾示範教學頻道 : https://is.gd/6l85vW 全台輔導員聯絡方式 :https://www.babywearing.tw/educators (出賣一下🙈) 身為健身教練爸爸~揹著孩子也是要擠一下肌肉😂 然後然後~~~
1樓是 #TCL運動工作室🏋🏼♂️
有孕期運動/產後運動/筋膜放鬆/核心訓練/心肺訓練/一對一教練指導/小班團體.....等課程 同樣身為媽媽,我非常懂帶著孩子很難有自己的時間去做喜歡的事
所以我們打造了母嬰親善的運動空間
如果你的小孩願意讓我揹揹,媽咪就能好好運動🥺
我們提供玩具會不定期消毒,這時也是孩子的社交時間!! 運動來這裡 TCL運動工作室 我們家有5歲的姊姊&1歲半的弟弟也運用工作室的空間,開不同的親子共學課程及幼兒運動歡迎大家來一起上課玩耍唷🤡
輔導員實習中,袋式揹巾和無彈性長布
深深覺得自己在使用揹巾後,受益良多,也認同揹巾的使用有助寶寶髖關節的發展 ,因而在看到新一期輔導員培訓時,就決定報名,認證成為揹巾輔導員,希望如此一來,當看到旁人揹巾使用疑似不正確時,能更有底氣提供改善的建議。 受訓期間,從基本概念為什麼應該揹小孩、揹小孩的好處、穿戴安全,一路到各大類揹巾的介紹和操作,甚至未來的職業倫理,都有很詳盡的說明和討論,但讓我覺得最受益良多的,當然還是 oovi超豐富的揹巾圖書館 ,可以摸到各種材質和類型的揹巾,第一次嘗試袋式揹巾、烏龜揹巾、長布後揹都是在這裡,也深深覺得需要更多的練習,因此之後出遊都會特別捨棄愛用的3P3,改帶新揹巾。 袋式揹巾:WMM Smile 舒服揹巾 袋式揹巾使用起來 簡單迅速,攜帶也很方便 ,掛在身上或包包上都可以,也很輕易就可以換手,但因為 尺寸固定 ,對於較瘦小的親子組合,在寶寶由搖籃揹轉為側揹時,可能會覺得略為鬆散,支撐度不夠,不過過一段時間等寶寶更結實就可以了。 對我來說,因女兒已是會走會跑的時期,大部分時間是 側揹 ,睡著了才稍轉回正面。 但不得不說, 在受訓期間,看到很多爸爸用舒服揹巾搖籃揹寶寶,感覺他們特別愛這款的輕便簡約和俐落線條。 Chimparoo 平織無彈性長布揹巾 無彈性長布最大的優點就是它的 變化性 了!前揹、側揹、後揹、單肩、雙肩都可以, 既不受體型的限制,更沒有年齡上限 ,然而真的需要一段時間的練習才能上手,是會一直給人驚喜的揹巾啊! 目前我最常使用的是 最基礎的FWCC前揹和Rucksack後揹 。 剩下的都還要多多練習啊! 總而言之, 如果需要一條簡單易上手、布料少的揹巾,可以試試看 Smile 舒服 ;
如果想要在揹巾這條路上學無止盡,有無窮變化的話,不妨入手一條 無彈性長布 喔。 — ————— #粘粘Nien_揹巾輔導員_泌乳照服員 揹巾一對一調適fitting課程:50分鐘 + 10分鐘彈性時間,延時費用另計。 台中 (定點/到府服務,車馬費另計)。 鹿港 (定點服務)。 Line @822gtiub 預約表單: https://www.babywearing.tw/contact 記得要選擇講師 ,才能正確收到您的來信喔。
成為輔導員之前,我與女兒與揹巾
和大部分新手媽媽一樣,我在孕期便開始瘋狂搜尋部落客們的新生兒用品準備清單,然後對著各個品項做品牌比對,還要確保這沒有被列入買了會後悔的類別。 然而,也不知道為什麼,卻發現了一個不在清單內的品項: 揹巾 。
於是又開始瘋狂打開十幾個分頁,看各式品牌、各種比較,就在一陣天羅地網般地搜尋中,我認識了「 5CM 」。
藉著這個詞,找到台灣揹巾穿戴官網和英國品牌WMM。
在看了WMM的款式比較表後,就想和別人不一樣,也想試試把揹巾當托腹帶用的我, 買了第一條揹巾: Wuti 無敵彈性長布 。
因孕期少有不適,我其實沒有用過它當托腹帶。
產後一個月,離開月子中心,我試著跟著影片綁、放入孩子,一切其實滿順利,看起來孩子也沒有不適,但沒有信心的我還是不敢多揹或揹太久,加上嫌綁布麻煩,又去買了條 媽媽餵雙環揹巾 。
在女兒還小時,曾試著橫揹女兒吃飯,但覺得這樣的姿勢好卡,走路容易撞到,而且好低,脖子好彎曲,好怕他不能呼吸,就又被我冷藏。
再次拿出無敵。
或許是過了一個多月,女兒看起來又壯實很多,這次我不再害怕、擔憂,開始能自如地使用無敵,帶著女兒出門,或偶爾在家晾曬衣服、吃飯、休息。
在女兒難以哄睡的夜晚,揹巾也成為我的不二選擇。
直到女兒近六個月大,不滿足於揹法的限制,再次入手新揹巾: WMM 3P3 。
可以前揹、向外揹、後揹,覺得好棒!而且爸爸也終於學會使用揹巾了!
爸爸最愛向外揹!
我也更放飛自我,覺得在家什麼事都可以做,不只是家務,更重拾跳舞的樂趣,帶著女兒一起左搖右擺,他看起來也好享受!
甚至曾經帶著女兒做鍛鍊。
以為我就此放棄無敵和雙環了嗎?並沒有。
女兒曾經生過兩次比較有記憶的病,一次他還小, 我用無敵彈性長布,緊緊包裹著他,揹了幾乎一天,陪他度過不舒服 ,且無敵布料透氣,媽媽相對好受。
而在稍大, 有探索需求卻生病時,他喜歡雙環側揹 ,即使自己沒有活力,仍愛媽咪帶著出門走走看看、過過乾癮。
如今,女兒雖能自己走路卻不時撒嬌討抱,短短路程,我就會帶著雙環揹巾,以應不時之需。
總而言之,三條揹巾,我都很愛。
也祝福媽咪們找到屬於你的那條揹巾!
— —————
#粘粘Nien_揹巾輔導員_泌乳照服員 揹巾一對一調適fitting課程:50分鐘 + 10分鐘彈性時間,延時費用另計。
台中 (定點/到府服務,車馬費另計)。
鹿港 (定點服務)。
Line @822gtiub
預約表單:https://www.babywearing.tw/contact
記得要選擇講師 ,才能正確收到您的來信喔。
揹巾互動遊戲(一):一起尋找生活的亮光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不斷升溫,最近大家應該都減少外出,努力防疫吧! 以前寶寶哭鬧討抱時,揹巾揹起來,出門散步看風景,小孩也安撫了! 減少外出,勢必要爸爸媽媽們一同集思廣益如何消耗孩子的電力抑或是安撫孩子躁動的情緒。 分享一個我跟孩子都很喜歡同時也是揹巾上可以進行的互動遊戲,若孩子長大已經不用揹巾,也可以玩喔! 運用手電筒來一起尋找生活的亮光, 遊戲內容如下: 揹著寶寶(先給予寶寶安心感), 找一間沒有光線或較暗的房間, 關燈後,打開手電筒, 將手電筒光束照到牆壁上, 吸引寶寶的注意, 引起寶寶對燈的注意 (例如:你看,有圓圓亮亮的球在跳喔!), 緩緩地將光束四處移動, 停在有趣的物體上, 當物體被照亮的時候, 說出那個物體的名字, 像:那是你的泰迪熊! (可以介紹寶寶生活周遭的事物) 再繼續移動燈光, 直到寶寶厭倦這個遊戲為止。 注意: 1.不要把手電筒的燈正對著寶寶的眼睛。 2.如果寶寶怕黑,另外打開不會讓手電筒光束變得太黯淡的小夜燈。 3.玩的時間不用長,重點是穿戴者跟寶寶都是開心、享受、舒適為前提。 遊戲變化: 1.運用彩色玻璃紙,罩在手電筒上變換燈光色彩。 2.運用黑白圖卡(或任何小圖)+透明資料夾+黑色麥克筆就可以自製投影卡片,利用手電筒將投影卡片投射至白牆上還能跟寶寶說故事喔! 3.寶寶大一點時,可以讓他在我們協助下握住手電筒,看看寶寶是否知道如何控制燈光,或是給他一個屬於他自己的手電筒。 透過此遊戲寶寶可以學到: 視覺搜尋能力、環境認識、觀察力、空間知覺能力…等。 參考資料: 1.Warner, Penny,越玩越聰明 : 最適合0-3歲寶寶的160種遊戲 2.漢宇國際文化 編輯部,甜蜜家庭互動遊戲 : 0-3歲寶寶肢體開發 -------------------------------------------- 我是 桃園揹巾輔導員lucy 😊
提供定點(桃園楊梅)fitting服務 👍 想詢問揹巾課程請加Lucy Lin官方line @621clxdh 👉👉 https://lin.ee/dukJ8ph👈👈
與揹巾穿戴最初的起點
(這篇其實是 2016年7月17日 寫的舊文了,重新收錄進來,想跟大家分享與揹巾的最初起點)
#為什麼妳會想成為揹巾穿戴輔導員 ? (一直想要寫一篇文,跟大家分享為什麼會想成為揹巾穿戴輔導員,但一直沒有時間好好的靜下心來寫,趁著小孩發燒生病無法成眠的夜晚剛好很適合好好的沉澱一下。)
為什麼會想當個揹巾穿戴輔導員,在試揹時或是揹巾聚會總有媽媽會問我這個問題,簡單的來說,是因為我也曾在茫茫的揹巾中想找到一條適合孩子跟我的揹巾。不過過程卻沒有那麼順利,所以在我真的遇上了,也努力地去吸取知識後,我希望能把正確的知識以及好的東西分享給也在揹巾育兒上遭遇困難的爸媽們。
鈞鈞現在 2 歲 1 個月,我使用揹巾的資歷也差不多是 2 年,那時候在待產前趕快買了一條媽媽餵,心想以後出門餵奶就靠他了,去婦幼展時看過幾次操作,回家也看了好幾次影片,心想沒問題的,等到寶寶出生後一定可以很快上手的,結果(逮紀嗯洗憨人想的那樣甘單),一開始連抱都抱得不順手了,更何況是要放入向媽媽餵那種我覺得有點難度的揹巾裡面,在試了幾天後,我就放棄用媽媽餵了。
詢問了身旁的親友,結果入手了一款窄底的背巾,揹起來很快,也很快上手,看了一下可以從 3.5kg 開始使用,就用了起來(後來才知道原來直立的插扣型揹巾最好要等到 4M 以上,等到脖子硬了之後再開始來用),我大概從 2 個月時就開始用圖左的揹巾,一用就用到寶寶一歲左右(小孩很黏人,所以揹巾用得非常頻繁,幾乎天天揹)。中間因為想找可以後揹的揹巾,有試過幾款其他款的揹巾,不過實在是不大好用(應該是因為已經習慣這款了,其他款用起來卡卡,或是背起來自己很不舒服),所以就放棄了,繼續沿用原本的揹巾,不過原本的這款窄底揹巾大概用到9M時,背起來就好吃力,孩子有重量了又愛亂踢,而我總覺得一直吊吊的,不曉得寶寶會不會不舒服,揹沒多久我就兩邊肩膀痛得要死,後來盡量請老公幫忙揹,他也覺得很不舒服,我想再撐一下,寶寶應該 1歲 後會走了,就用不到揹巾了吧!(事實上學步兒時期更需要有揹巾幫你減輕負擔)
在我快要放棄使用揹巾的時候,好險遇到了 3P3,雖然花了一些時間練習跟適應,不過真的很舒服,而且肩膀不痛了,重點是我一點都不知道窄底的揹巾可能會造成髖關節的不良影響 (到現在還是覺得很擔心),我沒想過這麼貴的揹巾對寶寶可能會有不好的影響,(以為那麼多人都用的一定沒問題),我也不知道什麼樣的揹巾在哪個階段使用最好,這些觀念以前從沒有聽過有人討論,從懷孕開始要做的功課有那麼多,真的沒想到揹巾也是一門學問,接觸了、認識了後才發現真的超級重要的,心想,如果那時有人告訴我這些也許那時的育兒生活會輕鬆一些,也許我現在就不會為了孩子的髖關節那麼的煩惱(也許是想太多,不過做媽的不都這樣,煩惱起來放)。
所以我上了揹巾的課,開始關注揹巾的訊息,不只跟身旁的親友交流,也認識了一樣想要把正確知識傳遞出去的揹巾媽媽們,其實每次的試揹也好、揹巾團聚、揹巾講座,都讓我重新感受到遇見新生兒的喜悅,以及爸媽們對孩子的愛,謝謝大家讓我感受到幸福感,也能真的希望每次的交流都能為大家帶來幫助,甚至期望有更多的爸媽投入傳遞揹巾穿戴的行列(OH~我不是在傳教啦!)
最後想說,重點不在於你買的是哪一條揹巾,而是你真的了解如何正確的使用,以及知道如何分辨哪些款式的背巾是適合寶寶跟自己的。希望大家都能找到適合的那條揹巾,享受揹巾育兒帶給你的感動與幫助。
Happy Babywearing!
<老公不要看> 這真的是最後一條了啦 !
如果妳也是腦波弱的媽媽,請深思 3 秒後決定是否繼續看下去... . . . . .
. . . . 3
。 2 。 1 。 . . . . . 先說在前頭,看到這次的新款揹巾,我真的在心裡大喊「やばい!(糟糕!)」,好險女兒已經
2 歲多,而我也封肚沒意外的話應該是不會有小三了,不然真的會被老公剁手指啊~~ ~XD! 回想使用揹巾的這 5 年,雖然一開始錯用了不合適的揹巾將近八個多月的時間,不過很幸運的是趕上揹巾最蓬勃發展的黃金時光,以前總認為揹起來寶寶乖乖地就好,揹巾不就那幾款,樣子都差不多,直到遇到 3P3,我心想再也沒有任何揹巾可以超越它了吧!(老大一路背到 2 歲快 3 歲就是靠 3P3)。 But~沒想到遇見了 Chimparoo ,讓我的常用揹巾多一個替換的選擇,成為我跟女兒夏日外出的好夥伴,(其實老戰友 3P3 真的好舒服好好揹) 就像穿衣服一樣,不同的場合及心情,可以有不一樣的穿搭。我覺得女兒真的很幸福,這幾年台灣的揹巾從舒適度到外型色彩的多樣化,揹巾不再是苦力感重,沒得選擇的育兒工具,反而變成一種具有收藏價值的時尚配件。
又涼又輕又好揹,不買對不起自己的 Chimparoo
一上市就造成轟動的 Chimparoo Trek Air-O 被媽媽界封為「夏日救星」,除了舒適性沒話說之外,極簡的設計與繽紛的色彩,讓許多媽媽有選色障礙只想大喊「好想包色通通帶回家!」(當初在選色時我的內心小世界也是來回擺盪很多圈,最後包了 3 色回家) (二寶真的把 Chimparoo Trek Air-O 用好用滿,現在還在服役ing)
對我這樣一個平時穿搭非常樸 (ㄌㄢˇ) 素 (ㄉㄨㄛˋ) 的媽媽來說,Chimparoo真的是超棒的穿搭配件,即使穿著單色系沒有上妝,在人群中也能十分搶眼 (逛買場同行人很快就能找到),極佳的透氣性,揹出門不再滿頭大汗的狼狽模樣,真不虧是夏季外出媽媽們心目中的第一名揹巾!
只有 Chimparoo 能夠超越 Chimparoo
但千算萬算沒想到,Chimparoo 不是 Trek Air-O 這系列出完就停手了,他最新推出的花布系列,讓我的荷包又開始蠢蠢欲動,如果說 Trek Air-O 走的是「活潑亮眼風」那新推出的這一系列就是揹巾「沉穩華麗風」的最佳代表作了! 但,還有一個讓我有 非買不可的理由 !(老公,請聽我娓娓道來~) (跟 Gregory很類似的花配黑設計 [圖片來源:網路截圖])
(Chimparoo V.S. Gregory 兩個愛牌同框,超級搭)
第一次看到這次 Chimparoo 新款揹巾就讓我不禁地想起大學時我的登山時代,那時嚮往著的夢幻品牌 ─ 低調中帶著奢華,背包界的勞斯萊斯 "Gregory" (他們家背包的花色真的超美的~),加上這款「 繽紛花語 」有濃濃的日式和紙風味,我非常喜歡和紙花紋小物,很花卻不落於俗氣,反而非常有質感又兼具療癒性,我沒想到類似和風的花紋可以做在揹巾上,搭配黑色系的網洞材質,居然可以迸出讓人耳目一新的火花,怎麼可以這麼好看啊~!
(一收到女兒立馬討「揹揹」,騷包小妞算你識貨)
版型及操作方式跟Trek Air-O一樣,網布部分依舊舒適好好摸,肩帶的材質與 Trek Air-O 有些不同,不過一樣服貼柔軟,我喜歡新款的材質多一些些,,跟一般在的混合材質不同,他的觸感好摸,不會粗粗的,而且黑的非常有質感!
當天下午趁著天氣不錯,帶著兩小直接外出體驗新揹巾 (其實是想出去獻寶吧!) 不少媽媽很疑惑,2歲多都已經會走了,怎麼還會揹呢? 其實2歲的孩子貓狗嫌又愛爆衝,在馬路上或是逛人多的賣場時,走著走著很容易這撞那撞的,或是偶爾倒地耍賴,所以人多的時候揹起來,有時逛起街來更愜意。
(同一個高度看世界,東西好像都變得更有趣了,雖然一直被指揮東指揮西的)
(被掌鏡的神隊友要求要拍的情境,讓我重溫之前揹著嬰仔蹲廁所的往日時光)
妹妹不虧是從小被揹長大的孩子,一路下來不只不躁動,還東張西望的自己找樂子,40 分鐘的逛街行程,揹著12KG的她沒有感到不適,真不虧是外貌跟舒適兼具的神級品牌 Chimparoo!結束完女孩們的逛街行程,男孩們渴望黃昏溫度稍降時的跑跑跑行程,正式展開! (自然光下的Chimparoo顏色更顯更立體了)
像夕陽一樣短暫的家庭唯美照時間,大概只維持了5分鐘,之後媽媽就像右上照片那樣奔跑玩起鬼抓人了 (影片是最後的彩蛋,歡迎收看),真的一刻都不放過媽媽的兩小鬼!
經過半天的實測結果,我發現:「真的完蛋了!」這揹巾的出來應該不得了了,去 IKEA 跟市民廣場短短一個下午的時間,就有 2 組路人媽媽問我揹巾是哪個牌子的,我想接下來媽媽們又會陷入更漫長的選色障礙之路了。(真的好險我家妹妹已經 2 歲了,老公,我不貪心,我收藏這條和紙風味滿滿的花色就好惹~~~)
補充說明一下,除了新花色讓人驚艷外,揹巾布料材質上與 Trek Air-O 有明顯的差異喔!採用透氣軟墊的寬厚的腰帶,讓揹負者的腰部更透氣舒適,也少了之前媽媽們反應的腰帶不夠柔軟的部分,舒適度更加提升。(不過根據 fitting 的經驗也有媽咪非常喜歡Trek Air-O的腰帶,覺得很支撐可以幫助腰部挺直,都說就像穿的馬甲一樣,可以幫助改善產後姿態,也是有不少愛好者)。 感謝大家耐心看完我不是很專業的搞笑開箱文,真心覺得是很好的揹巾,造福了像我一樣平常穿著很素色,但又想來點不一樣的媽媽,揹巾除了幫助解放雙手外,還可以帶給妳好心情,外出穿搭不用再煩惱!最後獻上如何背著 12KG 的寶寶玩鬼抓人。 (新款 Chimparoo 耐用度實測結果:100分!媽媽氣喘吁吁表示 XD~)
與PonPon的夢幻親密連結-Chimparoo 限定孔雀藍
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女兒4歲、兒子8個月。平常爸爸忙於工作,孩子大小事由媽媽我一手包辦,在沒有後援幫忙照顧的情況下,很多媽媽會問:「帶兩個小孩怎麼出門啊?」 很簡單~~有揹巾在手,萬事OK!! 揹著弟弟,牽著姊姊~走吧!我們去悅誠廣場逛逛囉 這次揹的是Chimparoo限量花色 低調奢華的兩側花布,襯托出古典唯美感 原來揹寶寶也可以很有氣質很優雅!(自己講XD) 漸層寶藍色的花布像極了孔雀的羽翼,輕盈優美 我自己很喜歡這種,靜靜的、近近的觀察才發現的孔雀華麗羽毛,一絲一絲黃金色更凸顯神秘美。 台灣時常處於濕濕悶熱的天氣,之前很火紅的Chimaproo Terk-O Air系列的整片透氣網布,一直是媽媽們很喜歡的設計。重點是!!!這網布很柔軟(不刮手更不刮寶寶幼咪咪的皮膚) 酷熱的夏天怎麼揹寶寶背部不會流汗?讓嫩嬰遠離熱疹? Chimparoo透氣揹巾+寶寶穿洞洞衣是最完美的抗夏組合。 肩帶設計可以H型及X型背法,H型能快速將寶寶揹好,適合新手爸媽或是揹巾初學者;X型能將寶寶重量平均分配於背部,能讓揹戴者有感降低對肩膀的壓迫感。 有前揹、後揹、側揹3種揹法,可以在不同時機使用不同揹法。 Chimparoo雙肩插扣背巾從新生兒3.5kg~20kg都可以使用喔!胖胖肉肉療癒寶寶也很可以!不會勒腳腳喔!! 新生兒+底座調整帶示範影片 【親密結合】 有了揹巾的幫忙嬰兒與大人融為一體,行動力100% 媽媽在哪,寶寶就在哪裡~ (寶寶os:我才不要跟媽媽分開呢!) 這樣安全又舒服地待在揹巾裡面最幸福了! 【讓寶寶參與大小事】 跟PonPon小吃貨一起討論,下次露營要做什麼來吃吃呢? 【揹著互動】 隨時跟寶寶玩小遊戲! PonPon最喜歡看看鏡子裡怎麼有跟自己長一樣的小可愛呢? 【揹著也能吃吃喝喝】 可以餵奶奶! 小吃貨不會放過任何可以吃得機會的!!!! 哈哈 黏在嘴巴上了啦~~PonPon 【揹著睡覺】 親愛的孩子,隨時累累了就躲進媽媽的懷裡吧! 我很喜歡也很享受這種母愛給予的溫暖 【貼心設計】 喔!對了~還有一個我覺得超厲害的設計「完美調整帶」拉這個可以調整媽媽跟寶寶之間的距離。 睡覺時,讓寶寶靠緊緊的安穩休息吧! 清醒時,放鬆一點點讓寶寶可以東張西望的探索世界。 平常照顧小孩恨不得自己像章魚一樣有八隻手,一次可以打理很多事情 當媽媽後,「氣質」這個詞............ 終於,讓我揹上Chimparoo限定孔雀藍重新找回 不襟想好好梳妝打扮自己。哈哈哈哈 真的!換一條揹巾也可以換媽媽的心情呢~ 我老公說:「看你揹著小孩母愛大噴發,PonPon也很穩定乖巧的在裡面東張西望,真的超可愛!是我眼中最夢幻的親密組合」。 目前的Chimparoo限量花布只有在台北Diana揹巾顧問、台中Haru揹巾輔導員及高雄揹巾輔導員小菜兒(就是我本人了啦!)3個地方實體販售試揹,歡迎大家可以到高雄TCL揹巾圖書館來試揹體驗! 記得要預約喔!!! 填寫預約揹巾課程:https://www.babywearing.tw/educators 如果大家喜歡我們,也可以到臉書粉專「 Zoe&PonPon花哈噴 」追蹤我們喔! 我先去爬爬了(光速前進)~掰掰!!
與寶寶多接觸,除了安撫更能幫助發育 - 研究顯示,觸摸安撫的最佳頻率是...
每個人初爲父母時,聽到寶寶的啼哭,都會本能的把他/她抱起來安撫。一次、兩次 …… 無數次以後,我們也許會懷疑,是不是抱得太多了?是不是要換種方法?到底怎樣安撫哭鬧的寶寶?近來的科學研究成果告訴我們,嬰兒要平靜下來,不僅僅是要他看到、聽到、聞到你,而是要他的身體感受到你的身體。 我們先從 “抱寶寶” 這個父母的本能行爲説起來。其實,“抱寶寶” 不是人類特有的行爲,所有哺乳動物都有這個母嬰之間的本能,只不過在動物身上,往往表現為舔舐、母嬰緊靠在一起等等。研究 [1] 證實,“抱寶寳”會引發嬰兒體内中央神經系統、運動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的一系列反應,從而使他安靜下來,而這種反應鏈是所有哺乳動物通過進化過程所繼承下來的。換言之,嬰兒啼哭 – 父母把嬰兒抱起來 – 嬰兒滿意這個過程, 並非像某些理論所推測的,是父母和嬰兒之間的 “權力角力” (嬰兒試圖以哭鬧控制父母,如果父母把他抱起來了,便等同一種 “投降”,而如果放任他哭下去,他最終會放棄以哭鬧索取父母注意力的嘗試),而是嬰兒發育過程中的一部分,每個嬰兒都需要這個部分來茁壯成長。 學習各種安撫小孩的技巧,不論是與小孩的目視、大人安穩的情緒、與寶寶對談輕歌、抱/揹在身上輕撫晃動,都是非常好建立親子連結的方式,也能幫助嬰兒各方面的發展。 從進化科學的角度講,“抱” 其實只是這個系列反應的一種應對方式,千百萬年間的進化過程傳遞給人類的,其實是以 “身體接觸” 安撫嬰兒,只不過我們人類手脚分離了,可以使用“抱”這種方式而已。而 “抱” 並不是唯一的方式,甚至未必是對每個寶寶都最有效的方式,而且從實際角度來看,父母也不可能無休止的使用這種方式。所以我們還需要瞭解其他有效的 “身體接觸” 式安撫方式,這包括嬰兒按摩、揹巾穿戴(以揹帶把嬰兒長時間穿戴在身上)、輕拍、摩挲等。 很多研究都已經發現,來自父母(或其他照護者)的這些接觸式撫慰,不僅僅有助於母嬰紐帶的建立,還可以有效的幫助到寶寶發育。比如,至少有超過 1000 份研究就支持在早產兒照護中使用“袋鼠療法”,也就是每天都給予母嬰之間幾小時的肌膚對肌膚的接觸,這會降低早產兒的死亡率、提高他們的發育速度 [2]。又比如,慢慢的撫摸、輕柔的拍撫嬰兒,會幫助嬰兒大腦發育出一種對身體的擁有感,這是嬰兒“自我意識”發育過程中的重要一環 [3]。而就在幾天前發表的一份最新研究 [4] 表明,輕柔的撫摸嬰兒可以減輕疼痛,這種撫摸的最佳頻率是每秒撫摸 1-10 公分,剛好是一般父母本能就會使用的範圍。這份研究還發現,輕柔的撫摸可以激發肌膚表層的一種觸覺傳入因子,讓人減輕疼痛、感知快樂。 身體的接觸,包括抱寶寶、把寶寶穿戴在身上、按摩、撫摸、輕拍等等,都是父母幫助嬰兒發育的方式,在這個身體接觸的過程中,表面上寶寶被安撫了、平靜下來了,而在更深一層,寶寶的大腦在發育、對自我的認知在建立、對空間的感受和身體平衡的發育都在進行著。 參考資料: 1. Esposito, G., et al. Infant calming responses during maternal carrying in humans and mice. Current Biology, 2013, 23(9): 739-45. 2. Boundy, E., et al. Kangaroo Mother Care and Neonatal Outcomes: A Meta-analysis. Pediatrics , 2016, 137(1): e20152238. 3. Crucianelli, L., et al. Bodily pleasure matters: velocity of touch modulates body ownership during the rubber hand illusion.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 2013, 4: 703. 4. Gursul, D., et al. Stroking modulates noxious-evoked brain activity in human infants, Current Biology , 2018, 28(24): R1380 – R1381.
嬰幼兒期多抱抱,長大後發展更健康 - DNA 可證實?
自從 1950 年美國心理學家哈洛 (Harry Harlow) 在猴子身上證實了幼年期沒能得到母親經常性肌膚撫慰的猴子會在長大後表現出很瘋狂的行為之後 [1] ,大量的研究都發現了人類也有同樣需求,即嬰幼兒需要父母 (或其主要照護者) 給予足夠的身體接觸式的撫慰照護,這對孩子的情感發育、認知能力、學習能力、行為模式都有深刻的影響。由於現實條件所限,一般父母親很難長時間的把寶寶抱在懷裡,所以人類社會在很久以前就發展出來了揹巾,利用揹巾把孩子穿戴在身上,既不影響父母的行動,又能同時給予寶寶親密接觸。這種傳統的育兒方式,在人類進入工業社會後曾經被大範圍的拋棄了,但近年來又重新受到了重視,這背後正是越來越多的科學研究,它們證實了來自父母的身體接觸對於嬰幼兒的成長是多麼重要 ( 揹小孩的好處,科學研究告訴你 )。早期的研究大多集中於嬰幼兒行為、情感、認知等方面的發育,而近年來科學家們逐漸找到了導致這些表面現象的深層原因,那就是 DNA。 最早的啟發來自小鼠的研究。囓齒類動物,如小鼠,也是哺乳動物,和猴子、人一樣,幼鼠需要媽媽的親密照護,只是方式不同,牠們依靠的主要方式之一是舔舐。科學家早就知道,被舔得少的幼鼠,長大後會膽小、焦慮、易緊張,而近期的研究發現,在分子水平上,母鼠舔不舔牠的寶寶,會影響幼鼠的下丘腦 – 垂體 – 腎上腺軸 (HPA) 的反應度 [2]。這個 HPA 軸也存在於人體中,它控制神經內分泌,協調身體許多應激反應,對我們十分重要。在小鼠實驗中,如果母鼠舔得少,幼鼠的 HPA 反應度就會增強,換言之,當牠遇到壓力時,就比較狂暴。那麼母鼠的舔舐是如何改變這個 HPA 的反應呢 ? 通過改變幼鼠大腦細胞中的一些基因表達水平 [3]。 無論是動物還是人,基因繼承自父母,受精卵形成之後一般就不會再變化了。但是基因只有被表達之後,也就是蛋白質按照基因編碼被细胞造出来之後,這些蛋白質才會在每個人體内發揮作用。而基因的表達方式 – 什麼時候表達、表達多少 – 是受到環境影響的。環境因素多種多樣,而對於嬰兒/幼鼠來說,父母/母鼠就是最大的環境因素。比如在小鼠身上,母鼠舔幼鼠舔得多、常拱起背讓幼鼠貼在身下,幼鼠大腦海馬體 (感情與記憶中心) 的一些 DNA 的甲基化 (組成基因的 DNA 需要被掛上一些叫做甲基的分子才能使基因正常表達) 就會改變 [4]。 類似的情形也發生在人體上。加拿大的一個研究團隊追踪了 94 名嬰兒超過 4 年的時間,發現在這些嬰兒四歲半的時候,那些得到父母很多接觸式撫慰照護的小孩,比起那些很少的,其 DNA 甲基化程度不一樣。如果說一個健康發育 (包括身體、心理、情感、學習、行為等各方面) 四歲半的小孩有一個四歲半的DNA 甲基化程度,那麼那些只得到少少來自父母接觸式撫慰照護的小孩,其DNA 甲基化程度是不足四歲半的。換言之,父母給予的接觸式撫慰照護越少,孩子在 DNA 甲基化發育方面就越滯後 [5]。 雖說這些 DNA 甲基化的差異到底具體影響了哪些基因的表達還需要更多的研究,但這一路以來的科學發現都指向了同一個方向,即嬰幼兒需要得到父母大量的身體接觸式的撫慰照護,才能全方位的健康發育、茁壯成長。 參考資料: 1. https://www.psychologynoteshq.com/psychological-studies-harlows-monkey/ 2. Ardiel EL, Rankin CH. The importance of touch in development. Paediatric Child Health. 2010;15(3):153-6. 3. Liu D, Diorio J, Tannenbaum B, et al. Maternal care, hippocampal glucocorticoid receptors, and 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responses to stress. Science. 1997;277:1659–62. 4. Weaver IC, Cervoni N, Champagne FA, et al. Epigenetic programming by maternal behavior. Nature Neuroscience. 2004;7:847–54. 5. https://www.med.ubc.ca/holding-infants-or-not-can-leave-traces-on-their-genes/
揹巾揹法越多越好?先懂揹法!
有些揹巾產品功能強調多達 6 種甚至 10 種不同揹法,如果你有質疑過,真的需要那麼多種,那些招式真的有意義嗎? 除了一條 編織無彈性長布揹巾 能多達 7 種以上揹法,一般揹巾、揹帶基本上只有 3~5 種揹法,其實你也只需要這麼多。 不同揹巾品牌會有不一樣揹法的命名,有些甚至會把同樣揹法但有些微階段差異的調整方法拆成不同揹法,看似揹法功能很多很超值,其實大多大同小異,而且可能混淆了使用者,讓人覺得好複雜。了解各種揹法及其目的後,你才能夠更自然且直覺地以 照顧孩子發展需求及育兒生活需求 來調整揹巾設定及揹法。 前揹面內 這個揹法是最常見從新生兒開始適用的揹法,也最容易被品牌的敘述複雜化、規格化。嬰兒期發展有幾個重要的里程碑,其中以 4 個月 (頸椎發展 - 脖子硬)、及 6 個月 (腰椎發展 - 會自己坐) 最為顯著,在不同嬰兒期階段使用揹巾需要注意到不同支撐的注意事項,但其實揹法是相同的。嬰兒揹巾通常設計給 0~3歲使用,但 4 個月以下的體型太小,為了確保頸部支撐、避免雙腿過度撐開及確保身軀、大腿及屁股的支撐,會有特定設計來配合嬰兒體型。當嬰兒頸 椎有力後 4 個月左右的體型,就可以停用新生兒特定的設計。而當當小孩體型夠大、頸椎、腰椎都夠力氣支撐自己後 (這個時期小孩也喜歡轉動身體看世界),那麼就可以自然的讓孩子的手臂放在揹巾外面,注意到揹巾布料能支撐到腋下就能維持足夠的穩定度。 前揹面外 面外揹是國內很流行的揹法,但要能維持寶寶的人體工學姿勢 (膝蓋高於屁股)並不容易,常見到的情況是座位空間不足或因雙腿支撐不夠而造成雙腿下垂,無法維持 M 字腿。此外,嬰兒期必須避免過度刺激,嬰兒面朝外的時候無法自行關閉眼前的訊息 (不像面內時能趴在大人胸前休息) 尤其在街邊或人來人往的場所非常超過嬰兒可接受的刺激,造成需求與安撫的惡性循環。因此,如果孩子開始喜歡看看世界,我們比較建議可以採用讓孩子有自主選擇休息的側揹或後揹。 側揹 因體型搭配或習慣問題,有時正前揹會不容易調整或是不舒適,這時可以稍微將寶寶往側邊移動找到最舒適點是個好方法,這個揹法通常以雙環單肩揹巾較容易達到。當寶寶能自主坐著的時候 (大約 6 個月左右),就可以將孩子轉到腰側骨盆上,側腰揹法可以讓小孩看到更多,上半身也可以更自由轉向,是 6 個月左右發展階段所需要的。使用單肩揹巾可以快速操作; 可交叉揹法的雙肩插扣揹帶通常也能這樣操作。 搖籃揹 搖籃揹法意旨利用揹巾取代利用彎曲著的單手臂抱著嬰兒,通常以單肩膀受力的揹巾操作。國際規範現在要求搖籃揹時嬰兒頭部應靠近媽媽的胸口且頭高過屁股,並且臉部朝上沒有遮蔽。通常使用單肩揹巾時,頭部會在大人受力肩膀的方向。體型比較大的嬰兒如果空間不夠,也可以坐高一些,呈現半坐的姿勢。 哺乳揹法 國人熟悉使用雙環單肩揹巾的搖籃揹法其實應該算是橫躺揹法,這個揹法我們稱之為反搖籃揹法 (嬰兒頭部在大人受力肩膀的反方向)。考量呼吸的安全,接近橫躺的姿勢並不適合長時間揹上身,較適合當作短時間哺乳時定點專注小孩狀況下使用,哺乳後就該恢復其他揹法。平時若揹得太低、太鬆,導致你看不到寶寶的狀況、寶寶身體逐漸越來越彎曲就會有呼吸被阻礙的風險。 後揹 後揹通常會限制於揹起來的高度及包覆穩定度,一般插扣揹帶揹起來比較低,通常 6~8個月開始較適合;編織長布及烏龜揹巾則是四個月左右即可嘗試。 雙揹 什麼!?一次揹兩個?聽起來或許瘋狂,但確實有這樣需求的家庭。一次揹雙胞胎可以使用編織長布或彈性長布;揹大小寶也可以使用一條加長的編織長布或兩條合適的揹巾一前一後搭配使用。 雖說大部分的家庭可能只會用到 5 種以內的揹法,但只要你喜歡,各種揹法尤其搭配無彈性長布揹巾的不同綁法運用,可能性還有非常多!你或許會問,為什麼要搞得這麼忙?其實,揹小孩的過程也可以很療癒 😀,邊揹邊跟孩子說話遊戲是個非常好的親子親密互動 ❤️ 有空就多多研究揹法,把孩子背起來走走吧! Happy Babywearing :)
揹巾穿戴推廣 - 博仁醫院 哺乳支持團體
今年有在博仁醫院參加毛心潔醫師主持的哺乳支持活動家長有沒有看到我們揹巾輔導員的身影呢?9/18這場有 Sandra 小魚 & Cookie 餅乾貓 輔導員的加入,一起聽聽 Sandra 的心得 這次主題是哺乳家庭趴趴走,除了聽毛醫師跟媽媽們的分享,也以揹巾輔導員的身份跟大家一起討論分享,最多人問的就是新生兒多大可以用揹巾、多大可以用直立揹、直立揹怎麼親餵,現場直接詳細說明跟示範給大家看最清楚了! 現場遇到曾經一對一fitting的媽媽,也再次檢視寶寶長大後的揹法是否需要再調整,自己覺得有fitting過的媽媽很容易一點就通😁 現場也有幾位可能是月嫂或媳婦女兒在月子中的阿姨,對揹巾很有興趣,尤其是長布揹巾,圍著我問了許多問題😊 每次參加毛醫師的哺乳支持團體,都能夠幫到有需要的媽媽們真的很開心! 最後的結論就是,你想出門就可以出門,你準備好就可以出門,帶著揹巾當你的好幫手吧!😆
JPMBB 一條兩用的好揹巾
孕中.後期媽咪辛苦揹著沉重重的大肚肚, 需要一條揹巾神器~
微彈性長布揹巾不僅可以從新生兒就開始使用, 更可以當作孕媽咪的托腹帶!!
即將生二寶,一定要當個勤儉持家的好媽媽
我喜歡一物多用,不僅省下荷包又環保
影片示範請看:
https://goo.gl/kzetaW
很厲害吧!連收納起來都輕巧
比起市面上硬硬又刺刺的托腹帶(我之前常不小心被魔鬼氈刺肚皮)
微彈性長布用起來更舒適 像一件柔軟的衣服穿在身上一樣,冬天還有保暖的作用呢~ 綁好了撐托著
很像媽媽溫暖的雙手撐托著肚子,保護著寶寶 上半身這樣纏繞,其實也可以幫助孕媽咪調整體態,
整個肩膀、背部、腰部都有相對的支撐
做家事、煮飯也能輕鬆一些喔!!
WMM wuti無敵背巾,也可以當托腹帶綁喔
https://goo.gl/ArN1yW
彈性揹巾從新生兒就可以使用喔!!
讓我們一起看看國際揹巾顧問Diana的示範教學吧!
https://goo.gl/jGaWA4
ihdi: 髖關節與良好揹巾姿勢的重要性
昨天 ihdi (國際髖關節發育不良協會)的直播,主講者是 Dr. Charlse ihdi 的理事。 “babywearing is a little different from just baby transport. Babywearing is wearing the baby on a mother or father for a long period of time for the emotional and physical benefits... Particularly regarding the hips" “揹巾穿戴不只是戴著小孩移動,而是長時間將小孩穿在大人身上,能促進心裡及生理層面的好處,生理部分特別是髖關節。” - Dr. Charlse 在美國,約 1/6 個嬰兒有髖關節不穩定的問題 (在台灣預估是 1/50,但如果更重視的話應該會發現更多),嬰幼兒期如果不妥善改善髖關節問題,會造成成年後許多行動問題。 揹巾穿戴能促進良好的髖關節位置,搭配良好的整理姿勢及支撐,更能促進良好的發展。揹著小孩就像大人抱小孩、小孩抱大人一樣,要支撐到大腿讓膝蓋高過屁股(M字腿)。 誰是 ihdi? 如果看看一些歐美品牌會主推他們的背巾擁有ihdi 認可 (不是認證哦,之前的說明:https://bit.ly/2HWK24k ),但其實有些就算是 ihdi 認可的背巾也不見得能容易調整到良好的姿勢,畢竟 0-6個月嬰兒發展就經歷了許多階段。 所以,關心孩子請花一點點時間瞭解什麼是 5.C.M babywearing.tw/5cm 自己學不會請找揹巾老師 https://www.babywearing.tw/educators #腰凳不可能做得到 Happy Babywearing :)
一條揹巾學問大 幫助養成快樂的家庭和聰明的孩子
台北國際婦幼用品展於7月13日到16日期間,在世貿易一館熱鬧展開,邀請了全球千大品牌共同參展,其中馨力陽舉辦的 「用揹巾養成快樂家庭&聰明孩子」活動,邀請了兩位專家,包括職能治療師黃彥鈞老師,以及台灣首位國際揹巾穿戴顧問Diana老師現場開講,讓許多新手爸爸媽媽直呼,原來一條揹巾竟然有這麼多學問。 對於許多新手爸媽來說,一條好用的揹巾在許多時候可以幫上大忙,實際上,揹巾帶來的不僅是實用的幫助,也是父母貼近寶寶間最親密的互動方式之一。職能治療師說黃彥鈞老師表示,揹巾不只是爸媽照顧孩子的工具,也能刺激寶寶的感統,例如寶寶可以用比較高的視野看見周遭的環境、可以和爸媽自由行動、依附在大人胸前能聞到安心的味道等等。每個孩子都是獨立個體,媽媽也是。黃彥鈞老師也鼓勵媽媽產後找回自己,因為只有開心的媽媽,才有開心的孩子。 對於揹巾的選擇,揹巾穿戴顧問Diana老師認為,最重要的是每位家長都應該針對不同喜好、體型需求、舒適度等來進行挑選。世界上沒有任何一款揹巾可以完美的運用在所有的情境,所以依需求搭配使用是最好的建議。Diana老師表示,這兩年我們在台灣推出的揹巾圖書館及專業的揹巾輔導員、揹巾顧問,目的都在於幫助家長可以學習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揹巾。活動當中馨力陽介紹了多款的揹巾,Diana老師表示,雖然每款揹巾都有各種不同揹法,但不同款式都有他的特別優點。一個家庭裡一條揹巾用到底其實不容易,最常見都是擁有2條以上的搭配使用。 把促進新生家庭擁有更美好的生活當作使命的馨力陽,旗下有許多世界知名嬰幼生活品牌,包括國際知名嬰兒揹巾 WMM、JPMBB、Chimparoo等、嬰兒推車汽座 Diono、美國知名幼教品牌Melissa & Doug,以及國內首創 0到7歲,隨親子互動教學服務的相關企業Oovi 無比親子同樂館等。總經理郭奕宏表示,我們團隊專注於促進新生家庭美好生活的使命,在親子關係、互動學習、教養教育等領域都希望成為家長的育兒夥伴。現代家庭的生活習慣是我們非常重視的,這次展出的主軸除了推廣揹巾穿戴對於親子健康與舒適的重要性,更希望鼓勵多元生活方式及父母自主行動力! 專家認為,對於家有0到3歲孩子的新手爸媽,揹巾不只是不可或缺的育兒好幫手,還能無形中幫助寶寶在每個成長的過程獲得最好的發展刺激,是養成開心、自信、有能力孩子的好方式。參加活動的許多新手爸媽都很驚喜,揹巾居然能夠為各種新生家庭生活帶來這麼多影響,更重要的是可以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為家中的寶貝帶來想像不到的幫助。
愛的賀爾蒙
今天去參加了很久沒有參加的母乳支持團體順便分享揹巾,是博仁醫院毛醫師主辦的!今日的主題是"嬰幼兒睡眠",我想這個問題應該是只要有小孩都會遇到的問題,所以今天的場子真的是爆場,媽媽們真的都毫不客氣地問問題,氣氛輕鬆熱鬧又溫馨。 問題不外乎是"何時可以戒奶睡"、"何時小孩才能睡過夜"、毛醫師還是要告訴大家,嬰幼兒因為腦部正在快速發展,所以經常讓他們會醒來,萬一你抽中了黏黏簽,那就好好地陪伴他,你會發現其實你會很快樂。沒有錯!我真的是這樣走來的!因為我抽中的黏黏簽,孩子放不下來,每天都巴在身上,與其要孩子獨立,不如陪他好好走過成長的每一刻,而白天時刻,因為要四處行動,揹巾真的好重要! 在毛醫師為大家解答完後,輪到我上場,沒想到孩子因為沒見識過大場面,又跟我搶著要麥克風搶不到,大哭特哭了一番,還好現場的媽媽都很溫暖,一下拿玩具、一下拿餅乾哄著孩子,連我都感覺到媽媽們真的是愛的賀爾蒙大爆發!接著現場還有其他的揹巾輔導員幫忙主持現場,真的覺得還好我們有一個TEAM,隨時互相照應,更重要的是深深覺得因為都是媽媽,所以愛的賀爾蒙除了壟罩著自己的孩子,也壟罩著其他每一個人。 在現場其實發現有的媽媽買了揹巾不太會用,或是說已經請教店員,但仍然揹的不順手,如果有這樣的問題其實還是可以找揹巾輔導員幫忙的唷! 下次再分享揹巾調整的案例~
魚媽咪的行動揹巾圖書館
今天正式的來跟大家介紹一下
魚媽咪的行動揹巾圖書館😳
從三月底開放預約,四月中開始服務家長至今
已經服務了十組家庭,最遠遠征至新竹竹北! 滿多新生兒的家庭,在還沒買揹巾前就找我服務,想直接買到適合的揹巾,避免花冤枉錢😂
也有好幾組家庭,之前已經上過揹巾課,因為寶寶長大了,需要再做修正調整而找我
每次去到你們家中,都可以感受到家有新成員加入的喜悅與疲憊(?)
在協助調整的同時,順便聊聊媽媽經,跟媽媽交換經驗分享,也讓媽媽們發洩一下情緒😝
也讓我回味一下香香軟軟的嫩嬰😍 試揹的時候,最常聽到爸媽說:原來是這樣哦?或者是:這樣真的比較輕鬆耶!
能夠幫到你們,真的覺得很開心! 因為我沒有定點的工作室,因此是以行動揹巾圖書館的形式提供到府服務,服務內容如下:
10+40分的揹巾指導
前10分會觀察您跟寶寶的狀況,跟寶寶熟悉一下
後40分會建議適合您和寶寶的揹巾,並提供試揹和調整,讓你安心的揹巾育兒:) 目前一對一揹巾fitting的費用是500元
離三重地區捷運站交通時間會超過40分的地方,會酌收小額車馬費;外縣市車資都是實報 偷偷提醒一下想預約的爸媽們~不要只留Line ID卻沒開放加好友、或者是留了mail不收mail還沒留電話,我找不到你啊啊啊啊啊!!!(目前已累積約5位找不到人了囧) 因為能帶著的揹巾款式有限,因此通常會先跟家長聊一下,問些會影響選擇揹巾類型的問題,來決定帶哪些揹巾給你們 目前有提供試揹及銷售的款式有: WMM 無敵/舒服/3P3、 JPMBB 四季SSC/雙環 /微彈性長布、 Chimparoo 平織長布/透氣SSC、英國R&R 叛逆女神 有媽媽問,我是帶著浪跡天涯小包包,裡面裝很多揹巾來找媽媽嗎?
不,我是帶著「浪跡天涯大行李箱」😂😂😂
偶爾還會有機會帶著皮寶一起去拜訪你們哦~ 歡迎有興趣跟有需要的爸爸媽媽來預約~😘
https://www.babywearing.tw/contact
也可以加好友詢問~
http://line.me/ti/p/%40rnq7872v 歡迎來我的粉絲專頁看看我們一家的搞笑事跡😂
https://www.facebook.com/sandrafishslife /
帥氣爸爸必備~JPMBB親密雙環揹巾
特別想針對JPMBB的親密雙環揹巾做個開箱分享 因為說明書上的爸爸很帥~XD 就讓我帶著大家一起來認識帥...不是,是認識這條揹巾吧!! 實品開箱文 首先,長布揹巾的體積真的很小,用女兒的愛將當一下比例尺,這還是外盒的樣子喔~ 為了寫開箱文認真看外盒,替沒空看外盒跟說明書的媽媽們先做功課:P 外盒將產品的特色跟使用方式其實都做了清楚的說明 1.外盒原文跟中英文都有清楚註明適用年齡跟體重 2.各種揹法 3.商品的特色跟優勢佐 帥爸照 🤣 4.提醒揹寶寶要符合自然曲線跟M字腿(有IHDI國際髖關節協會認可)和看得到商品顏色的視窗 打開的樣子讓人會心一笑~ 其實我不想當神力女超人~我想當貴婦QQ 看到帥哥了嗎!!(是說明書... 拿到說明書的時候有點驚訝,不就是簡單的雙環揹巾嗎?怎麼會這麼厚一本!! 讓我很擔心我可能要靠Google翻譯才能看懂全部的內文... 後來發現,說明書有兩種語言,一個是法文,一個是英文 說明書裡有非常清楚的揹法示範,萬一第二胎隔太久忘了怎麼揹,可以再翻說明書複習一下XD 說明書內也提供了三種揹法,在不同狀況下可以使用不同角度,讓爸媽們可以自由運用 揹寶寶的前置作業 其實社團內及網路上已經有非常多教學,就先讓我用圖說帶過 我示範的顏色是碳灰/黑 JPMBB的雙環是金屬環,整體的質感看起來比較好 布料摸起來的感覺比較滑順 雙面顏色的布料,對爸媽來說會較容易分辨方向 實際操作--大寶寶 再來就是實際揹啦!!皮寶已經2Y5M了,體重也快14公斤 因為皮寶已經能站得很穩了(他跑我都快追不到了...),所以我會用以下這種方式揹他 把他套起來!小孩也會覺得像在玩,配合度高一點😂 但要記得屁股的座位要把布理好(圖4),避免寶寶滑落 實際操作--小寶寶 揹小寶寶時要特別注意抱的姿勢跟脖子的支撐 我會先站斜斜的讓寶寶趴在我身上,讓揹巾包覆寶寶後再調整揹巾的鬆緊度 背後的揹巾也可以再做一下整理 心得分享 外觀: 金屬環的質感很好,看了就覺得舒服XD 布料摸起來的感覺也滿舒服的 雙面布料滿有趣的,除了實際操作可以便於分辨方向外,也能依照自己的喜好跟穿搭做交替使用 操作: 雙環揹巾真的是最快速的揹巾了,連插扣都比不上!嫌麻煩的人很適合喔~哈哈!! 金屬環跟布料之間的摩擦力,也讓調整時,布拉起來的感覺比較流暢滑順 再來就是長布的優點了,C型背跟M型腿不太需要大量調整就能達到 其他: 體積小好收納,放媽媽包不佔空間 還有一個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單肩承重感 因為女兒大了,體重重,以往雙環揹巾不會是我的首選,因為只靠單肩,容易一下子就覺得痠痛,使用時也常覺得身體勒勒的 一直覺得自己好弱雞,很多人雙環都用到寶寶很大,我卻不行😭 使用JPMBB的親密雙環揹巾,布料繃緊的狀態下感覺比較“溫柔”,身體不會有被勒到的狀況,肩膀的承重感相較之下也稍微舒適一點(女兒快14公斤,絕對不會輕鬆) 加上操作快速的優點,對於愛趴趴造、只有想睡覺才需要揹的皮寶來說 以後真的會是媽媽包裡的常備用品了:) 最後~還是要來一張帥爸爸的背影照~ 揹孩子的爸爸真的很帥,加上帥氣的JPMBB親密雙環揹巾更帥!趕快來推坑自家隊友啊!!
就是要透氣又吸睛的揹巾-加拿大Chimparoo兩款揹巾-平織長布揹巾& Trek Air-O透氣嬰兒揹帶介紹
在還沒拿到揹巾之前,看到官網上使用Chimparoo 透氣嬰兒揹帶揹小孩的照片,很難不被吸引多看幾眼!除了鮮豔的揹巾花色,最主要還是揹巾網狀透氣設計。常常揹小孩的媽媽們都一定知道,夏天揹小孩肉貼肉是多麼的熱,常常就是大人小孩都汗流夾背,整身衣服都濕答答的。住在幾乎沒有冬天的南部,遇到好多媽媽選擇揹巾的考量之一就是”透氣”。今天來為大家介紹一下Chimparoo的兩款揹巾- Trek Air-O透氣嬰兒揹帶&平織長布揹巾。 首先跟大家介紹的是平織長布揹巾。關於無彈性長布揹巾,不熟悉的人第一眼看到要把那麼長的布變成揹巾都會覺得害怕,但其實長布揹巾是最不挑大人小孩身型,可以完全包覆且變化最多!對於勇於挑戰想嘗試不一樣的人,我覺得長布揹巾是個很好的選擇!而且在你綁好之後,那種成就感是無法形容的。 來看一下平織長布揹巾的照片 這個花色是海洋,全長4.5公尺。 官網上介紹的是:
◆適用於所有穿戴者〈不限身型〉 ◆適合新生兒到大寶寶 ◆沒有重量限制 ◆從基礎到複雜的多種穿戴方式 ◆布料為有機棉編織,通過無毒化學認證 ◆採用高性能耐用的布料 上圖是揹巾內外層花色的樣子,漸層的藍很漂亮。 下圖是我把手放到揹巾下面,完全不會看到我的手,算是很紮實的布料,但摸起來很舒服。細看揹巾,可以看的出來布料很細緻。當我們使用這種專門揹小孩的揹巾時,除了耐重、皮膚不會敏感之外,優點就是好整理好操作!如果用的不是專門揹小孩的長布,使用起來可能會太薄或是體積不夠,用一陣子之後布會揉在一起變細條,進而無法分攤小孩重量,使用起來就會不是那麼舒服。 實際試揹體驗 儘管我女兒已經是大寶寶了〈身高93cm,體重12kg〉,不管是前揹還是後揹都可以完全包覆,而且有把布整理好的話,利用我們背部的肌群分攤寶寶的重量,揹起來是會很輕鬆,完全不會輸插扣式揹巾。這個漸層海洋藍的顏色真的好美喔!要不是天氣炎熱我還真不想脫下來呢! 再來就介紹大家很期待的 Chimparoo Trek Air-O透氣嬰兒揹帶 先看到是透氣嬰兒揹帶的平面攤開照片,這個花色是茱麗葉紅,不得不說他們揹巾配色真的很漂亮!
官網上的介紹 是: ✽符合人體工學 ✽適合新生兒到大寶寶(大約3.2kg-20kg)
✽提供頭部支撐及新生兒墊
✽3種揹法(寶寶面內、側揹、後揹) ✽布料為有機棉編織,通過無毒化學認證等等…. 以下為揹巾細部介紹 看到的是 揹巾主體 ,接觸寶寶背部布料用的是大片網狀布料,摸起來很輕柔親膚,不用擔心會刮傷皮膚,看我的手放在裡面還可以透視就知道了。 加墊肩帶 ,肩帶稍微有厚度的設計,讓你使用起來會比較舒服。 這是揹巾提供 寶寶頭部支撐 部分, 可以看到它上下都有開口且有魔鬼氈,讓你方便收納帽兜以及新生兒墊〈俗稱尿布〉 接下來介紹一下 帽子及新生兒墊
圖左是帽子跟新生兒墊攤開平放的樣子,可以看到帽子跟新生兒墊的布的左右兩角有縫上固定扣的小帶子,圈起來的部分就是用來扣新生兒墊的地方!為什麼新生兒墊又俗稱〝尿布〞?中間照片就是新生兒墊使用起來的樣子,薄薄的一片扣起來剛好是寶寶穿尿布的位置,所以就直接稱尿布囉!圖右就是扣好的樣子。〈新生兒墊適用於月齡小,身高還不夠,可以幫助增加寶寶的身高〉 Trek Air-O透氣嬰兒揹帶的揹帶扣的方式可以H型或是X型,像我身高158公分,體重50公斤,使用X型交叉揹法會更符合我的身型。 順便介紹一個小細節,這是我覺得Chimparoo很細心的地方!在每個調整帶的尾端都縫上一個小的鬆緊帶,讓你可以把多出來的調整帶捲一捲束起來。 再來就是 揹巾實際使用體驗 ,揹巾有三種揹法〈前揹、側揹、後揹〉我的小孩現在93cm,12kg。使用前揹當天,我是帶小孩去公園,揹小孩走上坡時候我媽在旁邊看了還一直問說你可以嗎?當然可以阿,要不是女兒身高太高檔住我視線,再多走一下是沒問題的。如果想快速哄小孩就側揹,需要煮飯或是做家事就換後揹,三種揹法都很OK。 揹巾真的是育兒生活的好朋友,選擇一條適合自己的揹巾真的是大大的加分啊~不管你喜歡哪種款式,還是實際試揹最重要!希望大家都能挑到適合自己的揹巾。最後奉上兩款揹巾收納好的照片,謝謝大家認真看到最後,Happy babywearing!
夏日救星! 加拿大Chimparoo Trek Air-O 透氣嬰兒揹帶 開箱文
去年六月,有幸先在Oovi親子同樂館舉辦的揹巾試揹活動中感受到了這條高透氣揹巾帶來的驚喜---透氣之外還有著柔軟的觸感,可以有多種揹法而且輕量好收納。那時候正值炎熱的氣溫,我好想帶它回家啊! 今年三月終於等到了這條令人念念不忘的Chimparoo 透氣揹巾!來看看開箱照和實際揹起來的狀況吧:) 外盒很有巧思的將揹巾布料顏色設計在上方的提把處,簡潔明瞭一眼就能看到揹巾的顏色,側面也有實體拍攝的照片。外盒的底部還有代理商貼心附註的揹寶寶注意事項。 打開紙盒,可以看到原廠的顧客回函以及揹巾的製造日期和型號(上方兩張),下方兩張照片則是揹巾腰帶內側的注意事項以及製造日期的標註。 登登登登~~~Chimparoo 透氣揹巾本人出場了,我很喜歡「蝴蝶藍」的配色,重點來了,應該看到那塊網布了吧,根本已經不是透氣而是透視了!是不是很讓人驚艷!透氣網布不會粗糙喔~ Logo的部分也繡的很美,是袋鼠媽咪揹著袋鼠寶寶喔:) 揹巾布料很柔軟,平織布摸起來的觸感好舒服,不用擔心寶寶愛吃揹巾的問題,因為這條揹巾布料是有機棉的材質喔! 並且通過國際安全認證ATSM、EN等兩項規範,使用年齡為0~36個月,承重3~20公斤。 揹巾最重要的結構就是腰帶+肩帶而構成,Chimparoo 透氣揹巾的腰帶我實際量了一下大約近1公分厚度,腰帶內層材質雖柔軟卻有良好的支撐性,對我來說不會感覺硬梆梆的卡在肚子。 網布的部分測試了一個星期左右,揹起兩歲的兒子(11公斤,89cm,偏瘦體型)承重方面也是有很好的表現。 在來看看揹巾的一些主要細節(請看圖對照) Chimparoo 透氣揹帶型號 H型揹法的(胸前、背後)插扣 肩帶插扣(小的) 腰帶插扣(大的) 這個勾環原廠是做來要加裝其他配件讓小孩踩踏在上面的,不過成效好像不大XD台灣也沒有進這個踩踏配件,我們可以把它拿來掛鑰匙或是奶嘴之類的發揮自己的創意喔。 帽兜的部分暗藏玄機,待我下面繼續講。 把帽兜打開後會發現怎麼有兩塊布,上面短的是真帽兜可以蓋頭,下面長的是尿布,為什麼這麼形容? 其實是用來給比較小的寶寶支撐屁屁用的喔!(0-6個月) 請看一下,是不是就像包尿布一樣(想當成超人內褲外穿也可以啦~),這塊布支撐著寶寶的屁屁和大腿,讓寶寶的坐姿可以更符合C跟M。 正面的扣子 將屁屁布的扣子與正面的相互扣好就完成支撐的步驟。 屁屁布上的扣子有兩段可以依寶寶大小來調整。 寶寶長大後不需要屁屁布支撐時,可以將這塊布和透氣網布重疊,下方的扣子扣好就能成為揹巾主體的一部分囉,天冷的時候也能為寶貝保暖喔。 那麼就來實際揹看看囉,先看一下說明書的部分,有分法文跟英文兩種,Chimparoo 透氣揹帶的揹法屬於多變化,可以前揹、側揹、後揹,揹帶的變換方式也很自由喔!多樣化的揹法可以幫助寶寶的大腦和身體得到更多的正向刺激喔! 這邊先稍微簡單用前揹的揹法來介紹揹帶的使用方式,我喜歡也習慣用X型的交叉揹法,對個子嬌小的我比較適合,請看圖對照 揹寶寶前先將「後方」的帶子調整到適合的位置,這樣寶寶揹上去後會比較好操作,因為手往後拉的姿勢會卡卡的 寶寶揹好之後再來調整「前方」的帶子 如果跟寶寶不夠服貼可以將胸口前方的帶子調緊 蓋上帽兜的樣子 這是一個3.5公斤的擬真寶寶,屁屁的部分有幫她用支撐布固定,可以坐的更好 體型瘦小用交叉揹的方式可以更舒服省力 最後來看一下各種揹法的樣子 (茱麗葉紅也好好看喔!) 不論使用那種揹法,寶寶的屁屁都能被透氣網布完整包覆 帽兜的布料有些彈性,不過兩歲的大寶寶使用就有些繃繃的XD(這麼大的孩子建議就後揹了) 前揹-揹帶交叉揹法 側揹 後揹-揹帶交叉揹法 後揹-揹帶H型揹法 Chimparoo 透氣揹帶收納之後的樣子,我自己有一條3p3,每次出門收納就是放媽媽包,既然3p3都放的下了,Chimparoo 肯定更沒問題! 實際揹揹照,小麻豆2y2m,11kg,89cm,媽媽157cm,習慣使用交叉揹帶的揹法,幫助身體分散重量,爸爸184cm揹也很ok。 最後再幫大家整理一次Chimparoo 透氣揹帶的特色: 高透氣網布(夏天的救星啊) 揹法多樣化 輕盈好收納 有機棉材質 顏色選擇多 (選色障礙者請包色XD 感謝大家看到最後,白天我是個一打二的母老虎XD所以開箱文只能等到夜深人靜的時刻才能動工,媽媽的獨處時光多麼珍貴啊~~~ 白天要跟小孩鬥智,深夜要寫分享文,大腦應該是開到最大極限了,如果有哪部分漏掉那一定是我沒電了快要昏睡了!請多包涵!陸續也會再來分享其他品牌的揹巾,敬請期待! 希望這篇新揹巾的開箱分享文能為正在尋找方向的你帶來一些不同的想法,揹巾百百款,他人適合的不見得也適合自己,人也是百百款,高矮胖瘦,多試揹總會找到那最符合寶寶與自己身型的「對的揹巾」! 讓我們一起在育兒這條路上找到更輕鬆的方式帶孩子吧! Happy Babywearing :)
揹上去就好了為什麼要試揹?
我想標題是很多人的疑問,揹上去就好了,還需要教? 時代在進步,我們的觀念也要跟著update一下 我們常在育兒的時候遇到有很多觀念跟長輩不同,這都是因為時代的演化造成的代溝 你要說長輩錯嗎?以前他們接收到的訊息就是這樣,也不能全怪長輩 不過部分長輩願意學習新知,加上自己的育兒經驗,常是新手爸媽的強大幫手!! 那麼,如果有對寶寶跟大人都更好的方式,何樂而不為呢? 常遇到網友分享,某某揹巾很好揹,但你覺得不好揹? 某某揹巾可以給腰支撐,但你覺得腰很酸?某某揹巾的好用你都感受不到?XD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體型、生活型態、交通方式、家庭組成都不一樣 所以每個人適合的揹巾都不一樣喔~ 如果想要找到你的「真命揹巾」,先試揹吧!! https://www.facebook.com/sandrafishslife/
請推薦不會腰酸背痛的神揹巾⁉
是的,今天我就要來挑戰推薦媽媽們最高詢問度的「揹巾神器」! 懷孕生產這個期間,妳知道媽媽的身體遭受了什麼大變化嗎?除了五臟六腑被大移位以外,生產過程中,隨著胎兒逐漸成長,媽媽的身體重心會跟著向前位移,產生不良姿勢,還有為了讓胎兒能順利產出所釋放的荷爾蒙 (鬆弛素 Relaxin) ,或是剖腹產對四層肌肉的安全破壞,都會造成產後身體很大的負擔。這件事情如果沒學過,是不會懂的 #趕快轉給老公看
⚠ 自然產 自然產所釋放的鬆弛素 (目的在讓骨盆帶較容易撐開以利於生產) 會增加我們全身韌帶組織的延展性,產後鬆弛素會逐漸減少分泌,但媽媽的韌帶組織已經不再穩固,結合肌肉群無力、身體站立/行走姿勢錯誤等狀況,很有機會進而導致一些骨骼結構的代償現象,例如功能性長短腳、足底經膜炎等等。
❗ 這是造成腰酸腰痛的一大原因 ❗ 這是造成腰酸腰痛的一大原因❗
當然也有可能因為如此連帶影響上半身,造成肩頸痠痛、頭痛等狀況。
⚠ 剖腹產 剖腹產就更刺激了~剖腹產過程通常比較快速,施打無痛的過程也比較讓媽媽能接受,但妳知道嗎,一刀下去,腹部主要四層肌肉 (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內斜肌、腹橫肌) 咻一下都被切開了。這些肌肉可不只是妳的6塊肌而已,而是包含核心主要支撐軀幹的肌肉。當肌肉張力減少,失去神經肌肉連結,接連影響的身體狀況及復原速度可不一定比自然產還要好的。
產後不良姿勢與揹小孩痠痛的關係 也正因為孕期及生產造成母體的巨大變化,尤其平時沒有運動習慣的媽媽,產後的站姿體態常常在自己不自覺的情況下已經越來越糟糕。孕期累積的壓力與產後走位的骨骼及被破壞的肌肉,已可能將妳的頸椎、腰椎、骨盆、甚至膝蓋及神經受到壓迫。
媽媽可以側面照鏡,看看自己平常習慣的站姿是不是跟照片很相近呢?
與其稱為「懶人站姿」(如圖),我想應該也是可以稱作「產後站姿」,因為絕大部分的媽媽 (尤其因為還要長時間抱小孩) 就是這樣的站姿呀 (可能是肚子前凸或側傾37步,其實往往都是因為為了抱小孩而造成更惡化的習慣 #產後2個月內恢復期老公要多幫忙抱啊~)。其站姿主要特徵有:駝背/圓肩、腰前挺、翹屁股;這樣的站姿很容易造成肌肉緊繃、腰酸肩頸疼痛、膝蓋、足底經膜炎、甚至頭疼。
辛苦了媽媽們!
「揹巾穿戴」的用意,就是要來輔助妳放開雙手,同時減少因為負重而讓站姿惡化的工具。這兩年多以來,不含網路建議,在面對面教學的數百人經驗裡,我們可以總結主要有兩大類揹巾家長:
「會揹」的家長 「不會揹」的家長 = 「以為會揹」但其實不會揹
還有極少「不在意」的家長,只要能快速、"當下" 不費力就好。
能量不滅硬道理
在這個 (垃圾) 資訊爆炸的時代,真正對於真知識的深度追求其實一直都是一樣的有限;有多少人真的了解牛頓定律 F=ma 的應用、多少會計依賴電腦ERP已經忘光基本會計原則原理,所有事情似乎都只想求個「標準答案」,但育兒這件事,是沒有標準答案的!不管現在掛「育兒專家」頭銜的有多少位,每天網路都能寫好幾篇遇到什麼事該怎麼做的習題解答,但每個人,大人跟小孩都是獨立的個體,真的有標準答案能完全應對嗎?
生命的美好在於細節的不同 :D
揹巾育兒這件事情也是一樣,就算是挑選一件牛仔褲,你也不會因為網美照片看起來很漂亮,在你身上就一定一樣,至少也得要試穿、穿著走走、蹲下來試試、調緊度大小,更何況是挑選給大人小孩 "一起使用" 的揹巾呢?
⚠ 揹巾穿戴 信賴指標 5.C.M. ( http://babywearing.tw/5cm ) 雖然主要是針對6個月以內的嬰兒所設計,但其已考量了符合揹小孩人體工學的大原則~
「揹小孩要夠緊、夠貼近、夠高」 力矩的概念大家應該都聽過 (?):力矩=作用力×力臂
⚠ 揹小孩時,要盡量減少力矩,就能減少負重造成妳身體的負擔!
(想像在做深蹲吧,手上的壺鈴是靠在你胸口上不要晃動的 :) )
減少力矩要注意兩個細節: 抱寶寶的時候,當他離你越遠,你就會感到越重,足夠的緊度可以拉近距離同時減少力矩降低腰椎壓力 揹太低或太高 (通常太低),可能會造成肩胛骨周邊的肌群過度疲勞,容易誘發不良姿勢,腰椎受力增加 良好姿勢搭配正確發力方式 "揹15KG 3小時爬山競走都不會累“
”用XX揹巾揹10KG一整天逛街下來肩頸腰都不會酸痛“ 聽過這些神話敘述吧?到底是什麼神器那麼厲害?不要說這些都是廣告文,都是不可能,
但或許你可以思考一下這些點:
#不論用什麼揹巾小孩重量不會憑空消失滴!!
#用肌肉承重久了一定會痠需要休息
#久揹不痠痛要看看是否用到其他地方受力代償
#人體受力先是肌肉再來是筋其次骨頭關節
#痠痛不一定是當下發生也不一定是你以為會酸的地方
#有時說不酸其實都是後話_當下的辛苦已經忘了XD
#揹一下馬上酸的話也要回來看看你本身身體的毛病
不論你用什麼揹巾,小孩的重量絕對不會憑空消失,你的身體還是需要支撐這個重量‼
育兒專家網路文章提醒:“身上若揹超過體重20%的重量,你的肌肉和姿勢就會改變,也就是說約50公斤的媽媽,能承受的極限就是10公斤的寶寶。”
這個「標準答案」我是覺得給的有些武斷了,每個人的能力不同,我會建議調整:”當你的肌肉累了,就該先休息或變化個揹法讓不同肌肉群受力;如果在姿勢惡化下硬撐或沒有 "自我察覺",長時間下來會因為錯誤的姿勢導致受力不當“
⚠ 解救揹小孩痠痛不二法門: 學會正確調整穿戴。 自察大人本體狀況。 最後再來檢討揹巾 傳統的揹巾就是一塊軟布,取代大人雙手利小孩綁在身上,利用大人身體核心及上背肌肉群的力量,將負重分攤貼附在肌肉肩群、背群、軀幹腰間,最小化力矩及其對大人身體的影響。
現代揹巾改良的更有結構性,目的是讓穿戴簡單化、造型化,但承載重量的方式原則原理相同;若你僅依賴將揹帶靠在骨盆上,揹的鬆鬆的,或許你覺得不會累,那是因為你都在代償,受力在關節或其他平常不需要負擔重量的肌肉。長期的代償所累積下來的傷害代價可是更高的!
#用肌肉載重還可以運動瘦身很好啊
#肌肉量不足骨骼容易移位常痠痛
*何謂代償/借力:「當身體沒辦法按照原本的動作達成某個目的時,延伸出的替代動作。」 揹巾神器推薦 好啦,最後還是要實現我的承諾推薦給大家一款「揹巾神器」...
妳猜對了,那就是... 「揹巾穿戴真知識」 :D :D
而這個神器的容器及傳輸媒介,就是我們台灣揹巾穿戴 (babywearing.tw) 的講師/顧問群✌️!
我們是一群熱愛揹巾育兒的家長,受過固定時數的國際揹巾顧問或輔導員培訓、實戰實習經驗、及年度持續進修工作坊的能力提升,目的在推廣揹巾育兒這個文化!
⚠ 2018 是我們成立的第 3 年,也是我設定的第 3 階段里程碑:「啟動知識傳遞及普及的加速器」
我們即將推出「揹巾Fitting個人檢測系統」、增加多個「揹巾圖書館」據點、引進多個各國知名特色品牌,透過揹巾講師的Fitting教學服務讓妳能挑選到最適合妳的揹巾神器,並且向講師直接選購。
我們將把「揹巾輔導員教學」從原先的團聚活動型態,正式轉換成揹巾個人化調適教學的「選、學、購 」生態。
完整的揹巾Fitting,需要結合系統化的「親子人體工學與搭配調適」、「個人化的揹巾操作技巧」、與「揹抱寶寶帶孩子的認知傳承」,是一門人體科學與育兒藝術的學問。而每位揹巾講師都擁有他自己的揹巾圖書館,館內的揹巾都是講師們使用過、認同且推薦的揹巾。
我們要讓家長從原先只認識國內流行的3種揹帶,與國際接軌到至少 6 種各具特色符合不同需求的揹巾款式!並且讓學習及選購增加新的管道,促進市場正向循環,更加重視親子揹巾育兒的正確人體工學觀念!
Happy Babywearing! :) 資料參考 Oovi 物理治療師-懷孕及產後婦女訓練專家 (國際認證) Tim 介紹: https://goo.gl/rSDc8T
IHDI 髖關節發育不良協會 - 2017年末修訂
今年上半年以前,國際上針對髖關節健康具有影響力的國際協會 IHDI (國際髖關節發育不良協會) 針對嬰兒在揹巾裡面直立揹的髖部姿勢,雖然文字有提到下蹲 (Spread Squat position) 姿勢 (通常簡稱的M字腿、或騎姿 Jockey Position),才是理想的姿勢,但網站所使用的骨骼示意圖,一直以來並無法代表下蹲的姿勢,所謂下蹲的M字腿,膝蓋必須高於屁股,或至少水平。 不過近期很開心地發現 (為什麼開心呢?因為這張骨骼圖已是許多嬰兒揹巾廠商所訴求的人體工學姿勢,但因圖示不確實會造成混淆及誤解),若你去IHDI網站查看,IHDI 已經修改了示意圖,並且非常明確的把膝蓋位置表達出來。這個圖形的調整我們在社團內,以及 babywearing.tw 在2016年就已經自行做了示意圖的調整。今年,IHDI甚至增加使用了新圖示,以長布揹巾揹新生兒的示意,並且很明確地在屁股上畫出了大大的M。
IHDI 資料來源: https://goo.gl/ikBom7 對於文字說明,IHDI增加了在揹巾內,建議嬰兒腿部姿勢明確的理想角度。當然,這個角度有可能因人而異,尤其以雙腿打開寬度而言,通常建議符合大人身形,在沒有強迫打開雙腿的姿勢下即可。
我特別取出IHDI這段文字盡可能完整不漏的解釋:
當嬰兒在揹巾中,一邊的髖部距離中線打開40~50度,且抬高90~110度時,嬰兒的大腿股骨頭 (髖關節的’球’) 將是平均壓在髖骨臼的中央的。嬰兒的肌肉運動並且貼近母體的時候,將會更進一步將股骨頭推進骨臼。這樣的肌肉活動對於健康關節發展是有益處的。
有些人看到 90度也可以接受,就會認為 ㄇ 字型就足夠,但這個觀念是錯的。嬰兒發展階段,尤其在骨頭形成的階段,前2年最重要,所有發展都是有「階段性」的!110~90 度是從新生兒 (剛出生兩週內)一直到嬰兒6個月的角度變化。但我們無法明確測量,也無法無時不刻確認角度,因此揹巾教學通常建議至少膝蓋高於屁股,那就是高於90度就可以了。
揹巾穿戴的教學除了考量髖關節健康,還會因為膝蓋角度所呈現整體嬰兒姿勢的影響,綜合考量人體工學、重心評估、舒適度和穩定度,因而建議維持 M字腿 才是揹巾穿戴的指標原則!
這隻影片是分享 International Pediatric Orthopadic Symposium, December 11 2015 (2015 12/11 國際小兒骨科論壇) 的內容。對於本篇所說的M字腿好處結論有興趣者,建議可以聽聽前 14:30 分鐘的演講。直立揹對髖關節骨臼的發育刺激、及在正確姿勢下有意義的腿部動作能促進健康發展、反之不當姿勢/外力可能造成髖關節發育不良。 妳常常在逛揹巾揹帶銷售說明的時候有看到IHDI 的LOGO被使用吧?許多文宣會說:
IHDI 「認證」揹巾…
簡單來說,那不存在!
IHDI 是個協會,由醫師為主組成的國際協會。為了推廣能促進髖關節健康的預防,他們開始提倡使用符合人體工學的揹巾及包巾等育兒輔具,尤其針對 6 個月以內的嬰兒。當揹巾或包巾廠商把他們的產品寄給 IHDI 並提供正確使用的指示,在IHDI判斷後,會認同該產品在 “正確的操作使用下”,是可以達到嬰兒髖關節健康的姿勢。當然,這個意思是,如果使用錯誤,不見的能促進髖關節健康 (因為姿勢沒調好);而沒有列表在網頁上或許只是因為該品牌沒有將他們的商品提供給 IHDI 罷了。
認可 ! 不等同 =/ 認證,兩者意義天壤地別。
IHDI 協會是醫學相關專業,雖然並非 “揹巾” 專業,但能有責任的透過持續性資訊的更新並且維護資料的正確性,實在令人欣賞。但還是要提醒家長,挑選揹巾還是得合身,所以了解需求,透過專業試揹,以5.C.M.標準來檢視對你來說合適的揹巾款式及操作方式,非常重要!適合我的揹巾不見得適合你,最好的方法就是尋求各地揹巾顧問 & 揹巾輔導員的協助,透過專業的知識與實務操作的豐富經驗,能真正協助你找到能輔助你育兒的好揹巾。 Happy Babywearing :)
嬰兒在揹巾裡頸部支撐的正確觀念
🙄 路人甲:「軟揹巾不能支撐寶寶脖子,這樣很危險~要用那種有護頭護頸專門設計的背帶啦!?」😩 🤷路人乙:「這種布揹巾就是要橫躺,不然嬰兒脖子很脆弱!?」🤔 ❓ 揹巾直立揹時,如何才能支撐嬰兒頸部及頭部 (脖子還沒硬、通常3~4個月以內) ❓ ✅ 支撐頸部的目的是讓頭不會突然大力或過度的往後仰,避免造成危險。揹巾必須適當支撐著肩膀,進而限制頭部後仰的空間,同時適度支撐後頸,並保留活動空間讓頭部還能活動讓寶寶能自主換邊。 ✅ 圖示:單肩揹法使用長布或雙環揹巾時,家長能將上緣布料整理在寶寶肩頸上,達到支撐的目的,多餘布料也能捲起來 (可搭配小毛巾)當作頸部額外護墊。布料支撐至耳朵中線附近支撐度其實就足夠了。◎綠色箭頭代表支撐及揹巾調整緊度的方向。 ✅ 圖示:橫躺餵奶時,家長能將揹巾支撐至脖子下緣,因為橫躺地心引力的關係,還需要再以手臂習慣的方式支撐頭部,或是把布料拉到頭上提供支撐。但這個姿勢是餵奶用的,餵完後還是該恢復到直立揹。◎藍色箭頭代表頭部支撐的方向 ✅ 圖示:雙肩直立揹時,長布揹巾通常會2~3層交叉覆蓋,從肩膀到屁股提供完整支撐,額外的布料也可以依照需求拉起提供額外頭頸支撐。軟質揹帶也要找合適能夠將肩膀提供足夠支撐的設計,單獨只靠頭後面的護墊 (或是因體型搭配只能支撐到頭的時候) 就必須特別注意寶寶睡著後是否會越來越彎曲甚至因為肩膀頸部沒有確實支撐而陷在揹巾裡面,可能造成呼吸的危險。 揹嬰兒若能夠盡量貼著小孩適當緊度包覆完整,像吊床一樣非常理想,因為 整~個~身~體 都有支撐,比雙手還多支撐。 四四方方、偏硬的背帶反而可能無法促進嬰兒符合人體工學的姿勢,揹帶如果無法服貼而是有許多中空處,相較下來,寶寶身上的支撐壓力也會更集中,無法均勻分散。 🤗 抓住重點,安心揹小孩~ Happy Babywearing!
給女人最強力的支撐!5.C.M.字訣用對揹巾,幫媽咪減壓分攤辛勞
女人生產後第一時間不僅要適應身份轉換的不同,緊接而來的餵奶、換尿布、哄睡、安撫哭鬧等一連串挑戰,實在讓人耗費心力。若另一半因忙於工作,又無法立即給予支援,媽咪們更只能硬著頭皮「孤軍奮戰」,長期下來,不但身心靈吃不消,更容易使媽媽手、五十肩上身。因此,如何慎選揹巾為媽咪分憂解勞、減輕壓力,非常重要! 寶寶為什麼愛哭鬧討抱?生物學研究告訴你! 相信多數媽咪都曾有這樣的經驗,明明小寶貝吃飽、喝足,尿布沒濕、身體也無不適,可是偏偏就是哭個不停,非得媽咪放下手邊的動作,抱一抱才停歇?面對寶寶抱了就不哭,但一放下來又馬上大哭的討抱行為,不但讓不少婦女頭疼不已、大嘆沒有休息時間,更是導致媽咪們罹患媽媽手的罪魁禍首。 為什麼孩子只要有人抱就會停止哭泣呢?事實上,根據刊登於2013年《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的日本研究分析發現,幼兒之所以有這樣的行為,與哺乳類動物為了於野外生存時避開危險而保留下來的天性有關。且研究進一步也發現,當媽媽將嬰兒抱起來走動時,寶寶的心律及活動度、發出聲響的機率都有明顯的下降。 至於,為何有這樣的效果,研究也進一步解釋,這是因為寶寶在被抱起、身體由躺姿變為立姿的過程中所接收到的動作改變訊息,有利於促使副交感神經活動,進一步讓身體產生心跳變慢、動作降低和保持安靜的生理變化所致。所以,適度的給予孩子擁抱,確實有助於安撫、穩定孩子情緒。 用揹巾減輕負擔~謹記「揹巾穿戴 5CM 信賴指標」揹嬰兒不NG 抱著孩子不僅不方便從事家務、好好放鬆,準媽咪孕程末期時,在體內荷爾蒙劇烈的改變下,關節及滑囊等軟組織就已呈現輕微的發炎反應。因此,產後媽咪只要稍有施力不當、反覆用力過度,例如,久抱嬰兒、提重物等情況時,便容易使媽媽手、五十肩等問題找上門。 因此,選擇合適的揹巾並且學習正確的揹小孩方式,來幫助媽咪與寶貝保持「親密接觸」,對於忙碌的家庭主婦十分重要。而一條好的揹巾除了要設計好看,兼具耐重量高、背起來不悶熱、有效減輕肩膀受重力,以及能一個人輕鬆穿脫等要素外;小朋友使用時的安全性與舒適度更是關鍵! 為了確保嬰兒在揹巾中的安全,與照顧者及嬰兒雙方的舒適度,「台灣揹巾穿戴」綜合了揹巾穿戴顧問的專業,提出「揹巾穿戴 5.C.M. 信賴指標」,建議家長在挑選與操作揹巾時,都能把握揹巾穿戴的重要原則。 台灣揹巾穿戴(babywearing.tw)是由國內首位英國認證揹巾顧問所創辦的團體,其成立目的在於將「揹巾穿戴」此揹巾育兒觀念及國際最新知識於國內推廣。 5.C.M. 中的「5」是揹巾育兒最需要重視關乎安全的揹巾安全「5」字訣。建議在使用揹巾時,不妨謹記由「英國揹巾聯盟協會」所制定,並獲國際公認的揹巾穿戴安全守則「緊、看、頭、胸、背(T.I.C.K.S.)」5字訣: 【寶寶揹巾挑選5字訣】 緊—完全的貼緊:寶寶跟使用者身體完全貼緊。 看—隨時注意看:照顧者能隨時注意照看寶寶。 頭—低頭親到頭:使用者低頭就能親到孩子頭。 胸—下巴遠離胸:寶寶下巴不會碰到自己胸口。 背—完全支撐背:寶寶背部有足夠支撐且夠緊。 保護Baby骨骼發展!使用揹巾謹記「膝蓋高於臀」 5.C.M. 中的「C.M.」則是針對嬰兒人體工學的姿勢所設定的原則。除了選對一條合適的揹巾,由於新生兒在剛出生時,骨骼發育尚未完全;需要一段1年左右的時間,慢慢由負重力較差的「C字型」脊椎轉變為「S字型」,然後再逐步定型。若此階段寶寶受到不當的外力傷害,或長期的姿勢偏差,恐將影響寶寶骨骼的發育。因此,爸媽們在使用揹巾的同時,一定要謹記小寶貝的膝蓋一定要高於臀,呈現M字腿及C型背,才不會干擾孩子骨骼的正常發育。 【 華人健康網/特別報導 】
祖先就發明揹巾了!揹嬰兒在身上好處全家人都受益
人類是靈長類動物。靈長類動物不會把幼崽留在洞裡和巢穴中,而是會把寶寶帶在身上到處走。台灣多獼猴,想來很多爸媽都見過猴群到處走時、小猴子是如何緊緊巴在母猴子身上的。脫離叢林或洞穴的環境,我們本質上仍然是那個在嬰幼兒期,要巴著父母的靈長類生物,而我們又發明了工具,於是,在200萬年前,人類的祖先就發明了揹巾。 根據英國人類學家Timothy Taylor的理論,200多萬年前人類才開始使用工具,而最早被發明的工具裡面,就有很可能是用獸皮做的揹巾。 有了揹巾,媽媽們可以長期帶著寶寶,而嬰兒在母體外也能夠靠著母親的肌膚繼續發育,特別是大腦的發育 ,給人類的智力發展創造了很好的條件。 而母嬰之間這樣的、在靈長類動物中共通的哺育模式,持續了數百萬年,一直到近代的工業革命時期才出現了變化。19世紀,產業革命帶動了社會的深刻變革,婦女從家庭中走出來,與之相伴的,便是要求嬰兒獨立自主的呼聲。 這呼聲越來越高,再加上人類社會製作工具的能力在近兩百年來有了一個數量級的飛躍,新式搖籃、嬰兒車、汽車座椅等等層出不窮,揹巾就這麼落伍了。但是如果我們縱觀人類史,橫看生物圈,我們就會發現,揹巾穿戴,其實不是什麼新事物,只是回歸傳統而已。 揹巾穿戴的好處 我們當然不是說,傳統的就是好的。不過,揹巾穿戴確實有很大的實際好處,而且不少是為科學研究所證實了的。因為 揹巾本質上是近似於爸媽抱著小孩,只不過人都是會累的,僅僅靠爸媽的雙手是無法長時間抱小孩 ,也沒辦法在抱著寶寶的同時做其它事情,而揹巾把爸媽的雙手解放出來,就允許爸媽和孩子有比較長時間的親密接觸。 對嬰幼兒的好處 一、幫助寶寶適應母體外環境、促進發育。 胎兒脫離母體的時候,體外世界與子宮内的環境差別太大了,如果嬰兒能夠持續的在母親的身邊以類似胚胎時的姿勢被呵護著(母親抱著嬰兒或者使用揹巾把嬰兒穿戴在身上),那麽他就會受到比較小的干擾而最大限度的持續發育。事實上,新生兒的發育過程還遠遠沒有完成,還有好長一段路要走。 母嬰關係實際上為嬰兒的自主系統提供了生理調節的基礎。一份1992年的研究顯示,如果一個嬰兒離開母親,他會經歷「心率減緩、體溫下降、睡眠不安、及腦電波變化」,這反映了他小小身軀裡的系統調節功能出現紊亂。嬰兒被迫離開母親後,免疫系統也會變弱,因為他的身體會自動減少合成白血球的數量。當嬰兒與母親重聚後,他的身體又變強壯了。 二、促進依附關係形成。 正確使用揹巾,就如同媽媽抱著寶寶一樣,可以促進親子之間的紐帶和依附關係的形成,而這一點,是有科學研究證實的。 1990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小兒科學的研究者專門針對揹巾中的嬰兒與汽車座椅裡的嬰兒做了比較研究,結果發現,到嬰兒13個月的時候,常常被父母用揹巾揹著的小孩子們,都可以與父母形成安全依附的紐帶,而常做汽車座椅的嬰兒,形成這種紐帶關係的就少得多。 三、減少哭鬧。 有研究發現,與父母形成了安全的依附紐帶的嬰兒,他會有比較長的時間處於清醒且滿足的狀態。當嬰兒處於這種清醒且滿足的狀態時,一般是不會哭鬧的。另外,揹巾中的寶寶往往處於豎直姿勢,這種姿勢對於胃食返流及不明原因哭鬧(colic)的症狀都有緩和的效果。 四、促進呼吸系統發育。 根據Maria Blois博士的研究,早產兒如果常常的被直立的抱在媽媽懷裡,呼吸系統會得到更好的發育,比躺在溫箱中的情況要好。在Blois博士的研究中還發現,那些常被媽媽直立來抱著的早產兒,他們在睡眠中的窒息、心動過緩等現象也比較少。 五、促進親子關係。 在美國、哥斯達黎加、俄羅斯、泰國、菲律賓等地做的大規模研究都發現,嬰兒與父母之間形成早期的依附關係,可以很明顯的降低嬰兒發育出現問題的機率、或是遭受忽視甚至捨棄的機率。 六、促進情感發育。 多種研究數據都指向親子依附會促進嬰幼兒的學習,讓他們更有安全感、在社交生活中更有餘裕。而且與一般人的直覺不同的是,經常依附在父母身上的嬰幼兒,並不會更粘人,相反他們會更獨立,因為他們情感上更自信。 七、視野廣闊,持續學習。 直立在媽媽身上,嬰兒可以安全而無阻礙的看到這個世界,學習周遭的一切。Sharon Heller博士在她的書「關鍵接觸」中說:「 嬰兒處於豎直的姿勢越久,他就有越多的時間保持警覺和平靜 ,即使總是在睡覺的新生兒,也會在被抱起來的時候停止哭泣,趴在父母的肩頭四面看看。 有趣的是,嬰兒有多警覺和他在什麼地方有關係,一個豎直著待在嬰兒車座椅裡的寶寶,不如直立抱在媽媽懷裡的寶寶警覺。直立起來是對嬰兒最好的姿勢,這道理其實很容易懂。想想看,一個嬰兒每天平躺著在床上/推車上的時間有多少。這種狀態會不會影響他們的警覺度?當然很有可能。 研究者發現,還不會坐的嬰兒,如果常常處於直立的姿勢,就能夠學到更多的東西。 」 八、刺激感官。 嬰兒處於豎直姿勢時,會直接感受到重力在他身上的作用,他就必須學習如何抗衡重力,這刺激他的各種感官系統的旺盛發育。事實上, 重力是一個人發育過程中的重要因子,而這個因子在豎直的姿勢下會發揮最大的作用 。 此外,當父母揹著嬰兒時,時不時產生的晃動、搖盪能夠刺激嬰兒的前庭系統,幫助嬰兒發展出在三維空間的安全感。而爸媽每一個轉彎、停頓、側身等等動作,都會給嬰兒的姿勢造成微小的擾動,寶寶則在這些微小的擾動中,積極的學習著如何適應。 九、長期正面影響。 長期追踪的大規模研究數據並不多,而且一個人成長過程中的影響因子太多,當研究要分析一個青少年的行為養成,是很難將他是否與父母形成安全的依附關係單獨剝離出來看的。不過,最近有一份長期追踪(12年以上)的研究成果發表,根據這份研究,青春期的少年的負面行為特徵,往往會被嬰幼兒時期的安全依附關係所抑制,而若沒有這種安全依附關係,長大後的負面行為會更具傷害力。 對母親(或其他穿戴者)的好處 一、解放雙手。 親子依附關係有諸多好處,但真要爸媽長時間抱著寶寶,在現實生活中是有很多實際困難的。揹巾則在解放了爸媽雙手的同時,還能讓親子之間早日形成依附關係。 二、方便母乳、促進母乳意願。 嬰兒揹在揹巾裏,距離母親的身體非常近,比起從床上或者推車上抱起寶寶喂食,要方便得多。而且,還有研究數據發現,經常使用揹巾的媽媽們,會更願意母乳。 三、降低產後憂鬱症的機率。 媽媽們產後都難免會受到荷爾蒙的影響,但如果到了憂鬱症的地步,則可能會是媽媽及整個家庭的一個嚴峻的考驗。有研究數據發現,經常使用揹巾的媽媽,患上產後憂鬱症的機率比較低。快樂的媽媽,才能養出快樂的寶寶。 四、產後恢復。 正確的使用揹巾能促使良好的站姿,寶寶這個甜蜜的負重同時能夠幫助產後媽媽利用上背部的大肌肉群達到運動的效果,提升新陳代謝,讓疲勞許久的母體能開始活動、恢復健康。 五、情感安撫。 揹巾可以促進親子紐帶及親子依附關係的形成。這種關係不僅僅對寶寶有很多好處,它同時也作用於照顧寶寶的爸媽。(或其他照護者)很多父母都是在與寶寶建立親密關係的同時,對自己内心的認知有了更多的體驗。而且,與寶寶之間的牢固紐帶,會讓父母的情感更豐富,内心更自信,甚至更有安全感。 六、方便行動。 揹寶寶在身上,行動不必受限於在搭乘公車、捷運、電梯等密閉空間或位於人潮多的場所時使用推車的不便利性。 七、收納空間。 嬰兒推車可以佔據家裡或店裡很大的空間,單揹巾可以輕鬆收納且隨身攜帶。 對家庭的好處 一、促進父嬰紐帶的建立。 媽媽經歷十月懷胎和生產,又往往因為母乳的關係,能夠相對容易的與寶寶建立其親厚的紐帶關係。但是爸爸往往被排除在外,很難在嬰兒期就與寶寶建立起依附關係。揹巾的使用則不分爸媽的角色,爸爸也一樣可以長時間的將寶寶穿戴在身上,這樣不但可以減輕產後媽媽的負擔,還能促進爸爸和寶寶之間紐帶的形成。 二、平衡整個家庭。 弟弟妹妹出生後,哥哥姐姐往往會感覺受到忽視。如果爸媽使用揹巾把小寶寶穿戴在身上,就有餘裕照顧到大的孩子、乃至家庭中的其它瑣事,有助於家庭的穩定和諧。 三、經濟實惠。 寶寶成長的不同階段,因應他的需求,往往需要不同的嬰兒推車、汽車座椅等等,這些消耗品對於一個小家庭來説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如果在不同階段都優先選用揹巾,長遠算下來,經濟上還是更划算的。 延伸閱讀: 嬰幼兒背巾選購指南及使用注意事項 文章來源:媽媽經 https://mamaclub.com/learn/祖先就發明揹巾了!揹嬰兒在身上好處全家人都受/
Safety for baby is to help them in proper development, survival is not enough.
“Safety for baby is to help them in proper development, survival is not enough.” — Ulrike Höwer
關乎嬰兒的安全,我們應該要主動促進他們的健康發展; 只是生存著並不足夠。 揹巾穿戴是一個可以幫助嬰兒以符合人體工學及嬰兒里程碑發展的姿勢,促進活動,進而刺激發展的行為; 揹巾穿戴不僅是幫助大人的育兒生活、騰出雙手而已,它更是促進嬰兒維持主動發展的行為、及形成家庭正向循環的一個重要態度。 被動的 “等待” 嬰兒成長,並不符合嬰兒發展需求; 曾聽說某托嬰中心,成天嬰兒躺著睡飽就是一排坐在兒童椅裡等待著一口一口被餵食,雖然生理需求被照顧到了,但發展需求呢? 就算你可能不支持進化論,但應該不會否認人類是個依附性的動物,就像猴子猩猩一般,嬰兒需要也喜歡抓著、靠著大人的身體一起行動。人類從受孕開始,每個月、甚至每天都在積極的活動發展中,一刻也沒有停止;出生後,更是每個月都有必須學習的發展里程碑,別小看這些里程碑,它們可是影響孩子長大後的各種行為能力呢。一旦我們習慣把嬰兒當鳥巢類動物養,你覺得孩子的發展進度會受到什麼影響呢? 今年的進階揹巾研習結束了,感謝 Babywearing 領域知名的講師 Ulrike Höwer 在新加坡親自指導分享,真的受益良多。這次的4天研習,除了練習各種揹巾揹法技巧、針對慢飛天使寶寶的揹巾需求相關要點外,Ulrike 更結合了醫療與兒童發展領域相關專家整合的知識與觀念分享;揹巾穿戴的學習領域已經涵蓋了兒童發展的範疇。希望明年有機會邀請 Ulrike 來台灣,首度讓華語系國家家長與相關領域專家也能夠在 Ulrike 的講課中獲得啟發。 Happy Babywearing! :)
揹小孩的好處,科學研究告訴你
隨著揹巾穿戴在全世界範圍内被越來越廣泛的接受,很多爸媽可能會有一個疑問:大家談論的關於揹巾穿戴的好處,到底是不是真的 ? 揹巾穿戴是不是像世界上很多事物一樣,只是一時的潮流,還是有確實的好處呢 ? 我們采用揹巾穿戴這種照護寶寶的生活方式,是否真的是一種對親子都有益的方式 ? 這些問題其實都很重要,下面我們就來總結一下科學研究證實過的方面,提供給爸媽作爲選擇的參考。 哭得少一點 最經典的實驗是 1986 年完成的,這個研究結果也構成了揹巾穿戴的理論基礎 [1]。1986 年,加拿大的一個小兒科研究團隊針對 99 對母嬰做了一個實驗,這 99 對母嬰被隨機分成了兩組,第一組的每位母親都得到了一個嬰兒揹巾,並且被要求每天都要用揹巾額外穿戴寶寶 3 個小時,而第二組的母親沒有得到任何東西,她們只是按照自己往常的方式繼續照護寶寶。6 個星期以後,研究團隊對這兩組母嬰重新做了測試,發現第一組的嬰兒們比第二組的哭鬧程度要少 44%。 對這樣一種結果,一般研究人員的解釋都是趨向同一個方向的,即嬰兒與母親更多的緊密接觸,賦予了嬰兒更多的安全感,也讓母親對他的需求更敏感、反應更迅速,這就自然的減少了嬰兒的哭鬧。 圖片來源 2013 年的一份研究從神經發育學的角度解釋了這個問題的生物學基礎 [4] 。當嬰兒被媽媽抱起來走動的時候,大腦會產生一個連鎖反應,讓他停止哭泣、減少肢體躁動、降低心率,而這一連串的反應牽扯到了心血管、中央神經系統、運動神經組織。類似的反應在小鼠身上也存在,這說明很可能這是哺乳動物身上存在的一個普遍機理。這樣看來,父母穿戴寶寶,只是利用工具來完成我們的生物本能而已。 學得多一些 我們無法準確判斷一個數月大的嬰兒到底學習了多少事物,但有科學研究證實,被穿戴的嬰兒通常擁有更好的視覺與聽覺的清醒度 [3]。而我們可以合理的推論,當一個嬰兒的感官系統處於警醒狀態時,他是能夠更好的吸收周圍世界的信息,也就是更好的學習。事實上,如果一個嬰兒哭鬧的時間變少,那他可以用來學習的時間自然就變多了。 圖片來源 促進親子紐帶的形成 1990 年,美國的一個研究團隊,通過發放嬰兒揹巾的方式促進媽媽與嬰兒之間的肢體接觸,並且比較實驗組 (有揹巾) 和對照組 (無揹巾) 的結果,發現利用揹巾的媽媽們和寶寶之間建立起更爲安全緊密的依附關係 [2]。這個研究是親子紐帶的當代研究先驅之一,此後有許多類似的研究結果證實了親子接觸對親子關係的促進作用,這也是爲什麽當代育兒理念越來越强調肢體接觸的原因之一。 圖片來源 幫助身心發育 有很多研究都證實,父母與嬰兒的肢體接觸是會促進嬰兒的身體發育及大腦發育的 [4]。來自父母的肢體上撫慰 (擁抱、撫摸、抱起來行走等等)越多,越會在嬰兒身上產生生物物理的反應,幫助嬰兒進行生理發育和行為發育,也會幫助嬰兒的大腦學習如何處理壓力及社交情感。從神經生物學的角度來看,任何一個哺乳動物,在出生的時候大腦都是還沒有發育完全的,而大腦的持續發育,是需要後天環境的協助,這份協助當中至關重要的一點就是來自一個狀態清醒的母親的肢體撫慰。當然啦,不同種的動物所需要母親提供的肢體接觸程度和時間都是不一樣的。而恰好,揹巾穿戴提供了父母一個接觸嬰兒的方式,也因此穿戴嬰兒的父母也同樣在幫助嬰兒的身心發育。 增加獨立性及情感安全度 很多父母害怕過度的照護會寵壞孩子,但是按照依附理論及其思維下的研究結果來看,嬰兒期父母與寶寶的親密接觸是構築深厚親子紐帶的方式之一,而親子紐帶越深厚,寶寶的心理安全感越大,這反而會讓他在成長的過程中更加容易脫離母體,更早獨立 [8]。類似的,揹巾穿戴在孩子發育早期也提供了親子依附的條件,那麽,擔心孩子日後會變得很黏人的顧慮就沒有科學基礎了。 袋鼠照護:有效幫助早產兒和病兒的身體發育 有的時候,在普通人群中進行某種研究,很難看到結果,因爲干擾因素太多,導致重要的東西都被噪音淹沒了。但是,如果研究人群選在特定人群中,可以排除干擾因素,反而能看到什麽東西是重要的。這樣的研究結果雖然不能簡單粗暴的推廣到普通人群去,卻能夠為普通人群帶來借鑒與參考。在揹巾穿戴的研究方面也有類似的情形。 對於早產兒和發育遲緩的病兒,醫生往往會要求袋鼠療法,也就是讓媽媽每天都把嬰兒肌膚相貼的帶在身上幾個小時,就好像袋鼠那樣。大量的研究結果證實,袋鼠療法可以有效的幫助早產兒和病兒的身體發育,特別是在呼吸系統的成熟、大腦的增長、身體疼痛的減輕等方面有顯著效果 [6, 7]。這種袋鼠療法相當於最嚴格的揹巾穿戴,它所展現的療愈效果,也鼓舞了家有健康寶寶的父母採用揹巾穿戴的生活方式。 圖片來源 學習協調自己的肌肉與平衡感 越來越多的研究開始注重姿勢對嬰兒發育的影響 [9]。過去幾十年很流行的嬰兒推車、嬰兒座椅等等,是讓嬰兒長時間的躺在一個硬的平面上,受到的刺激少、肢體移動受限、還有扁頭綜合症、甚至大腦發育遲緩的隱患。所以小兒科醫生多推薦父母給嬰兒換換姿勢,比如每天至少三十分鐘的俯臥時間,讓寶寶練習抬頭。揹巾穿戴也是一種不同的姿勢,垂直的姿勢讓寶寶可以有更廣的視野,而隨著父母的移動,他還可以學習協調自己的肌肉與平衡感。 上面列出來的,都是近年來的科學研究成果,在此基礎上,結合父母在穿戴嬰兒過程中所感受到的生活點滴及與寶寶的互動,相信爸媽們可以做出最讓自己放心的選擇。
參考文獻: Hunziker UA, Garr RG. Increased carrying reduces infant crying: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Pediatrics (1986), 77:641-648 Anisfeld, Elizabeth, et al. Does infant carrying promote attachment?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increased physical cont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attachment. Child development (1990), 61.5: 1617-1627. Sears, William, and Martha Sears. The attachment parenting book: A commonsense guide to understanding and nurturing your baby. Little, Brown, 2001. C.S. Carter, A. et al., Attachment and Bonding: A New Synthesis, Cambridge, MA: The MIT Press (2005) Esposito, G., et al. Infant Calming Responses during Maternal Carrying in Humans and Mice. Current Biology (2013), 23(9): p739–745. Fedman, R. et al., Maternal-Preterm Skin-to-Skin Contact Enhances Child Physiologic Organization and Cognitive Control Across the First 10 Years of Life. Biological Psychiatry (2014), 75 (1): 56–64 Boundy, Ellen O., et al. “Kangaroo mother care and neonatal outcomes: a meta-analysis.” Pediatrics (2015): peds-2015. Ainsworth, Mary D. Salter, et al. Patterns of attachment: A psychological study of the strange situation. Psychology Press, 2015. Leung, Amy YF, et al. Clinical assessment of head orientation profile development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positional plagiocephaly in healthy term infants—A prospective study. Early human development 96 (2016): 31-38.
單肩揹法的 4 種誤區 - 斜揹、橫揹、搖籃揹法、袋鼠揹法的安全須知
單肩斜揹巾在國內大家最熟悉的應該屬於雙環揹巾、或常稱作親密揹巾 (一塊長布縫在2個環上)。 4 大錯誤揹法 嬰兒的臉被遮蔽
大人應能隨時且輕易的看到寶寶的臉部,並確保面部沒有任何可能遮住口鼻的東西。
嬰兒過低
寶寶的頭部高度應於靠近大人胸口。
嬰兒的身體太彎曲
嬰兒下巴若碰觸到他自己的胸口可導致呼吸阻礙。
嬰兒的臉正面緊壓迫大人的身體 :
遮住口鼻恐阻礙呼吸。 圖片來源: US CPSC 美國消費品委員會 安全須知 不論哪一種揹巾,如果選擇以搖籃式的揹法 (嬰兒側面斜躺在你身前的揹法),都建議符合以下安全原則,尤其針對脖子尚未有力氣 (通常是指 4 個月以前的嬰兒)、早產或體重較輕的嬰兒: 嬰兒頭部應靠近媽媽胸口,且頭高過於屁股。
媽媽要能看到嬰兒臉部或眼睛、嬰兒也要能看到妳
嬰兒臉部朝上、且口鼻沒有遮蔽。
嬰兒的臉應該要高於揹巾布料邊緣、確保臉部隨時可見,避免嬰兒臉部正面面向大人身體以確保呼吸安全
嬰兒身體避免過於彎曲。
避免嬰兒下巴碰觸到胸口導致呼吸阻礙,應確保寶寶的下巴底下至少要有兩根手指頭的空間。
哺乳時有些媽媽採用較平躺的姿勢,建議定點親餵。
並且結束後回歸到上述建議的抱法。搖籃揹法比較可能造成嬰兒在揹巾裡面逐漸下滑而身體過於彎曲,照顧者必須時常檢視揹巾內的嬰兒。 圖片來源: US CPSC 美國消費品委員會 Bag Sling 手提袋型的揹巾與其他單肩揹巾很相似,但其實是完全不同的類型。Bag Sling 特色是造型像個手提袋、有很深且平面底部的袋子,嬰兒放在袋子的中間 (有些款式有安全帶在中間固定嬰兒)、穿戴者與寶寶中間隔著布料,兩側布邊緣還有鬆緊帶把這塊寬鬆的布料收緊。這類揹巾無法調整袋子的深度也幾乎無法調整嬰兒的姿勢。 圖片來源: US CPSC 美國消費品委員會 很意外發現其實國內許多家長擁有這款 SlingRider 揹巾,卻不知道這款揹巾已經在美國由品牌商召回。召回起因是這樣的設計容易造成嬰兒身體越來越彎曲以致嬰兒下巴碰觸胸口,進而影響呼吸順暢產生窒息的危險,在美國因為使用此揹巾而造成嬰兒死亡的回報案例於 2009 年就有 3 起 (分別是 7 週、6 天、3 個月的嬰兒),隔年,infantino 便召回了 100 多萬條該款揹巾。
嬰兒揹巾選擇指南及使用要點
對話: 「惱公,你覺得要選哪一款嬰兒揹巾啊?要用來背小XX」 「吓,要揹巾?抱著就可以啦!你不是一直抱怨你有蝴蝶袖嗎?吊著或拎著也可以啦!」 「拎著?好呀,去東京迪士尼渡假和沖繩之旅,你都給我抱著小XX!不准給我叫手酸喊累。而且揹巾使用方式不當,可是會影響寶寶發展的!」 「有這麼嚴重嗎?好啦,選一條揹巾有抗地心引力兼按摩功能的,最好能順便有iPhone 充電插頭加內建環繞喇叭的」 前言: 奶爸Dr.發現在路上看到愈來愈多爸爸媽媽身上背著小孩到處逛街、辦事情、買菜、餵母乳。除了推車以外,很多父母會開始選擇「嬰兒揹巾」,作為帶小孩出門的選擇工具。相對於推車, 嬰兒揹巾的優勢在於機動性強,好收納及方便性。 而揹巾的方便性,就因此延伸出歐美及台灣愈來愈流行的 一種育兒方法:baby wearing 揹巾穿戴 。這種baby wearing 育兒方式的異軍突起,廷適合現代人生活方式。 這篇文章主要是談「揹巾的選擇」及「使用方法」,不是談baby wearing,不推薦特定品牌 ,也不是討論推車棒、還是揹巾好,乖。 全文閱讀:黑眼圈奶爸DR. 徐嘉賢醫師 https://drkentsui.com/2017/02/24/嬰兒揹巾選擇指南及使用要點/
嬰兒髖關節發育不良症 (DDH) 的預防及治療
髖關節是把我們的大腿和軀體連在一起的關節,正因為有了它,我們的雙腿才能自由活動。髖關節在我們坐著、站著、走路、跑跳時,都負擔了我們身體的重量;要能夠增加髖關節的穩定,首要是關節骨頭需要很良好的配對在一起、強壯的韌帶、軟骨、與肌肉。 這個關節是怎麼構成的呢 ? 請看圖1: 圖1:髖關節示意圖。圖中紅線圈起的部分為髖關節,是由股骨的頭部插入髖骨的臼而形成的一個杵臼關節。 圖片來源 構成我們骨盆的髖骨在下緣兩側各有一個凹進去的結構,這個凹槽一樣的形狀我們稱之為髖骨臼,而構成我們大腿的股骨那圓圓的頭部,必須要完美的契合進這個髖臼內,才能形成一個良好的髖關節。這個髖關節的任何不良症狀,比如發炎、錯位、脫臼等等,都會對一個人的行動能力造成嚴重影響。在成年人身上,髖關節出問題不在少數,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髖關節的問題在嬰幼兒身上也並不罕見。嬰幼兒身上的髖關節問題被稱為髖關節發育不良症,簡稱DDH (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
DDH 與嬰兒髖關節發育 簡單講,DDH泛指嬰幼兒髖關節的一切異常狀態。我們已經知道,健康的髖關節要求股骨頭完美的插入髖骨臼,形成一個活動自如的杵臼關節。而如果這個杵與臼的結合有任何不對的地方,都是DDH。DDH可以很輕微,比如股骨頭沒有完全嵌入髖骨臼的正中心,而是滑向了較邊緣的位置;DDH也可以很嚴重,嚴重到股骨頭完全脫離髖骨臼,而造成脫臼。 與人體一切器官相同,髖關節也是從娘胎裡就開始形成了,而在嬰兒出生後,會繼續發育。我們都知道,相比於成年人,嬰兒非常非常軟,這是因為他全身骨骼的鈣化程度遠低於成人。嬰兒的髖關節也不例外,他那裡的骨頭也很軟,換言之,他的股骨頭和髖骨臼都覆蓋著大量的軟骨,這些軟骨會隨著嬰兒成長而慢慢鈣化,但在鈣化完成前,這種軟軟的杵臼結合也使得嬰兒很容易出現髖關節錯位、乃至脫臼的現象。另外,有些嬰幼兒的髖臼比較淺,導致股骨頭很容易從髖臼的中心滑出再滑入,這也是一種錯位 (圖2)。 圖2:髖關節發育不良(DDH)的幾種形式。 圖片來源 DDH有多常見呢 ? 常見到嬰兒出生後的幾次常規檢查,都是要檢查髖關節發育情況的。世界各地DDH的發生率都不盡相同,大體來説,先天性的DDH,即出生時就有髖關節問題的嬰兒,佔比從萬分之四到千分之三不等;而後天原因所造成的DDH,發生率的地區差異性更大,在美國印第安人部落曾經出現過三分之一的嬰兒因爲包裹的使用不當而患上DDH。所以說,DDH在嬰幼兒身上並非罕見狀況,只不過因爲種種原因,很少有父母知道髖關節發育的這些問題。
引起 DDH 的原因 DDH 有先天原因導致的,也有後天原因導致的。傳統的醫療研究大多著重於先天性的DDH,但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人員意識到了後天因素也會誘發DDH。2016年美國兒醫學會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發表的最新一版針對DDH的臨床指導,就第一次把後天因素也列了進來。下面我們分別看一下。 先天性的DDH 家族病史:根據國際髖關節學會(International Hip Dysplasia Institute)發表的數據,如果父母之一曾有DDH,那麽小孩生病的機率為1/8,是普通人的12倍。 胎位不正:通常在孕後期,胎兒會逐步倒轉,形成頭下脚上的姿勢,為出生做準備。可是總有種種原因,使得一部分胎兒無法形成這樣的胎位,這會使他雙腿被擠在一起,增加DDH的風險。 性別:女性發生DDH佔比約8成,這有可能是孕期荷爾蒙所造成的。 孕期狀態:懷孕時如果羊水過少可能造成胎兒能夠移動的空間有限,造成 DDH 發生可能性的增加。 第一胎:首胎發聲 DDH 的機會約是 6 成,有可能是因為子宮相對較少彈性。 後天引起的DDH 姿勢不當:嬰兒出生後,如果雙腿沒有得到充分的彎曲空間,那麽就很容易引發DDH。而會造成雙腿空間不夠的原因,往往就是一個:嬰兒的雙腿被束縛了、或是限制住了。比如說,過去日本和美國印第安人部落中都曾流行緊緊裹住嬰兒的包裹方式,這使得這兩個社會嬰幼兒的DDH發生率高得驚人,日本最高到3%,而印第安人部落甚至高到三分之一強。而後來由於包裹方式的改善,這兩地的DDH發生率都顯著的降低了。 圖3:過去印第安部落曾流行將嬰兒雙腿拉直緊緊的裹住全身。 圖片來源 圖4:揹帶中的腿部姿勢可能造成髖關節發育不良(DDH)。 圖片來源
症狀 一般來説,DDH 不會引起明顯的疼痛,所以不容易引起父母的警覺,但仍然有蛛絲馬跡可循的。 髖關節有問題的一側可能比另外一側更向外鼓起 髖關節有問題的這條腿可能短於另外一條 髖關節有問題的這一側身體會比較少動 髖關節和大腿兩側的皮膚肌理看起來不對稱 如果小孩已經開始走路,行走會不穩、跛行 如果小孩已經開始走路,腰背部會向内彎曲
診斷與治療 不管 DDH 是先天還是後天引起的,最要緊的是儘早發現。越早發現,越容易治療,其效果也越好。在臨床上,DDH 的確診通常要依賴於超聲波或 X 光,看一看髖關節是否真有錯位等現象。六個月以下的嬰兒,由於軟骨很多,X 光無法穿透,就用超聲波來看,而六個月以上的嬰幼兒就可以用 X 光了。 一旦確診,針對嬰幼兒的治療方式往往是矯正式的,也就是給小寶寶帶上一個矯正帶,這個矯正帶强迫他的雙腿大大分開,並使膝蓋彎曲至臀部的高度,這樣髖關節就有了一個充分發育的空間,假以時日,讓它自己慢慢長好。如果發現太晚、情況比較嚴重、矯正無法根治的話,就需要手術介入了。 圖5:治療嬰兒髖關節發育不良(DDH)的常見裝置:Pavlik Harness。這種背帶將嬰兒雙腿強制分開,膝蓋彎曲到臀部高度,給予髖關節最佳發育空間。 圖片來源
監控、預防與揹巾穿戴 過去醫學界曾有篩檢的概念,即針對新生兒或是一歲前的嬰兒進行 DDH 的篩檢。但這種做法很有問題,一方面確實的篩檢需要儀器,費用很高,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方面是,篩檢只能確認當下嬰兒是否有 DDH,而現在大家都知道後天因素照樣會引起 DDH,那麽篩檢過後,并非高枕無憂,因爲照護不當的話,嬰兒還是可能患上 DDH。所以,現在對 DDH 來説,更重要的概念是監控,父母在瞭解 DDH 的風險之後,應時時注意寶寶的髖關節發育,一旦有疑慮,可盡速就醫。 與監控同時進行的,是預防。先天性的 DDH 是無法預防的,父母只能盡力做好後天的預防。通常嬰兒在揹巾裡面的時間比起其他攜帶寶寶的工具都還要長,因此,在揹巾裡面時,合適的臀部姿勢是非常重要的。揹著嬰兒時若能夠維持合適的臀部姿勢,將對於髖關節正面自然發展有非常大的益處。建議以下蹲 (Spread Squat position) 姿勢 (通常簡稱的 M 字腿、或騎姿 Jockey Position) ,在大腿有支撐的情況下,讓嬰兒雙腿張開、依靠在大人的身軀上,同時將嬰兒臀部彎曲進而促使膝蓋抬起比屁股高、或與屁股等高。這個揹巾穿戴的姿勢將可降低髖關節發育不良的機會。 參考資料: http://hipdysplasia.org https://medlineplus.gov/ency/article/000971.htm http://www.stanfordchildrens.org/en/topic/default?id=developmental-dysplasia-of-the-hip-ddh-90-P02755 http://patient.info/health/developmental-dysplasia-of-the-hip-leaflet
揹巾育兒這條路,該跟著流行走?
流行趨勢總是被牽著走,而引領流行的往往就是業界領導的品牌商,他們決定著下一季流行的顏色或是明年即將火紅的神器;流行會讓主流大眾久而久之就認為當下的流行才對,但關乎嬰兒安全的商品,銷售廠商與消費者是否都應該更謹慎? 嬰兒揹巾並不只是個攜帶器具、或外出背包,它可能影響著嬰兒的安全、健康與舒適。對於媽媽來說,揹巾使用的習慣也是影響產後身體健康及體態的一大因素。 父母對於揹孩子的印象,除了長輩、店家或朋友的傳授,往往是受到揹巾宣傳照片、代言名人、或網路紅人的影響。要避免被風向吹著走,請家長不要做個單視覺動物,美麗的宣傳照不一定代表揹巾正確使用的方式。在理解揹巾穿戴的正確知識與原則後,我們才能自行決定揹巾育兒的方法,而且不輕易被別人簡單的一句話而影響。 多元揹巾穿戴 你認識的揹巾有哪幾種類型呢?若是國內常見的揹巾類型,大概 5 根手指還用不到就數完了,但其實揹巾的設計與使用方式,在世界各國因為國家、族群、生活需求與習慣而有不同,有十多種甚至更多揹巾類型。 CC BY-SA 2.0 CC BY-NC 2.0 (crop image) CC BY-SA 2.0 CC BY-NC 2.0 (crop image) 台灣從農業轉變至工業社會,揹巾也逐漸被嬰兒推車所取代,代代相傳的揹小孩知識也就這樣有了斷層。近年因為大家重新開始重視親子親密關係,揹巾的使用又逐漸流行。因為有了流行,商品的選擇便多了,琳瑯滿目的揹巾款式,到底哪款揹巾最好呢?簡單的來說: “適合我的不一定適合你;適合妳與孩子一起用的揹巾就最好” 這聽起來理所當然的結論,其實重點是,揹小孩是你跟小孩一起做的一件事情,有可能長達一天8小時都揹在身上,替代徒手抱小孩、減輕腰痠背痛媽媽手、更是能讓家長騰出雙手的方法,你必須先思考過你們家庭決定的育兒生活,依照你們的需求,選擇一條合身又符合嬰兒安全、嬰兒舒適、與家長舒適的揹巾(通常可能一條也搞不定)。跟買衣服一樣,合不合身穿過就知道;前提是試揹前要先學會如何揹、怎麼調整才合適。身高 190 開超跑,人塞不進去、進去了不會駛,車再快也沒用是吧? 使用揹巾非常安全,也沒那麼複雜 揹巾的使用可以追溯千年之久遠,到底什麼揹法才是 ”對” 的?
其實很困難有一個標準答案。那麼不同揹法會不會造成的身體健康發展影響?因為無法用嬰兒研究,我們只能透過對 嬰兒發展、大人需求 、與 親子關係 來剖析較為理想的揹法,若需要特定的依據,或許只能透過長期的人類社會學等研究來推論與借鏡 ( 例如日本髖關節問題的研究 )。 近期一份發表於美國兒科醫學協會的 研究 顯示,針對美國 1990~2010 20年期間的數據統計,5 歲以下嬰幼兒在 推車 上因為發生意外而需要到急診室治療的人數比起使用 揹巾 的人數 高出 2.64 倍 之多。相信只要依照廠商的使用指示、遵照揹巾安全原則、並依賴家長的直覺與常識下正確的使用揹巾,家長們不必太過慌張放心的揹小孩。 “理想的揹巾穿戴,是從新生兒開始,在育兒生活各種情況下,能夠以揹巾替代照顧者的手,照護嬰兒安全與親子雙方的舒適度;讓家長在提升日常生活品質的同時,更能親近孩子獲得 親密關係的各種好處 ” 街坊鄰居都這樣揹,哪種才對? CC BY-NC-SA 2.0 CC BY 2.0 (crop image) CC BY-NC-SA 2.0 CC BY 2.0 (crop image) 常常看到小小嬰兒揹在肚子前,大人走路小孩跟著晃呀晃、或是整個嬰兒藏在揹巾袋子裡面,幾乎看不到、也有掛在腰間像是吊降落傘的姿勢。如果你有注意過,這些姿勢跟揹巾的部分宣傳照片是否似曾相識?有時候在課堂或網路上來詢問的家長可能甚至沒有發現她們平時就是這麼揹,這是否因為長久以來接收到的視覺訊息讓她們習以為常了呢? 雖然揹巾使用很困難分出對與錯的標準答案,但總有個參考的理想方式。下圖可以參考在嬰兒不同發展時期,較符合嬰兒與大人人體工學的姿勢與相對位置。 延伸閱讀: 揹寶寶的觀念 、 膝蓋高於屁股的舒適M字腿 大一點的嬰兒就算在揹巾裡面也是會動,不太可能無時不刻都處於 100 分的理想姿勢,父母在參考的同時也不必太緊張。一時半刻的不理想姿勢並不會造成終身遺憾。擁有正確揹巾育兒的知識、相信家長自己的直覺才是正途。 國內最熟悉的搖籃揹法 單肩斜揹巾在國內大家最熟悉的應該屬於雙環揹巾、或常稱作親密揹巾(一塊長布縫在兩個環上)。但不論哪一種揹巾,如果選擇以搖籃式的揹法(嬰兒側面斜躺在你身前的揹法),都建議符合以下安全原則,尤其針對脖子尚未有力氣通常是指 4 個月以前的嬰兒、或早產、體重較輕的嬰兒: 嬰兒頭部應靠近媽媽胸口,且頭高過於屁股。媽媽要能看到嬰兒臉部或眼睛、嬰兒也要能看到妳; 嬰兒臉部朝上、且口鼻沒有遮蔽。嬰兒的臉應該要高於揹巾布料邊緣、確保臉部隨時可見,避免嬰兒臉部正面面向大人身體以確保呼吸安全; 嬰兒身體避免過於彎曲、避免嬰兒下巴碰觸到胸口導致呼吸阻礙; 哺乳時有些媽媽採用較平躺的姿勢,建議定點親餵,並且結束後回歸到上述建議的抱法。搖籃揹法比較可能造成嬰兒在揹巾裡面逐漸下滑而身體過於彎曲,照顧者必須時常檢視揹巾內的嬰兒。 source: US CPSC 美國消費品委員會 source: US CPSC 美國消費品委員會 Bag Sling 手提袋型 的揹巾與其他單肩揹巾很相似,但其實是完全不同的類型。Bag Sling 特色是造型像個袋子、有很深且平面底部的袋子,嬰兒放在袋子的中間(有些款式有安全帶在中間固定嬰兒)、穿戴者與寶寶中間隔著布料,兩側布邊緣還有鬆緊帶把這塊寬鬆的布料收緊。這類揹巾無法調整袋子的深度也幾乎無法調整嬰兒的姿勢。 source: US CPSC 美國消費品委員會 很意外發現其實國內許多家長擁有這款 SlingRider 揹巾,卻不知道這款揹巾已經在 美國由品牌商召回 。召回起因是這樣的設計容易造成嬰兒身體越來越彎曲以致嬰兒下巴碰觸胸口,進而影響呼吸順暢產生窒息的危險,在美國因為使用此揹巾而造成嬰兒死亡的回報案例於 2009 年就有三起(分別是 7 週、6 天、3 個月的嬰兒),隔年,infantino 便召回了 100 多萬條該款揹巾。 新生兒也能直立揹 近年來,因為搖籃揹法所造成的意外,各國已經開始鼓勵新生兒以直立揹法更為安全。各式各樣的揹巾,從一條 長布 、阿嬤的 繩索造型的布 、方巾、 雙環揹巾 、軟性結構型揹巾(又稱 插扣揹巾 ),都能使用直立揹法。 要確保直立揹的安全,需要揹高一點、靠近你、緊一點,請依循 TICKS 原則 ( 嬰兒揹巾安全五字訣: 緊 、 看 、 頭 、 胸 、 背 ) 。這是由英國揹巾協會(UK Sling Consortium — Daniel Lucas, Becky Ward..等揹巾業界領導專家所帶領)針對嬰兒揹巾穿戴所設計的安全指標。在使用任何品牌及款式的揹巾時,尤其針對 6 個月內的嬰兒,更應該要先確認是否能達到這個指標。另外,脖子未硬 (約 4 個月以內) 必須特別注意揹巾是否能提供脖子後面足夠的支撐。 肌肉與骨骼的發展是嬰兒期很重要的里程碑。考量到嬰兒的人體工學,我們必須注意到 1 歲以內嬰兒的脊椎變化與髖關節發展。 我們的脊椎其實是一個延長的 S 型,有 4 個微小的彎曲。這些彎曲讓我們有韌性,幫助我們保持平衡,還能吸收每天的活動 (如行走跑跳) 所帶來的壓迫感。但這幾個脊椎彎曲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脊椎在發育過程中,是透過適應地心引力而逐步產生了這些彎曲。新生兒處於一種彎曲的狀態,身體還是捲起來的,而脊椎也很自然的形成一個 C 型的曲線。開始的時候,新生兒沒力氣抬頭,脊椎也沒有相應的抗衡曲線。但慢慢的,當嬰兒頸部肌肉變得強壯時,他就可以抗拒重力而抬起頭來,與此同時,脊椎也在他的頸部發育出一個彎曲 (即頸椎前凸),以平衡頭部重量。當寶寶開始爬了,他的腰部會發育出另外一個彎曲 (即胸椎後凸)、連同發育起來的周邊肌肉來幫助他。嬰兒的脊椎需要差不多一年的時間才能發育出這 4 個彎曲。 在這樣一年的變化之間,我們都希望讓嬰兒能夠維持一個他所需要的脊椎自然彎曲。在頸椎發展以前,也就是我們所稱的 C 型背最為顯著的時期,這樣的自然彎曲能讓嬰兒的椎間盤獲得最大的發展空間。頸椎發展後,隨著發育變化逐漸趨緩的自然彎曲還是能維持嬰兒的舒適度。不論是因爲在揹巾裡坐姿的限制、或是雙腿的支撐度不足,若造成骨盆前傾的姿勢 (背後婁空成反 C 型) 最不理想。 通常嬰兒在揹巾裡面的時間比起其他攜帶寶寶的工具都還要長,因此,在揹巾裡面時,合適的臀部姿勢是非常重要的。揹著嬰兒時若能夠維持合適的臀部姿勢,將對於髖關節正面自然發展有非常大的益處。建議以下蹲 (Spread Squat position) 姿勢 (通常簡稱的M字腿、或騎姿 Jockey Position) ,在大腿有支撐的情況下,讓嬰兒雙腿張開、依靠在大人的身軀上,同時將嬰兒臀部彎曲進而促使膝蓋抬起比屁股高、或與屁股等高。這個揹巾穿戴的姿勢將可降低髖關節發育不良的機會。 延伸閱讀: 認識嬰兒髖關節發育不良症(DDH)的預防及治療 6 個月內的嬰兒因為自我的控制力還不夠,特別需要家長注意。 5.C.M. ,是綜合揹巾顧問專業所整理出來的揹巾安全信賴指標,建議家長以此原則挑選並且操作合適的揹巾來符合你與寶寶的需求 千古以來,一條布就能夠妥善的揹起小孩。我認為最好的流行,應該檢視傳統的智慧、並且符合現代社會大人與小孩的需求。 落落長一篇… 如果你看到了這裡,那你肯定是非常非常用心而且關心這個議題的家長。那麼就別再擔心了,當你擁有了正確的知識,相信你愛孩子的直覺,多和他抱在一起就對了 :) Happy Babywearing!
插扣揹巾指南 - 肩帶緊度的重要性
揹小孩要像正確抱小孩的姿勢相似,千萬不要把揹巾當成背包,揹小孩並不是把揹巾穿起來把小孩放進去就好了;你必須依照『 對你與孩子來說 』最舒適抱小孩的方式、注意揹巾安全要點 (緊、看、頭、胸、背), 調整揹巾讓揹巾符合妳們的姿勢,取代你的雙手,不要讓寶寶去符合揹巾。每一對親子體型、習慣、偏好都不同,這裡提供參考的理想姿勢解說肩帶緊度的重要性。 學揹巾請先參考『 理想目標姿勢 』,並依序步驟調整: 繫緊腰帶、腰帶的高度會相對影響小孩揹起來的高度 - 通常在繫在腰際,腰最細的地方。 抱起嬰兒至適當的位置。如果揹巾設計允許,建議先將其中一條肩帶扣好再將寶寶放入揹巾較安全。 調整肩帶讓整條揹巾能講寶寶固定在理想目標位置與姿勢。 若揹巾款式可以微調,再微調加強服貼度。
揹著寶寶看世界,寶寶朝外揹要注意的有那些?
當越來越多的父母把揹巾作為帶著寶寶出門的選擇之一以後,一個問題也就隨之而出:揹寶寶的時候,到底應該讓寶寶面朝內、還是面朝外呢? 從直觀上來看,寶寶面朝外,可以看到外面的世界,得到很多刺激;寶寶面朝內,可以看到爸媽,親子聯繫更緊密,寶寶會覺得安心。而如果我們仔細探究一下這個問題,就會發現,這選擇看似簡單,其實還是很有學問的。
大腦發育需要刺激,但是…… 很多爸媽都知道,新生兒從出生開始,他的大腦就開始經歷一個非常旺盛的發育階段,這個階段從出生持續到 3 歲,是俗稱的小孩大腦發育的黃金期。而在這黃金期裡,大腦發育依賴外界刺激,刺激越多,腦神經細胞之間發展出來的連結通路就越複雜,那麼寶寶就越聰明。從這個角度看,讓寶寶面朝外,能得到更多的外部刺激,顯然是對他的大腦發育有好處了 ? 道理上是沒有錯,但是事情沒有這麼簡單。
發育是分階段的。當我們說,寶寶大腦依賴於外界刺激而發育,並不等於說刺激越多,發育越好, 這裡需要一個關鍵詞:適當 。嬰兒對於刺激是很敏感的,一方面外界刺激可以激發腦神經產生連結,另一方面,外界刺激也會讓對嬰兒產生壓力,他們很容易被過多的刺激搞得疲勞不堪,當出現這個狀況時,大腦不但不會因刺激而發育,還會因刺激而關閉接收通路,而且寶寶越小,越容易被過度刺激。所以,大腦發育需要外界刺激,但必須是適量的外界刺激。
爸媽也是對寶寶的一種刺激 此外,爸媽不要忘記,親子互動也是一種外界刺激,而且是特別重要的一種,是新生兒需要的最初的刺激。嬰兒出生以後,對世界的初體驗就是爸媽的懷抱,無論是因為飢餓、不適、害怕等等各種原因而不安哭泣的時候,都需要在爸媽的懷抱裡得到安撫,在這些安撫過程中,寶寶的大腦也會建立最初始的連結通路,這裡發育出來的是寶寶對愛與安全感的體驗。爸媽們不要覺得愛與安全感是很抽象的詞,這個階段沒有好好完成,寶寶日後會有無窮無盡的問題。
嬰兒在出生後一兩個月之內,他的視力是很有限的,只能看到幾公分內的東西,所以爸媽把他抱起來的時候,他剛好能看到爸媽的臉。當他逐漸長大,他能看清更多更遠的事物,也會對更大的世界感興趣。但這個階段,爸媽的臉對於寶寶仍然是很重要的,因為寶寶會參照爸媽的面部表情,來判斷外部世界。比如有研究者做過實驗,他們用一塊透明的玻璃蓋住一個洞,讓嬰兒爬過去,嬰兒通常會先去看爸媽,如果爸媽臉上露出驚恐的表情,那麼嬰兒一般不會爬;如果爸媽面露鼓勵的神情,則嬰兒大多會去試試。所以,能夠看到爸媽,對於探索世界的嬰兒來說,同樣很重要。
寶寶的生理發育也需要考慮到 除了大腦,爸媽還需考慮到嬰兒生理發育的一些需求。寶寶在媽媽體內好多個月都是捲曲的姿勢,所以他們在出生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也都會更喜歡這種姿勢,而同時他們的脊椎、髖部及顱骨發育,都是在這種姿勢下最自然無壓力。當爸媽把寶寶揹在身上時,面朝內的揹法,往往可以讓他的雙腿蜷起來,同時後背呈一種自然的彎曲狀態,符合他們生理發育的需求。 朝內還是朝外,要根據發育階段來選擇 上面說了這麼多,具體到揹巾穿戴的朝向選擇時,到底該怎麼應用呢 ? 要根據寶寶的發育階段來選擇。
在寶寶還無法自己坐穩的時候,面朝內是最好的選擇。 嬰兒通常在 6-7 個月左右可以自己坐好,在這之前,爸媽用揹巾帶寶寶出門時,應該讓寶寶面朝內。這樣一方面寶寶的生理發育需求得到滿足,另一方面,寶寶緊貼爸媽,能看清爸媽的臉,他們的大腦也因此得到足夠的刺激而發育,同時又不會被外部世界過多的刺激搞得疲憊不堪。
當寶寶會坐以後,應優先選擇側揹與背揹。 雖然寶寶已經自己能坐住了,但他的身體仍在發育中,特別是脊椎和髖部的發育需要適當的支撐,而普通可以讓寶寶面朝外的背帶往往無法支持寶寶的雙腿,又容易造成寶寶的後背呈現一種空背的佝僂狀,很容易對他們的脊椎和髖部發育造成壓力,所以如果這個時候的寶寶真的對外部世界特別感興趣,面朝內的揹法讓他總是無法安靜下來,那麼爸媽可以選擇把寶寶揹在身側,這樣孩子的身體仍然可以保持順應發育的姿勢,而寶寶同時會有更大的視野。如果寶寶長得很快,揹在身前對爸媽來說有點吃力,那麼可以考慮把寶寶揹在身後。直到連身後的揹法都無法滿足寶寶了,爸媽再選擇面朝前的把孩子揹在身前。
把寶寶面朝外的揹在身前時,要慎選揹巾。 如果爸媽要寶寶面朝外的話,需要選擇那些適應人體工學的揹巾,這樣的揹巾能夠更好的支持寶寶的身體各部分,讓寶寶面朝外時也能採取最舒服、最適合發育的姿勢。
尊重寶寶的選擇 小孩的天性是很不一樣的,有的小孩可能兩個月的時候就恨不得看到全部的世界,有的小孩即使到了1歲也完全不介意面朝內的被爸媽揹在身上。我們做父母,要尊重孩子天性,發育階段是一個大致的參考,具體到底選擇什麼、什麼時候給寶寶換個揹法,並沒有一個統一的時間表,而是順著寶寶的天性來調整我們的選擇。
如果爸媽在使用揹巾時遇到具體細緻的問題,或是需要經驗交流,都別忘了如今關於揹巾穿戴 (babywearing) 的社會資源是越來越多了。爸媽不但可以諮詢專業醫師和生產商,揹巾穿戴也有專門的“顧問”,『 揹巾穿戴互援團 Babywearing Taiwan 』就是由受過英國揹巾穿戴顧問培訓的爸媽所發起的,爸媽可以很方便的獲得正確使用揹巾的方法與經驗,陪伴寶寶以愉快的方式一起成長。 參考文章: 1 , 2 , 3 , 4
全職媽媽 vs. “全職”爸爸 的心聲
「媽媽,妳到底整天在家做什麼?」
前一陣子看到一篇美國 Ryshell 全職媽媽的真實分享,感動了很多人,也獲得所有全職媽媽的歡呼。Ryshell 受不了別人總是懷疑全職媽媽整天在家閒閒沒事,於是她寫下這篇… 媽媽的心裡話 Ryshell 模擬心裡醫生(P)與先生(H)的問與答來開場: P:羅先生,請問你的職業是什麼?
H:我在銀行做會計專員。 P:那您太太呢?
H:哦,我太太沒工作,她是家管。 P:你們家裡誰負責準備早餐?
H:我太太,因為他不需要工作。 P:那麼你太太幾點起床?
H:她通常很早起床,因為他需要整理一些事情。她需要準備小孩的午餐、幫他們穿好衣服、梳頭髮、吃早餐、刷牙,還要準備好書包上學去。通常她都跟我們最小的寶寶作息差不多,要起來換尿布。 P:你的小孩搭你車上學嗎?
H:沒有,我太太沒工作,所以都是她帶小孩上學。 P:送小孩上學後,她做什麼?
H:她通常會需要花一些時間想想她可以做些什麼,例如怎麼跑行程比較順、什麼時候付電話費、什麼時候去超市買菜。厚,有時候他還會忘記,就要多跑一趟,而且最小還沒上課的寶寶都在車上跟著她…回到家後她就開始換尿布啊、睡午覺啊、整理廚房、洗衣服那些的。你知道嘛,因為她不需要上班所以都做這一些事情。 P:那晚上你下班回家後,做什麼?
H:當然需要休息啊,在銀行工作一整天壓力超大,很累。 P:那你老婆晚上做什麼?
H:她準備晚餐、餵小朋友吃飯、洗碗盤、再一次整理家務、收好剩下的晚餐。幫忙小孩做完功課後幫小孩換睡衣、刷牙、換尿布、喝奶。大家睡覺休息後也需要起床幾次幫最小寶寶親餵,還有換尿布。你知道,因為她早上不需要起來上班。 Ryshell 決定出一口氣… “這些都是世界上很多女性每天從早到深夜一定要做的例行公事,這怎麼叫做「不工作」?身為一個家庭主婦沒有認證也沒有文憑,但是在家庭生活中卻有很重要的角色!請抱著感恩的心對待你的太太、媽媽、奶奶、阿姨、姐姐、女兒,因為她們的犧牲都是無價的。有人問我,我是一位工作的女性、或只是一位家庭主婦?我說: 身為太太,我在家裡一天24小時工作;
我是一位母親;
我是個女性;
我是個女兒;
我是鬧鐘;
我是廚師;
我是女傭;
我是主人;
我是調酒師;
我是奶媽;
我是護士;
我是勞工;
我是保全;
我是顧問;
我是照護者;
我沒有假期;
我沒有權利生病;
我不能請假;
我做早班也做晚班;
我必須24小時待命;
我沒有薪水… 爸爸的心裡話 好了,看到這裡媽媽們是不是覺得:如果我老公再懷疑我對家庭的貢獻的時候,分享這篇給他看看他就會懂了。嗯,以我個人親身的豐富經驗,讓我為各位解析一下老公們可能會怎麼想。 以下模擬太太(W)跟先生(H)的對話: W:我每天一大早就要起來準備早餐,你怎麼不偶爾下個廚?
H:其實我可以自己買 Seven 吃,我們各自準備吧。 W:小孩是我們的,為什麼上下學、生活上都是我在照顧!?
H:妳照顧小孩,我上班賺錢,也是合理。 W:我成天都要跑腿雜事,照顧小孩已經夠忙了,你為什麼不能幫忙?
H:我在公司也是每天跑腿雜事,妳也幫不了我啊。 W:晚上為什麼下班時間你不能早點回家,連週末都要加班,為什麼你的優先順序總不是家庭?!
H:我晚回家也是工作,又不是出去玩,我不吃喝嫖賭,就是工作為了家庭,為什麼你總是覺得上班工作是為了我自己?家裡多了新成員,負擔越來越大,我的角色也越來越多,為何全職媽媽的犧牲就是無價,全職爸爸 (大部分時間都在上班工作的爸爸) 的我,犧牲好像卻永遠不夠,努力工作還需要當妳認同的所謂 “好爸爸”? 我是一位父親,要事業有成才能成為小孩的典範;
我是個男性,有男性的尊嚴與面子;
我是個老公,要能成家立業;
我是個兒子,要孝敬長輩;
我是個機器人,每天上班工作思考如何賺錢;
我是演員,需要表現到最好讓長官、同事、家庭都看得起;
我是個奴隸,被老闆操時要能抗壓;
我是主管,下屬有問題時我必須耐心處理考量每個人的感受還有業績達成率;
我是魔術師,老闆要什麼我不會也得變出來;
我是奶爸,半夜寶寶肚子餓,我也是要起來餵;
我是伴遊,小孩的運動比賽都是我帶;
我是勞工;
我是保全;
我是老闆,所有賺的薪水都要給家裡支付生活費;
我沒有假期,上班工作、下班當老公、爸爸;
我生病也很難請假,下屬追著我跑,也怕丟工作;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爸爸媽媽也有自己難以妥協的差異性。Ryshell 的分享用意是讓大家更了解「全職媽媽」是一份全職的 “工作”,並非一般「家庭主婦 (不一定有許多工作且不一定有小孩) 」。但若是拿來直接 “挑戰” 對老公的不滿意,這樣的溝通可能會徒勞無功。 認同與感受 當你/妳忙著列表出你們的 “工作清單” 來埋怨對方時,不如多花一點時間溝通,互相了解;雙方平時多分享在家或在工作時所遇到的的狀況,耐心聆聽,對於雙方的壓力、困擾與辛苦都能多一些瞭解與諒解。與其用責任編制的模式來要求老公幫忙照顧小孩,不如試著讓他愛上照顧孩子這件事,做得心甘情願。 要老公愛上照顧孩子其實不難,最重要的是要先讓他認識寶寶、愛上他、讓他們培養感情。利用揹巾多抱抱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 延伸閱讀 ~ 揹巾對全家人的好處 #你以為別人家太太在家裡都沒事做那是人家家裡有幫傭
#你以為反正你媽媽在家也會幫忙其實媳婦壓力更大
習慣左手抱嬰兒的原因 可能比你想的更有意義
爸媽用搖籃姿勢抱嬰兒時期的孩子時,習慣抱在左手還是右手臂懷中呢? 在新生兒第一週時,大部分家長都是將孩子抱在左手臂,這就是所謂的 “左手搖籃偏好”,跟人類接近的靈長類猩猩也有這個偏好。過去普遍認為,這個偏好可能是因為慣用手(右撇子)的原因,媽媽可以用左手抱孩子,右手便於日常生活使用;或是因為靠在媽媽左側胸口時,嬰兒更貼近媽媽的心跳聲,對於安撫寶寶有幫助。 不過,近期 Saint Petersburg State University 的 Dr Yegor Malashichev 做了個很有趣的研究報告:習慣性照顧幼兒的位置,跟嬰兒的求生能力及社會性連結可能有關係。 科學家研究了 10 種哺乳類動物,發現他們都有共同照顧幼兒的位置偏好!跟隨型的動物,例如野生的野馬、馴鹿、羚羊、麝牛,甚至海洋裡面的殺人鯨、鯨魚、海牛,通通都是讓幼兒行進時跟隨在自己的右後方,而這個位置的偏好可能不只是習慣或便利的原因,而是有更深層意涵。 CC BY 2.0 當媽媽用左手抱著嬰兒的時候,親子之間的眼神交流主要會是利用雙方的左眼;而左眼所接收的訊息影響著右腦主掌的能力發展,尤其是與 溝通效率 相關的能力,例如注意力、推理、記憶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等。 當跟隨型的幼兒動物跟隨在他們媽媽的右後方時,他們主要使用左眼來注視媽媽,這麼做讓他們比較不容易走失;一旦動物媽媽發現危險的時候,例如當殺人鯨媽媽發現漁船靠近時,她也會迅速游到幼兒的右方來提高警覺。 這個不同動物種類都同樣存在的習性,顯示是一種生物天生自發的習慣,這或許足以解釋為何媽媽習慣性地會把嬰兒抱在左側。Dr Yegor Malashichev 解釋, “如果照顧者與嬰兒間沒有眼神交流、則嬰兒右腦則沒有開啟…右腦對於社交聯繫負有主要的責任”。 #認識寶寶從抱開始
#親近親密促進眼神交流
#寶寶需要妳也需要
#揹巾替代雙手提升抱的品質 參考資料: BBC
寶寶哭鬧不停?他需要的是妳正確的對待
“為什麼我小孩哭不停?” “抱著也哭,好不容易睡著了,一放下來又哭” “早哭、晚哭,快受不了了,為什麼他不能跟 XX 小孩一樣,就乖乖躺床上超好養?” 爸媽們,小孩哭鬧才正常,如果小孩都不哭鬧,不是小孩有問題就是爸媽有問題! 人類嬰兒需要照顧者才能生存~生心理都需要 許多哺乳類動物一出生幾個小時內就能跑了,但人類嬰兒卻是動物裡最脆弱最沒能力的,出生約至 2 個月前,柔軟的全身幾乎無法將自己移動、也無法說明需求,唯一能做的就是,哭。他們透過哭來告訴你他沒有安全感、他不舒服、他累了、刺激過多、刺激不夠、害怕,種種原因都在反應他成長發展的 “需求”。 透過了解嬰兒,才能真正知道如何照顧他 嬰兒大腦的基礎功能需要至 2 歲左右才發展完成,而在那之前,雖然嬰兒有能力感受到很深的情緒,他們的右腦以及與主掌基本生存與情緒管理相關的神經系統才正在開始發展。簡單來說: 嬰兒情緒豐富卻生理上無法安撫自己 ,他們除了生理需求需要被照護外,更需要一個主要照顧者的持續與親密的正向情感連繫,讓他們感受到愛、信任與安全感。 壓力與創傷會阻礙腦部的發展,唯有安穩的生活環境才能讓嬰兒全速的發展頭腦與其他重要系統! 每個孩子都不同 你的寶寶打從破羊水出來後,就必須面對完全不同的生活環境,還有緊接而來的各種挑戰與壓力。他最初需要適應並且抗衡地心引力:人類天生必須要學會用兩隻腳走路,短短的一年內,從出生柔軟身軀的躺著、4 個月左右開始翻身硬頸、7 個月會坐、8個月要爬、1歲要走,幾乎每個月都有新的里程碑需要達成!而每個階段都有它絕對的重要性,需要適當足夠的刺激進而促進相關神經、感官、感統、平衡、大動作、精細動作、與肌肉等發展。 然而,每個孩子都不同,不論是天生個性、發展能力的進度等都需要透過了解才能更正確的對待。 要做好當家長的這份工作,首先,請先認識孩子,了解他成長階段的需求與變化。 育兒這份工作有著全世界最重要的任務與目標;而且這份工作,將深遠的影響你的家庭以及我們生活的社會。我們是家長不是保姆,除了基本孩子的生理需求外,認識孩子,用心給予足夠且合適的照護、陪伴、引導、與互動,是我們的責任與義務。 #認識嬰兒的第一步就是多抱
#揹巾替代雙手提升抱的品質
#揹小孩會哭很大可能不是揹巾的問題
豬隊友的改變
2016末,獻給正為家庭努力的新手爸媽。 有些媽媽天生就是當媽的料,有些則是因為荷爾蒙的幫助,生前堅持不會照顧小孩,但生了後很神奇的有了“母性”。雖說如此,根據一份英國的調查指出,多數的女性從寶寶出生後真正適應「媽媽」這個角色,平均需要 4 個月又 23 天;其中更有一半的準媽媽在懷孕期間對於未來的育兒生活感到既害怕又緊張。 很意外吧?就算是懷胎10個月的媽媽也需要學習當媽媽,那麼爸爸呢? 我相信一些被抱怨是豬隊友的爸爸不是完全不願意,而是不懂的怎麼當爸爸。我自己就是個例子,曾經每天忙工作、想要維持原本的興趣跟生活習慣,回到家頂多幫忙泡奶換尿布、哄睡、週末帶小孩出去,以為有在賺錢 (真的賺的也沒多少…) 就是負起當爸的責任了… 我相信這個傳統爸爸角色的定義,很多現代媽媽是不認同的。很慚愧的,我也曾經是媽媽口中 “豬一樣的隊友”,還自我感覺良好,老婆忙整天了,回家看到小孩不好的習慣還會“馬上建議”媽媽該怎麼教,當然啦,那樣的狀況下,再好的老婆也會發飆,在相互不理解的狀況下,就產生了惡性循環,而這個情況從兒子出生後歷經了2胎大約共2年的時間。 到底媽媽抱怨的是什麼,真的年收入XX百萬以上就足夠?家事分攤的不夠?還是待在家裡顧小孩的時間不夠?我想,她打從心底期待的,是你能夠真的成為這個新家庭的一個隊友,一起共同經歷改變、站在同一陣線努力經營。如何經營家庭當然每個人定義不同,但每個育兒階段對新手媽媽來說都還是陌生而且高壓力的、產後身體和心理的變化也需要很多調適,她最希望的基本上或許就只是需要你的了解、參與、支持、與陪伴。 如果妳/你的另一半感覺一直不進入狀況,我建議可以朝兩個方向來突破: 1)拉近雙方的期待 爸爸這個角色的 ”責任“ 到底是什麼,這對於一些人或許是很根深蒂固的 (因為他就是這樣長大的)。你想過了嗎?到底你希望你們新成立的家庭成為一個怎樣的家庭、你希望你的孩子長大成為怎樣的一個人,你現在該怎麼做才能帶領這個家庭走向你們期望的方向?這或許需要好一段過程、好好的慢慢的溝通思考的;如果雙方對於基本的角色期待與認知根本不同時,必須要先理性地取得某種程度的共識,畢竟在迎接一個新生家庭時,雙親與孩子三方都需要承受很大的壓力與角色的轉變。 除了老婆的苦口婆心、諄諄善誘以外 (往往還被嫌嘮叨),或許可以幫助你的另一半,利用並且創造一些機會,讓爸爸更接近那些你們都認可的人、事、物。例如與家庭理念認同的朋友多出們交流、分享一些全職爸爸的文章部落格分享、親職講座專家等等透過三方提供更客觀一點的想法與價值觀。 2)親身的感受 什麼樣的話語跟文字都比不上打從自身內心的感動與衝擊,讓爸爸心甘情願的付出。 在我老二女兒6個月左右,因為用心的老婆而接觸了親子互動課程。在一開始的課堂中,我發現我不太會跟女兒互動、不知道怎麼跟她玩 (因為我其實不太認識她),在水中身體因為緊張緊繃到全身痠痛,而女兒也一直在找旁邊正在的教課的媽媽 (我老婆是授課的老師),完全不給我面子。這個不解的情緒累積了幾個禮拜後開始發現,欸,好像不是因為我生的 (其實也不是我“生”的,我只貢獻了一個精子而已),她就自動是 “我的”,小嬰兒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一個需要溝通、交流、認識的人。 在每週一次的課堂中,我有了機會專心地、全心地,將我的一切精神放在女兒身上;我開始跟她有了眼神的交流、我懂了她的眼神跟肢體要告訴我什麼,我學會了各種不同抱她、跟她玩的方法,她不再只是一個 “名詞”,也不只是一個每天需要照顧的娃娃,她是一個真實正在慢慢成長的人,偶爾發現她有新的表情,或是學會了一些新技能就可以開心好久。 這個互動的火花,不論是因為親密接觸所造成生理上荷爾蒙與情緒的改變、抑或是因為 “懂了” 而產生心態上的轉變,都是一個促使我真正了解當爸爸的意涵,那就是 — 不論是爸爸或媽媽,照顧者的角色需要的是真實用心的參與、了解,才能給予愛然後獲得回饋,進而引導孩子的成長與發展。這聽起來像是一般人與人的關係,但難道不是嗎? 男生沒有機會擁有懷胎十個月的感受,與新生嬰兒自然地多了一些距離。嬰兒看不遠、還不會說話表達,透過親密的抱在一起,利用觸覺與嗅覺、近距離的觀察、互動,是非常好相互認識的方式。如果你也有口中豬一樣的隊友,那麼請創造一些機會,讓他多抱抱孩子吧! #你一直覺得他是豬他就只會變神豬
#幫隊友創造機會比用說的有用
#請自行調整媽媽與爸爸這兩個稱謂
#創造機會正向影響是關係培養的好方式
#揹巾穿戴幫助小孩大人家庭關係
你會用背巾嗎? 正確揹寶寶的觀念與方式解說
談到揹巾,往往容易引起爭論,一方面有些人一直對揹巾有疑慮,怕長時間的揹寶寶會對小孩造成健康隱患;而另外一方面,揹巾越來越為新手爸媽們所青睞。所以,當爸媽們選擇揹巾的時候,如果能夠了解怎樣的揹巾是正確的揹巾、而怎樣使用是正確的方法,就可以享受揹巾帶來的各種好處、而不需要去擔心任何隱患了。
使用揹巾,最重要的三點考慮是:寶寶安全、寶寶舒適、大人舒適,如果要給這 3 點排序,那麼一定是 寶寶安全 > 寶寶舒適 > 大人舒適。
安全考量 脊柱和姿勢
事實上絕大多數針對揹巾的質疑,都是基於安全方面的,因為總有人覺得,長時間使用揹巾,會對寶寶的脊柱和姿態發育造成負面影響。事實真是如此嗎? 其實早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末,就已經有學者針對揹巾中的嬰兒的姿態發育做過長期追踪研究,結果發現,不管是每天被揹一兩個小時、還是每天被揹超過六個小時的嬰兒,到他們上小學時,脊柱發育或身體姿勢有問題的比例,絕對不超過一般人群中會出現類似問題的比例。換言之,揹巾並不會增加脊柱發育的問題,也不會增加身體姿勢出問題的機率,一般認為揹巾會對姿勢造成負面影響的觀念,是完全沒有道理的。 呼吸問題
此外,還有人擔心寶寶在揹巾裡無法呼吸。同樣的,沒有任何證據顯示嬰兒在揹巾裡會有缺氧的狀況,相反,很多研究都發現,在揹巾裡的嬰兒發育得很好,尤其是針對早產兒的研究,使用揹巾讓媽媽可以長時間的抱著早產的寶寶,這會促進他的呼吸系統以及全身心的發育。 但是,為什麼對揹巾的質疑始終不會斷絕呢? 甚至有些爸媽看著路上被揹起來的寶寶都會擔心他是否會出問題呢? 這是因為,使用不對的揹巾,或者使用方法不對,造成寶寶在揹巾中的姿勢不自然、不符合他的身體發育曲線,這樣確實有可能會出問題。那麼,安全的揹巾/揹法是什麼呢? 怎樣的揹法讓寶寶安全而舒適 寶寶在揹巾裡的姿勢等同於被爸媽抱著的姿勢
揹巾的目的是取代父母的雙手,這樣爸媽可以在做事情/行走的同時還能抱著寶寶,所以一個好的揹巾、正確的揹法,應該讓寶寶以相同的姿勢從爸媽手臂中轉移到揹巾裡。寶寶在爸媽手臂裡是最舒服的,那麼在揹巾裡也應該一樣。 安全 5 字訣: ( 揹巾穿戴 5CM )
揹巾的目的是取代父母的雙手,這樣爸媽緊 (完全的貼緊) 、看 (隨時注意看)、頭 (低頭親到頭)、胸 (下巴遠離胸)、背 (完整支撐背)。 C 型背: ( 揹巾穿戴 5CM )
嬰兒的脊柱形狀與成人不同,他是一個朝外彎曲的 C 型弧線,所以不管是抱寶寶還是揹寶寶,他如果能夠維持這個自然的彎曲,椎間盤就保有足夠的健康發育的空間。 M 型腿: ( 揹巾穿戴 5CM )
嬰兒雙腿打開,膝蓋彎曲,並且膝蓋高過臀底,這種 M 型腿是嬰兒的自然姿勢,也保證了他的髖關節得到最佳發育。寶寶以 M 型腿的姿勢被揹巾包住,這樣寶寶是坐在揹巾裡而不是吊在裡面,那麼他的全身重量都能得到有效的支撐,不會有多餘壓力作用於脊柱,脊柱還會形成自然的 C 型。 大人的舒適 要採用揹巾這種生活方式,大人的舒適也必須顧及到,否則寶寶再喜歡,也無法長久。有人擔心,長期使用揹巾,會對爸媽的後背造成傷害。其實揹巾除了能完整支撐寶寶的重量,也會纏繞在爸媽的肩膀、後背、胯部而將寶寶的重量分散到爸媽的全身,這對於背部的壓力自然大大減輕。只不過,對於本來就有背部傷痛的爸媽,或是產後身體出現問題的媽媽,長期使用揹巾確實需要小心。破解的方法有兩種,一是選擇適當的揹巾和揹法,讓自己覺得最舒服,二是從嬰兒期開始就使用揹巾,隨著寶寶長大,爸媽的肌肉也慢慢加強,揹起寶寶增加的重量對爸媽就不那麼吃力了。
其實,不管爸媽的身體是否本來就存在傷痛,從嬰兒期就開始使用揹巾都會幫助爸媽適應寶寶逐漸增加的重量。我們從生活經驗也能輕易了解,你要突然抱起一個七、八個月的孩子,一定會覺得重,但你從他出生起就天天抱,到七、八個月的時候也不會覺得重了。
最後,我們來總結一下安全舒適揹寶寶的要點:
寶寶在揹巾裡的姿勢等同於被爸媽抱著的姿勢。 安全 5 字訣:緊、看、頭、胸、背 C 型背、M 型腿 文章來源: in媽咪育兒新知
你會用背巾嗎?正確揹寶寶的觀念與方式解說
談到揹巾,往往容易引起爭論,一方面有些人一直對揹巾有疑慮,怕長時間的揹寶寶會對小孩造成健康隱患;而另外一方面,揹巾越來越為新手爸媽們所青睞。所以,當爸媽們選擇揹巾的時候,如果能夠了解怎樣的揹巾是正確的揹巾、而怎樣使用是正確的方法,就可以享受揹巾帶來的各種好處、而不需要去擔心任何隱患了。 使用揹巾,最重要的三點考慮是:寶寶安全、寶寶舒適、大人舒適,如果要給這 3 點排序,那麼一定是寶寶安全 > 寶寶舒適 > 大人舒適。 安全考量 脊柱和姿勢:
事實上絕大多數針對揹巾的質疑,都是基於安全方面的,因為總有人覺得,長時間使用揹巾,會對寶寶的脊柱和姿態發育造成負面影響。事實真是如此嗎?其實早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末,就已經有學者針對揹巾中的嬰兒的姿態發育做過長期追踪研究,結果發現,不管是每天被揹一兩個小時、還是每天被揹超過六個小時的嬰兒,到他們上小學時,脊柱發育或身體姿勢有問題的比例,絕對不超過一般人群中會出現類似問題的比例。換言之,揹巾並不會增加脊柱發育的問題,也不會增加身體姿勢出問題的機率,一般認為揹巾會對姿勢造成負面影響的觀念,是完全沒有道理的。 呼吸問題:
此外,還有人擔心寶寶在揹巾裡無法呼吸。同樣的,沒有任何證據顯示嬰兒在揹巾裡會有缺氧的狀況,相反,很多研究都發現,在揹巾裡的嬰兒發育得很好,尤其是針對早產兒的研究,使用揹巾讓媽媽可以長時間的抱著早產的寶寶,這會促進他的呼吸系統以及全身心的發育。但是,為什麼對揹巾的質疑始終不會斷絕呢?甚至有些爸媽看著路上被揹起來的寶寶都會擔心他是否會出問題呢?這是因為,使用不對的揹巾,或者使用方法不對,造成寶寶在揹巾中的姿勢不自然、不符合他的身體發育曲線,這樣確實有可能會出問題。那麼,安全的揹巾/揹法是什麼呢? 怎樣的揹法讓寶寶安全而舒適 寶寶在揹巾裡的姿勢等同於被爸媽抱著的姿勢。
揹巾的目的是取代父母的雙手,這樣爸媽可以在做事情/行走的同時還能抱著寶寶,所以一個好的揹巾、正確的揹法,應該讓寶寶以相同的姿勢從爸媽手臂中轉移到揹巾裡。寶寶在爸媽手臂裡是最舒服的,那麼在揹巾裡也應該一樣。 橫抱 vs 搖籃式 面內抱 vs 面內前揹 面外抱 vs 面外前揹 安全5字訣:
揹起嬰兒時,必須特別注意是否達到揹巾安全5字訣,緊 (完全的貼緊) 、看 (隨時注意看)、頭 (低頭親到頭)、胸 (下巴遠離胸)、背 (完整支撐背)。 C型背:
嬰兒的脊柱形狀與成人不同,他是一個朝外彎曲的C 型弧線,所以不管是抱寶寶還是揹寶寶,他如果能夠維持這個自然的彎曲,椎間盤就保有足夠的健康發育的空間。 M字腿:
嬰兒雙腿打開,膝蓋彎曲,並且膝蓋高過臀底,這種 M 型腿是嬰兒的自然姿勢,也保證了他的髖關節得到最佳發育。寶寶以 M 型腿的姿勢被揹巾包住,這樣寶寶是坐在揹巾裡而不是吊在裡面,那麼他的全身重量都能得到有效的支撐,不會有多餘壓力作用於脊柱,脊柱還會形成自然的 C 型。
大人的舒適 要採用揹巾這種生活方式,大人的舒適也必須顧及到,否則寶寶再喜歡,也無法長久。有人擔心,長期使用揹巾,會對爸媽的後背造成傷害。其實揹巾除了能完整支撐寶寶的重量,也會纏繞在爸媽的肩膀、後背、胯部而將寶寶的重量分散到爸媽的全身,這對於背部的壓力自然大大減輕。只不過,對於本來就有背部傷痛的爸媽,或是產後身體出現問題的媽媽,長期使用揹巾確實需要小心。破解的方法有兩種,一是選擇適當的揹巾和揹法,讓自己覺得最舒服,二是從嬰兒期開始就使用揹巾,隨著寶寶長大,爸媽的肌肉也慢慢加強,揹起寶寶增加的重量對爸媽就不那麼吃力了。 其實,不管爸媽的身體是否本來就存在傷痛,從嬰兒期就開始使用揹巾都會幫助爸媽適應寶寶逐漸增加的重量。我們從生活經驗也能輕易了解,你要突然抱起一個七、八個月的孩子,一定會覺得重,但你從他出生起就天天抱,到七、八個月的時候也不會覺得重了。 最後,我們來總結一下安全舒適揹寶寶的要點: 寶寶在揹巾裡的姿勢等同於被爸媽抱著的姿勢。 安全 5 字訣:緊、看、頭、胸、背 C 型背、M 型腿 參考資料:
https://www.didymos.com/en/magazine/opinions-and-photos/experts-opinions/dr-eckhard-bonnet-specialist-paediatrics/
https://www.didymos.com/en/magazine/opinions-and-photos/experts-opinions/dr-evelin-kirkilionis-behavioural-biologist/
https://www.didymos.com/en/magazine/opinions-and-photos/experts-opinions/hilke-engel-majer-physiotherapist/
http://www.evolvingmamma.com/2014/07/babywearing-a-chiropractic-perspective-first-published-in-nurture-parenting-magazine/
http://www.jpmi.org.pk/index.php/jpmi/article/view/898 圖片 CC BY: 1 , 2 , 3
平常應該揹寶寶、坐推車、還是平躺著?
有一種觀念認為,嬰兒最好經常性的躺在床上,最有利於他的發育;如果非要出去,自然也是和床最像的嬰兒推車為首選。也有人覺得,把嬰兒放在推車上推來推去,或者讓他躺在床上,只要他就不鬧、還容易睡覺,這樣就對他最好。那麼,是不是真的這樣最有利於嬰兒全方位的發育呢 ? 讓我們從生理、認知各方面幫爸媽們比較看看。
床/推車與揹巾的基本區別:平躺 vs. 豎直抱 嬰兒床與推車相似,寶寶通常是平躺在裡面。推車由於需要帶出去,車體遠遠不如床墊厚實舒服;但是推車的後背往往能夠豎起來,可以給寶寶另外一個不同的姿勢與視角。隨著嬰兒發育,床和推車能夠提供給他的姿勢選擇是很有限的。與推車類似的還有嬰兒汽車座椅,寶寶在裡面能保持一定的豎直姿勢,但是總體來說,嬰兒被包裹、系在裡面,姿勢與視角上的局限性是相當大的。 揹巾與床及推車的結構有根本性的不同,它是將寶寶包裹在裡面,如同被爸媽抱在懷裡那樣,而寶寶的姿勢往往是豎直的。隨著寶寶長大,用揹巾的方式也可以持續調整,找到最適合寶寶當時發育階段的方式。
平躺帶來的壓力:脊柱與髖關節 在我們談姿勢對嬰兒發育的影響時,必須先來看一看自然發育的歷程。先說脊柱的發育。一個人的脊柱並不是豎直的。剛出生的嬰兒,脊柱呈向外凸起的 C 型,這契合於他在母體內的蜷縮的姿勢。之後,隨著嬰兒長大,他會逐步發育出頸部(3 個月左右)、胸部 (8 個月左右)、腰部 (1 歲左右) 的 3 個彎曲,以適應他抬頭、坐、直立行走的功能發育。 髖關節的自然發育也要求嬰兒的雙腿能夠打開並向上彎曲。如果爸媽們注意觀察新生兒的姿態,你會發現你把他抱起來的時候,他會很自然的打開雙腿,膝蓋也會向上彎曲,這種狀態就有利於他的髖關節發育。所以,無論是著眼於脊柱還是髖關節發育,嬰兒在成長過程中的姿勢最好能適應他的自然姿勢以求得最大限度的發育。 當嬰兒長時間的平躺在床或推車上時,重力的作用會讓他C型的脊椎變成一條直線,這和他的自然形狀剛好相反。美國兒醫協會支持的研究表明,“長期躺在硬的床墊上或平的床上不動 (如嬰兒車),重力持續不斷的作用會使接觸床面的那一側身體變得平直,這造成姿勢誘導的發育失調及軟弱無力的肌肉。”所以長期的平躺有可能導致扁頭綜合症 (plagiocephaly 這是一種頭骨的畸形,腦後或兩側呈扁平狀),及肌肉軟弱無力。另外,平躺不但會給脊椎造成壓力,還會對嬰兒髖關節的發育造成負面影響。正因為如此,有研究認為,讓嬰兒的脊椎保持直線並非最好的生理姿勢。
揹巾裡的豎直姿勢:脊柱與髖關節 在揹巾中,嬰兒會自然的彎向父母,後背會呈現符合他 C 型脊柱的弧度;隨著嬰兒長大,他能直起頸、腰等部位時,都合乎脊柱的三個生理彎曲的出現與發育。不但如此,揹巾讓嬰兒的身體處於豎直的狀態,這個時候,重力是以相同於脊柱的方向作用於它,這還會促進脊柱和身體姿勢的發育,因為重力會刺激到嬰兒的脊柱、周邊肌肉群以及相應的神經系統,這些器官組織為了抗衡重力而持續不斷的發育。 汽車座椅的問題:也許有人會想到汽車座椅,在座椅中,嬰兒身體也有一定程度的豎起來,而且他們的後背會呈現自然的 C 型。但是汽車座椅的問題在於,嬰兒不需要對抗重力,它會讓嬰兒在身體完全不需要出力的狀況下,脊椎持續固定維持在 C 型的狀態,其實這會妨礙脊椎自然彎曲的生成。嬰兒如果沒有機會感受重力,那麼他們就很難發育出足夠強壯的肌肉來抬起自己的腦袋。此外,根據世界兒童脊椎推拿療法協會的研究,當汽車座椅不在汽車中使用的時候 (例如取下當推車用),它並非理想的嬰兒承載工具,因為嬰兒在裡面,「姿勢會受到很多限制,從而影響其顱骨和脊椎發育。」 正確的使用揹巾,也為嬰兒的髖關節發育提供了良好的空間,因為此時嬰兒的雙腿會分開,膝蓋向上彎曲並高過臀底,揹巾會最大範圍的支撐住嬰兒的臀部和雙腿,這種姿勢符合髖關節發育的自然狀態,也分散了重力對脊柱所可能產生的壓力。
平躺與發展遲緩的關係 近五六年來,有不止一篇的研究文章發表在發育學的學術期刊上面,為學界累積了越來越多的數據,這些數據顯示的都是長時間處於平躺姿勢的嬰兒,有更高的機率會產生發育遲緩的問題,而在這些遲緩的發育方便,最突出的就是認知能力與運動系統的發育。 當然,科學家們也承認,我們需要更多研究、更多數據來釐清這兩者之間到底有什麼因果關係,不過目前普遍認為,長時間的平躺在床上、推車上,對嬰兒的姿勢限制過多,而對嬰兒發育所需要的刺激提供得卻過少,這很可能會誘使發育遲緩的危險係數增加。而與平躺相對的,是豎直的揹在揹巾裡,嬰兒的感官會接受很多綜合刺激,這促進他的發育。下面我們來具體比較一下。 視角廣度:
2015年,一位厄瓜多爾的攝影師 (Diego Acosta López) 把自己的鏡頭安裝在近兩歲兒子的推車上,隨著他推著兒子在紐約街頭行走時,照相機也記錄下來了躺在推車裡的那個兩歲孩童看到的世界。從照片上看,這個世界和我們看到的相似卻又那麼不同,因為它不但是從下而上的,而且其視野寬度非常的小。
這也是推車或者汽車座椅的問題,寶寶在裡面,行動力受到限制,能看到的世界是有限的。躺在床上的嬰兒更是如此,他只能看到床上方的天花板或者懸在那裡的一些嬰兒玩具,長時間處於這種位置,嬰兒大腦受到的刺激就十分有限。
而揹巾中的嬰兒則不同,直立在爸媽身上,嬰兒可以安全而無阻礙的看到這個世界,學習周遭的一切。即使小嬰兒被面朝內的揹在揹巾裡,他也能貼在爸媽胸前看世界;即使是在家裡,爸媽把寶寶揹起來做事情,寶寶也不用只盯著床上方的天花板看。此外,在揹巾中,嬰兒的高度是爸媽的胸腔附近,看到的東西不是自下而上的,視野也比較不受影響。這種持續的接觸外部環境所給予嬰兒大腦的刺激是非常珍貴的,因為通過這些刺激,嬰兒大腦會處於一種非常旺盛的發育狀態。 平衡感:
嬰兒平躺在床上/推車上,前庭系統很少接受重力從各個方向給予的刺激,因此他平衡感的發育就很難旺盛起來。在揹巾裡,爸媽行走、做事情的時候,每一個停頓、每一個轉彎,都會對寶寶產生影響,他必須不斷的適應這些變化,努力抗衡各方向作用力對他的影響,他的前庭系統乃至整個感官統合系統都因此而活躍起來,發育也就蓬勃進行了。
嬰兒與爸媽的距離 無論是嬰兒床、汽車座椅還是推車,嬰兒和爸媽之間總是隔了一定的距離,爸媽也許可以一低頭就看到寶寶,但寶寶沒辦法隨時看到爸媽,更沒有辦法隨時感受到爸媽的身體和氣息,這容易讓他們感到不安,因為從生理上講,嬰兒是需要和爸媽保持親密接觸的。 而在揹巾中,寶寶的身體靠著爸媽的身體,他與爸媽的距離是爸媽一低頭就能親吻到的距離。這樣,嬰兒隨時可以看到爸媽,隨時能夠感受到依靠,而爸媽其實也在用自己的身體保護了寶寶所有的感官接收器及重要器官。而如果你正確使用揹巾的話,寶寶的雙腿會彎曲、膝蓋會放平,你會支撐著他的臀部,這方式剛好是寶寶本能要採取的姿勢,那麼他就會感到舒適、溫暖、安全。 此外,我們做任何事情其實都有一個節奏,不管是行走、在花園裡工作、還是做飯,爸媽都有自己的節奏,當寶寶在揹巾裡和爸媽一起做這些事的時候,他會適應爸媽的節奏,這節奏又成為親子之間的一種關聯與紐帶。 別總把寶寶放在容器裡 床、推車、汽車座椅,都是一種半閉合的環境,寶寶處於其中,像被關在一個容器裡一樣,不但姿勢和視角受到限制,他所看到、觸摸到、聞到的東西,都是各種人工合成的材料。而在揹巾裡呢,他會觸摸到、聞到、看到、感受到的是爸媽的氣味與心跳。 Sharon Heller 博士在她的書「關鍵接觸」中說:「我們的身體富含各種感官,微笑、香氣、大笑交織在一起,伴隨著如波浪般起伏的愛撫,這一整個感官世界都呈現在我們的指尖上。我們與寶寶肌膚相接的時候,寶寶能得到觸覺與肌膚的刺激,而他四肢的壓力又通過本體感受傳給我們的身體。通過母乳,寶寶得到觸覺、嗅覺、味覺的刺激;我們移動時、及豎著把它抱起來時,他需要努力維持頭部位置和平衡,這樣他得到前庭系統的刺激;當他向四下觀望時,他得到視覺刺激;我們在他耳邊呢喃時,他得到聽覺刺激;我們給他換個方向時,他又得到動感的刺激。」 這就是爸媽使用揹巾所能達到的微妙而有極其豐富的與寶寶互動的層次,而這些,當寶寶待在一個容器裡,特別是當他看不到我們的時候,就通通消失了。爸媽捫心問一問自己,你真的更相信容器嗎? 參考資料:
http://icpa4kids.org/Wellness-Articles/the-benefits-of-baby-carrying/All-Pages.html
http://lens.blogs.nytimes.com/2015/01/23/a-toddlers-view-of-new-york-city/
http://doctorstevenpark.com/flat-head-syndrome-linked-to-developmental-delays
http://www.doctorslounge.com/index.php/news/pb/34551
http://hipdysplasia.org/wp-content/themes/hipdys/includes/FileRepository/Brochures/PreventingHipDysplasiaBrochure.pdf
http://www.seattlechildrens.org/media/press-releases/new-study-possibly-links-cognitive-and-motor-delays-with-flat-head-syndrome-in-young-babies/
http://www.boba.com/Strollers-baby-carriers-and-infant-stress 圖片 CC BY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袋鼠療法 - 最徹底的揹巾穿戴
揹巾穿戴已經作為一種養育寶寶的生活方式日漸流行起來,而很多爸媽可能還不知道,有一種非常特別的穿戴方式超越了普通養育的範疇,而成為一種治療方式,這就是袋鼠療法。袋鼠療法已被普遍接受為一種十分有效的針對新生兒的養護方式,特別對早產兒的效果顯著。而對於一般性的揹巾穿戴,袋鼠療法也能啟發我們怎樣才是最適合新生兒的揹巾穿戴方式。 什麼是袋鼠療法?
顧名思義,袋鼠療法就是讓母嬰像袋鼠媽媽與幼崽的互動方式待在一起。袋鼠媽媽是怎樣對待自己的寶寶的 ? 小袋鼠一出生就會鑽進媽媽胸前的袋子裡,一直長到足夠大才會出來。所以,袋鼠療法也是如此,新生兒與媽媽肌膚貼著肌膚,粘在媽媽的胸膛上。最嚴格的袋鼠療法,是要全天 24 小時維持這樣的接觸,直到嬰兒大到拒絕這種照護;而普通的袋鼠療法,就沒有硬性規定每天要這樣相處多久的時間,很多相關研究裡面所針對的袋鼠療法,從每天 15 分鐘到 24 小時都會算進來。 那麼為什麼我們說袋鼠療法是最徹底的揹巾穿戴呢 ? 一來,如果爸媽用揹巾的時候,把寶寶貼著自己的肌膚 (而不是衣服) 纏繞起來,就等於是袋鼠療法;二來,最嚴格的袋鼠療法是24小時不間斷的肌膚接觸,用揹巾來達到這個目的的話,就是 24 小時不間斷的揹巾穿戴。 袋鼠療法的好處已為大量科學研究所證實
袋鼠療法的這種母嬰接觸方式,基本上是哺乳類動物共有的產後母嬰行為,所以一般的科學研究,只會集中於它的好處及實施的範圍等等,也就是這種行為的有效性。 根據去年發表的一篇綜述性論文,嚴肅研究袋鼠療法的科學論文,至少有 425 篇。這其實是相當大的一個數字,也說明在這方面學界已經積累了很多數據,具有相當的可靠性。那麼這些研究論文都在研究什麼呢 ? 他們研究的是袋鼠療法對早產兒的發育影響。為什麼要針對早產兒呢 ? 因為早產兒往往胎內系統發育尚未結束就因為種種原因而出生了,出生後面臨的挑戰比足月的嬰兒大得多,他們所需要的照護也多得多,在這種情況下,袋鼠療法就能體現出更顯著的效果。研究發現,袋鼠療法可以縮短早產兒在醫院/新生兒重症病房的時間,這說明這種方式確實能促進早產兒的健康發育。具體來講,到底哪些系統的發育會受益呢 ? 數百篇的研究論文證實的益處有以下這些: 心率更穩定,更常處於常態範圍 減少心動過緩的頻率 心血管發育健康 促進呼吸系統發育 對於心血管和大腦血管中的氧含量都有正面效果 有先天性心臟病的新生兒在術後能夠通過袋鼠療法而更好的恢復 體溫更穩定,不容易出現失溫的狀況 促進新陳代謝 提升腸胃系統的消化功能 體重增加更快 睡覺時間更長,睡眠更穩定
(相比之下,溫箱中的早產兒經常經歷很混亂的狀態,容易受驚、難以長時間入睡) 哭鬧明顯減少 大腦成熟更快
(每日 1.5 小時、每週四天的袋鼠療法即有顯著效果) 發生嚴重病菌感染的情況減少 緩解嬰兒的壓力及疼痛感 相對於早產兒,足月嬰兒身上進行的袋鼠療法的研究相對比較少,但目前發表過的研究論文也一樣證實了袋鼠療法對於足月嬰兒有很好的安撫效果,能夠明顯促進他們的睡眠時間和質量、體溫調節、減少哭鬧等等。 近似袋鼠療法的哺育方式也有好處
如果寶寶健康,沒有發育問題也不是早產兒,爸媽們可能覺得不必採用袋鼠療法中那種肌膚相接、緊貼胸膛的哺育方式。沒有錯,科學研究同樣也證實了,只要爸媽與寶寶貼近,隔著衣服,只是簡單的抱起來、或是用柔軟的揹巾把他揹在胸前,也一樣能得到袋鼠療法中的許多好處。
從袋鼠療法到揹巾穿戴 袋鼠療法對於需要特別呵護的早產兒有那麼多明顯的好處,最根本的一個原因是嬰兒貼近媽媽的胸膛、而肌膚相貼讓他能感知媽媽的體溫和氣味,這種單純的距離可以全方位的幫助早產兒繼續他們尚未完成的發育。同樣的,對於健康足月的嬰兒來說,與爸媽的無距離、近距離接觸,也一樣能全方位的促進他們的發育。 很多爸媽也許會問,到底抱多久、揹多久才夠 ? 這個問題其實沒有標準答案。我們從袋鼠療法的研究中知道,很多研究所包含的袋鼠療法,可以短至每天 15 分鐘,也一樣有效果。但有一點毫無疑問,那就是母嬰之間的袋鼠式接觸,時間越長、效果越好。同理類推,用揹巾把足月新生兒穿戴在身上,也是時間越長、效果越好,具體可以到多長時間,自然是要根據各家的情況與寶寶的接受度來調整。 怎樣安全舒適的揹新生兒 新生兒的頸部支撐與呼吸通暢最重要。
用揹巾揹新生兒,最重要的是給他的頸部以良好的支撐,因為他的頸部肌肉還無法負擔自己的頭;還要注意不要阻礙寶寶的呼吸通道。這兩點首先顧及到,其它方面慢慢調整,沒有一下子100分,也不會立即對寶寶造成傷害。
寶寶在揹巾裡的姿勢等同於被爸媽抱著的姿勢。
一個好的揹巾、正確的揹法,應該讓寶寶以相同的姿勢從爸媽手臂中轉移到揹巾裡。
安全 5 字訣
緊 (完全的貼緊) 、看 (隨時注意看)、頭 (低頭親到頭)、胸 (下巴遠離胸)、背 (完整支撐背)。
C 型背
嬰兒的脊柱形狀與成人不同,他是一個朝外彎曲的C 型弧線,所以不管是抱寶寶還是揹寶寶,他如果能夠維持這個自然的彎曲,椎間盤就保有足夠的健康發育的空間。
M 型腿
嬰兒雙腿打開,膝蓋彎曲,並且膝蓋高過臀底,這種M 型腿是嬰兒的自然姿勢,也保證了他的髖關節得到最佳發育。
參考資料: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33642095_Evidence-Based_Review_of_Physiologic_Effects_of_Kangaroo_Care
http://babywearinginternational.org/Research/Blois_research_summary.pdf
http://www.slingbabies.co.nz/Site/Articles/Special_Babywearing-_Kangaroo_Care.ashx
http://www.kangaroomothercare.com/how-to-do-kmc.aspx
圖片: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揹嬰兒在身上的好處,全家人都受益
人類是靈長類動物。靈長類動物不會把幼崽留在洞裡和巢穴中,而是會把寶寶帶在身上到處走。台灣多獼猴,想來很多爸媽都見過猴群到處走時、小猴子是如何緊緊巴在母猴子身上的。脫離叢林或洞穴的環境,我們本質上仍然是那個在嬰幼兒期要巴著父母的靈長類生物,而我們又發明了工具,於是,在 200 萬年前,人類的祖先就發明了揹巾。根據英國人類學家 Timothy Taylor 的理論,200 多萬年前人類才開始使用工具,而最早被發明的工具裡面,就有很可能是用獸皮做的揹巾。有了揹巾,媽媽們可以長期帶著寶寶,而嬰兒在母體外也能夠靠著母親的肌膚繼續發育,特別是大腦的發育,給人類的智力發展創造了很好的條件。 而母嬰之間這樣的、在靈長類動物中共通的哺育模式,持續了數百萬年,一直到近代的工業革命時期才出現了變化。19 世紀,產業革命帶動了社會的深刻變革,婦女從家庭中走出來,與之相伴的,便是要求嬰兒獨立自主的呼聲。這呼聲越來越高,再加上人類社會製作工具的能力在近兩百年來有了一個數量級的飛躍,新式搖籃、嬰兒車、汽車座椅等等層出不窮,揹巾就這麼落伍了。但是如果我們縱觀人類史,橫看生物圈,我們就會發現,揹巾穿戴,其實不是什麼新事物,只是回歸傳統而已。 揹巾穿戴的好處
我們當然不是說,傳統的就是好的。不過,揹巾穿戴確實有很大的實際好處,而且不少是為科學研究所證實了的。因為揹巾本質上是近似於爸媽抱著小孩,只不過人都是會累的,僅僅靠爸媽的雙手是無法長時間抱小孩,也沒辦法在抱著寶寶的同時做其它事情,而揹巾把爸媽的雙手解放出來,就允許爸媽和孩子有比較長時間的親密接觸。 對嬰幼兒的好處 幫助寶寶適應母體外環境、促進發育。
胎兒脫離母體的時候,體外世界與子宮内的環境差別太大了,如果嬰兒能夠持續的在母親的身邊以類似胚胎時的姿勢被呵護著 (母親抱著嬰兒或者使用揹巾把嬰兒穿戴在身上),那麽他就會受到比較小的干擾而最大限度的持續發育。事實上,新生兒的發育過程還遠遠沒有完成,還有好長一段路要走。母嬰關係實際上為嬰兒的自主系統提供了生理調節的基礎。一份 1992 年的研究顯示,如果一個嬰兒離開母親,他會經歷「心率減緩、體溫下降、睡眠不安、及腦電波變化」,這反映了他小小身軀裡的系統調節功能出現紊亂。嬰兒被迫離開母親後,免疫系統也會變弱,因為他的身體會自動減少合成白血球的數量。當嬰兒與母親重聚後,他的身體又變強壯了。
促進依附關係形成。
正確使用揹巾,就如同媽媽抱著寶寶一樣,可以促進親子之間的紐帶和依附關係的形成,而這一點,是有科學研究證實的。1990 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小兒科學的研究者專門針對揹巾中的嬰兒與汽車座椅裡的嬰兒做了比較研究,結果發現,到嬰兒13個月的時候,常常被父母用揹巾揹著的小孩子們,都可以與父母形成安全依附的紐帶,而常做汽車座椅的嬰兒,形成這種紐帶關係的就少得多。
減少哭鬧。
有研究發現,與父母形成了安全的依附紐帶的嬰兒,他會有比較長的時間處於清醒且滿足的狀態。當嬰兒處於這種清醒且滿足的狀態時,一般是不會哭鬧的。另外,揹巾中的寶寶往往處於豎直姿勢,這種姿勢對於胃食返流及不明原因哭鬧 (colic) 的症狀都有緩和的效果。
促進呼吸系統發育。
根據 Maria Blois 博士的研究,早產兒如果常常的被直立的抱在媽媽懷裡,呼吸系統會得到更好的發育,比躺在溫箱中的情況要好。在 Blois 博士的研究中還發現,那些常被媽媽直立來抱著的早產兒,他們在睡眠中的窒息、心動過緩等現象也比較少。
促進親子關係。
在美國、哥斯達黎加、俄羅斯、泰國、菲律賓等地做的大規模研究都發現,嬰兒與父母之間形成早期的依附關係,可以很明顯的降低嬰兒發育出現問題的機率、或是遭受忽視甚至捨棄的機率。 促進情感發育。
多種研究數據都指向親子依附會促進嬰幼兒的學習,讓他們更有安全感、在社交生活中更有餘裕。而且與一般人的直覺不同的是,經常依附在父母身上的嬰幼兒,並不會更粘人,相反他們會更獨立,因為他們情感上更自信。
視野廣闊,持續學習。
直立在媽媽身上,嬰兒可以安全而無阻礙的看到這個世界,學習周遭的一切。Sharon Heller 博士在她的書「關鍵接觸」中說:「嬰兒處於豎直的姿勢越久,他就有越多的時間保持警覺和平靜,即使總是在睡覺的新生兒,也會在被抱起來的時候停止哭泣,趴在父母的肩頭四面看看。有趣的是,嬰兒有多警覺和他在什麼地方有關係,一個豎直著待在嬰兒車座椅裡的寶寶,不如直立抱在媽媽懷裡的寶寶警覺。直立起來是對嬰兒最好的姿勢,這道理其實很容易懂。想想看,一個嬰兒每天平躺著在床上/推車上的時間有多少。這種狀態會不會影響他們的警覺度 ?當然很有可能。研究者發現,還不會坐的嬰兒,如果常常處於直立的姿勢,就能夠學到更多的東西。」
刺激感官。
嬰兒處於豎直姿勢時,會直接感受到重力在他身上的作用,他就必須學習如何抗衡重力,這刺激他的各種感官系統的旺盛發育。事實上,重力是一個人發育過程中的重要因子,而這個因子在豎直的姿勢下會發揮最大的作用。此外,當父母揹著嬰兒時,時不時產生的晃動、搖盪能夠刺激嬰兒的前庭系統,幫助嬰兒發展出在三維空間的安全感。而爸媽每一個轉彎、停頓、側身等等動作,都會給嬰兒的姿勢造成微小的擾動,寶寶則在這些微小的擾動中,積極的學習著如何適應。
長期正面影響。
長期追踪的大規模研究數據並不多,而且一個人成長過程中的影響因子太多,當研究要分析一個青少年的行為養成,是很難將他是否與父母形成安全的依附關係單獨剝離出來看的。不過,最近有一份長期追踪(12年以上)的研究成果發表,根據這份研究,青春期的少年的負面行為特徵,往往會被嬰幼兒時期的安全依附關係所抑制,而若沒有這種安全依附關係,長大後的負面行為會更具傷害力。 對母親或其他穿戴者的好處 解放雙手。
親子依附關係有諸多好處,但真要爸媽長時間抱著寶寶,在現實生活中是有很多實際困難的。揹巾則在解放了爸媽雙手的同時,還能讓親子之間早日形成依附關係。
方便母乳、促進母乳意願。
嬰兒揹在揹巾裏,距離母親的身體非常近,比起從床上或者推車上抱起寶寶喂食,要方便得多。而且,還有研究數據發現,經常使用揹巾的媽媽們,會更願意母乳。
降低產後憂鬱症的機率。
媽媽們產後都難免會受到荷爾蒙的影響,但如果到了憂鬱症的地步,則可能會是媽媽及整個家庭的一個嚴峻的考驗。有研究數據發現,經常使用揹巾的媽媽,患上產後憂鬱症的機率比較低。快樂的媽媽,才能養出快樂的寶寶。 產後恢復。
正確的使用揹巾能促使良好的站姿,寶寶這個甜蜜的負重同時能夠幫助產後媽媽利用上背部的大肌肉群達到運動的效果,提升新陳代謝,讓疲勞許久的母體能開始活動、恢復健康。
情感安撫。
揹巾可以促進親子紐帶及親子依附關係的形成。這種關係不僅僅對寶寶有很多好處,它同時也作用於照顧寶寶的爸媽 (或其他照護者)。很多父母都是在與寶寶建立親密關係的同時,對自己内心的認知有了更多的體驗。而且,與寶寶之間的牢固紐帶,會讓父母的情感更豐富,内心更自信,甚至更有安全感。
方便行動。
揹寶寶在身上,行動不必受限於在搭乘公車、捷運、電梯等密閉空間或位於人潮多的場所時使用推車的不便利性。
收納空間。
嬰兒推車可以佔據家裡或店裡很大的空間,單揹巾可以輕鬆收納且隨身攜帶。 對家庭的好處 促進父嬰紐帶的建立。
媽媽經歷十月懷胎和生產,又往往因爲母乳的關係,能夠相對容易的與寶寶建立其親厚的紐帶關係。但是爸爸往往被排除在外,很難在嬰兒期就與寶寶建立起依附關係。揹巾的使用則不分爸媽的角色,爸爸也一樣可以長時間的將寶寶穿戴在身上,這樣不但可以減輕產後媽媽的負擔,還能促進爸爸和寶寶之間紐帶的形成。
平衡整個家庭。
弟弟妹妹出生後,哥哥姐姐往往會感覺受到忽視。如果爸媽使用揹巾把小寶寶穿戴在身上,就有餘裕照顧到大的孩子、乃至家庭中的其它瑣事,有助於家庭的穩定和諧。
經濟實惠。
寶寶成長的不同階段,因應他的需求,往往需要不同的嬰兒推車、汽車座椅等等,這些消耗品對於一個小家庭來説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如果在不同階段都優先選用揹巾,長遠算下來,經濟上還是更划算的。 參考資料: Blois,Maria. Babywearing. Texas: Pharmasoft Publishing, 2005 http://birthlight.com/news.aspx?news=721 https://www.theguardian.com/technology/2010/sep/05/my-bright-idea-timothy-taylor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cdev.12607/full http://www.askdrsears.com/topics/parenting/attachment-parenting/7-benefits-ap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245751 http://icpa4kids.org/Wellness-Articles/the-benefits-of-baby-carrying/All-Pages.html http://mp.natlib.govt.nz/
嬰兒直立揹對脊椎健康的影響
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揹巾穿戴在促進親子紐帶、親子互動、刺激寶寶的認知發育等方面有很積極的作用,也有許多人相當推崇這種比較接近自然的哺育方式,所以揹巾穿戴也為新手爸媽們所青睞。但疑慮與謹慎的思考也伴隨而來。這裡我們不談育兒觀念、養育方式的選擇,只針對揹巾中的寶寶姿勢。因爲寶寶總是以比較豎直的方式被包在揹巾裏,有人會問,這會傷害到寶寶的脊柱發育嗎 ? 嬰兒脊柱發育的階段 雖然我們常説人的脊梁要挺直,但其實我們的脊柱並不是一條直綫,而是有三個生理彎曲,分別處於頸椎、胸錐、腰椎的位置。嬰兒剛出生的時候還沒有這三個彎曲,他的脊柱是一個朝外的近似 C 形的弧綫,正適應於他蜷縮在媽媽身體中的姿勢。隨著新生兒長大,他的脊柱也逐漸發育,三個月大左右,頸椎出現第一個彎曲:頸椎前凸;六個月左右出現第二個:胸椎後凸;一歲左右出現第三個:腰椎前凸。脊柱發育不好,對一個人的姿勢和形體都有很深刻的影響。所以,理想的脊柱發育過程應該是要順應脊柱本身的弧度。 豎直 vs. 平躺 我們從直覺出發,當嬰兒處於豎直的姿勢時,重力會拉扯他的脊椎,從而讓脊柱承受不必要的壓力、以至於影響脊柱發育。這種想法看似有道理,但如果我們對照一下相反的姿勢,也就是平躺,就能看出問題了。當嬰兒處於平躺的姿勢時,重力仍然會作用於他,只是從另外一個方向拉扯他的脊椎。 也許你會說,平躺的時候有床/嬰兒車在下面支撐,那麼別忘了,把嬰兒豎直抱起來的時候,爸媽一樣會用雙臂和身體支撐他。所以我們仔細想想,當我們把嬰兒豎直的抱起來時,我們的手臂會支撐他的雙腿和臀部,而他會很自然的拱向我們的身體,這樣一方面重力作用分散於全身,不會集中於嬰兒的脊柱,另外一方面寶寶靠在我們的身體上時,正好契合了此時他脊柱的 C 型的形狀,所以反而是他的自然姿勢。 那麼下一個問題就是,在脊柱的發育過程中,豎直的姿勢到底對發育過程有沒有影響。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對發育的一些觀念進行溝通。 脊柱發育是為了適應環境 從人類學和進化論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就不難理解人類的脊柱為什麼是一個有三個彎曲的弧線。感興趣的爸媽可以找一本發育演化學的書來讀,或者從維基百科了解大概。簡單來說,人類的一切器官發育都是為了適應環境的。所以胎兒在母體內時,他的脊柱是向外彎曲的 C 型,因為他在媽媽子宮裡只能蜷縮著身體。嬰兒出生後三個月內,脊柱仍大體維持這樣的形狀,但是他的外部環境不同了,因為與泡在羊水裡不同,此時嬰兒必須開始學習面對重力的作用,學習如何抗衡重力來進行直立行走。所以,隨著嬰兒的發育,他每直起來一部分,脊柱就形成一個彎曲,直至最終徹底直立行走。 2005 年發表在學術期刊脊柱療法與骨療法 (Chiropractic & Osteopathy) 上面的一篇綜述性論文很詳細的總結了脊柱和姿態發育的過程。人體的任何一個器官發育都不是單一事件,它需要一整套的系統配合,比如脊柱發育,它涉及的不僅僅是脊柱,還有一整套神經系統和周邊肌肉。相信不少爸媽都發現,嬰兒從很小的時候就喜歡被豎著抱,這其實是他的非自發姿勢控制。每當寶寶受到重力刺激,與脊柱相關的神經系統和肌肉就會像反射一樣的隨之發展,反複不斷的重複,這一整套系統也就會持續發育,直到最終完成,而孩子就有了自發的姿勢控制,也就是說,這個時候他直立行走就沒有障礙了,不需要特別努力了。所以說,在這個過程中,豎直的姿勢和重力的刺激,都是引導脊柱發育的環境因素。當然啦,爸媽的支撐也很重要,特別是三個月以內的新生兒,頭頸部肌肉還很軟,必須由爸媽提供良好的頭頸支撐。 揹巾中的豎直姿勢與脊柱發育 爸媽把寶寶豎直的抱起來,首先寶寶的姿勢是會符合他的脊柱自然弧度的;其次爸媽會提供良好的支撐;再次,這會促進寶寶的發育;最後,很多嬰兒都喜歡這個姿勢。所以說,豎直的姿勢本身是沒有問題的。那麼下一個問題就是,揹巾裡的寶寶呢 ? 畢竟,揹巾是死的,它沒有辦法像爸媽豎著抱寶寶時自動和寶寶一起找到最佳姿態,那麼把寶寶豎直的穿戴在揹巾中,對脊柱發育會有潛在的害處嗎 ? 其實好幾年前,就有小兒科醫生和脊柱治療醫生呼籲父母重視揹巾可能對嬰兒造成的脊柱發育影響。比如 2012 年,澳大利亞的一位脊柱治療醫生 Venessa Harrington 就公開警告父母,揹巾/揹帶可能會影響孩子的脊柱和髖關節發育。但如果我們仔細分辨,我們會發現,這些反對意見是基於舊式的揹巾/揹帶,在那些揹巾裡,孩子往往雙腿只是稍微分開、直直垂下來,這對他的髖關節發育有影響;同時由於很多嬰兒過早的被臉朝外的揹起來,導致他的身體無法向內靠向父母得到支撐,脊柱無法形成自然弧度,引起發育隱患。 但同樣是這位 Harrington 醫生,還包括其他的小兒科及專業人士,並不反對揹巾穿戴,還提倡正確的穿戴方式以消除他們所警告的隱患。在揹巾中,寶寶的臀部應該得到有效的支撐,雙腿大比例分開並自然彎曲,膝蓋位置高過臀底,同時在嬰兒能自己坐起來之前讓他臉朝內的在揹巾裡。這樣,爸媽和寶寶都能享受豎直姿勢和揹巾穿戴的好處,同時也不會對脊柱和髖關節的發育造成影響。 而好消息是,能夠讓爸媽做到正確穿戴符合 5CM 的新式揹巾,甚至是延續傳統智慧能有效提供各種體型支撐的長布揹巾,目前在市面上也越來越流行。爸媽如果想知道你選的是對的、穿戴方式也是對的,只須記得一個簡單的要領:當寶寶在揹巾裡的時候,他的姿勢應該是和被你豎直抱在懷裡一樣的,獲得足夠的臀腿、背及頸部的支撐。 參考資料: http://chiromt.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1746-1340-13-16 http://www.evolvingmamma.com/2014/07/babywearing-a-chiropractic-perspective-first-published-in-nurture-parenting-magazine/ http://bwisomd.org/the-top-3-considerations-for-spine-health-and-babywearing/ http://www.chiropractorsnsw.asn.au/assets/pdf/Media-Releases/120813_CAANSW_Media_Release_Baby_wearing_warning.pdf
什麼是 C型背、M字腿?
嬰兒期的脊椎與成人脊椎大不同,嬰兒需要維持嬰兒自然的背部彎曲 (C型背) ,才能讓椎間盤保有足夠健康發展空間,並且降低脊椎壓力。當嬰兒的膝蓋高於他的屁股時 (M字腿) 嬰兒的髖關節能獲得最佳的發展姿勢。通常揹寶寶時,若能達到足夠 M字腿,寶寶的背部自然會形成健康的彎曲。 C型背 → 寶寶脊椎健康
M字腿 → 寶寶髖關節健康 請參考圖檔示意寶寶坐姿,
✅ 右邊圖顯示正確的 M字腿與C型揹,一般揹巾揹帶(直立揹時,不限類型)正確的使用能夠撐起,包起,或托起寶寶屁股及大腿,成為這樣的形狀,讓寶寶真正 “坐進去” 揹巾,讓承重的壓力主要分布在寶寶屁股上,這是嬰兒脊椎與髖關節最自然可舒壓的姿勢。 ❌ 左邊圖顯示的揹帶無法包覆寶寶。照片中的坐姿顯示 寶寶背部形成 “反 C型” 的姿勢,違反了寶寶脊椎自然的彎曲曲線。 揹寶寶重點,缺一不可:寶寶安全、寶寶舒適、穿戴者舒適 嬰兒期指的是1歲以下,1歲以上屬於幼兒期,幼兒的發展比較完整,寶寶也能自主調整姿勢,所以影響的程度也會逐漸降低。 這篇非針對個別揹巾款式,而是針對寶寶坐姿與說明嬰兒期的需求讓家長穿戴寶寶時可參考。每個家庭大人小孩需求都不同,嬰兒也不會因為揹一下子姿勢不對就會有不可逆轉的健康影響。所以請家長還是要了解資訊後,自行做 “你認為” 最恰當、最適合妳與寶寶的決定。
要『揹』寶寶,不要『吊』寶寶!
理想的嬰兒揹巾穿戴必須能夠促進寶寶 “胎兒的姿勢”(膝蓋高於屁股,從後面開起來呈現M字腿),而不要像是 “吊降落傘的姿勢”。當寶寶被吊起來腿直直的,這是最不理想的姿勢。 → 左邊圖顯示腿直直的吊掛,寶寶的髖關節有最明顯的受力,形成大腿骨與髖臼窩相反方向的受力
❌ 對於有先天性髖關節發育問題的寶寶,左圖是最不健康的姿勢! → 中間圖通常是使用底部較寬的揹巾,會比雙腿直直的要好。雖然腿部有多一些支撐,但大腿的支撐度還不算完整。 → 右圖顯示當揹巾能夠支撐寶寶完整的大腿及屁股(膝蓋至膝蓋區),髖關節的受力是最小的,而且臀部是在最穩定的姿勢,寶寶這是處於最舒適且最有助於發展的姿勢
✅ 右圖是揹寶寶最好的『M 字腿』姿勢! 相同的揹巾若穿戴調整方式錯誤,也會造成不理想的寶寶坐姿,本文並不針對個別揹巾款式,而是穿戴後所呈現的寶寶坐姿。 每個小孩都不同,在揹巾穿戴的時候千萬不要強迫寶寶,而應該以他可以接受最自然舒適的姿勢來調整。 資料來源:國際髖關節發育不良協會、網路照片、揹巾穿戴互援團顧問
小文子會客室》把你的最愛 穿在身上 揹巾育兒 袋鼠爸媽樂無比
有一對夫妻,15歲那年,相遇在新加坡,成為中學同學。 時光流轉,來到2016年的台灣,8月的內湖,一家名叫「Oovi,無比」的親子同樂館。有幾位年輕的新手爸爸,正用揹巾將心愛的寶寶揹在懷裡,腳底踩著拍子、身體隨著音樂搖擺,帶領他們的,正是這一對青梅竹馬的夫妻檔,揹巾互援團的團長,郭奕宏和Diana。 初見郭奕宏和Diana,很難想像,外表看起來非常年輕的兩人,已經是三個小孩的父母,也是台灣擁有國際揹巾顧問證照的第一人和第二人;他們在網路上成立的「揹巾互援團」,短短幾個月,加入的媽媽有好幾千人,而他們推廣親密育兒,今年更邁入第九個年頭。 進入「揹巾互援團」的粉絲頁,會看到很多媽媽的提問,例如:請問有沒有爸爸媽媽能夠分享Wuti 無敵長布揹巾的穿戴技巧?主要是外出時操作揹巾,揹巾因為太長總會拖到地上,公共場所的地板難免比較不衛生,請問有沒有不拖地的穿戴技巧可以分享?又或是:想請問寶寶目前10公斤、一歲七個月、身高大概80多,想入手3p3,會不會背沒多久就不能背了啊? 揹巾不是新鮮事,但對現代新手爸媽來說,則是一門需要學習的課程。郭奕宏和Diana接受中時電子報《小文子會客室》節目專訪時提到,當初成立「揹巾互援團」,就是希望透過社群,讓揹巾媽媽們互相幫助學習,真正的目的是幫助大家增進親子間的親密關係,「至於揹巾,只是抱小孩的一種方式」。 說來有趣,郭奕宏和Diana雖然號稱「台灣揹巾之父」和「台灣揹巾之母」,而且11年前,他們第一個小孩出生時,就為寶寶買了第一條揹巾,但是當時對於揹巾,人們所知不多、相關資訊又太少,所以三個孩子、三條揹巾,幾乎全無用武之地,只有老大曾經揹過一次,「最近找出照片,發現當時是揹錯的」。 既然夫妻倆根本沒用過揹巾,為何會飄洋過海到英國學習揹巾穿戴、現在又走上揹巾推廣之路?郭奕宏說,一切都是機緣巧合。過去的八年,郭奕宏和Diana致力推廣親子互動、親子瑜珈、親子游泳,幫助爸媽增加親子間的互信,揹巾穿戴,也是育兒生活的一部分。 體驗過揹巾穿戴的爸媽,那種安心放心又幸福滿足的表情,是支持郭奕宏和Diana繼續努力的最大力量。為了提供父母親一個徹底放鬆的環境,他們成立了「Oovi無比親子同樂館」,有親子瑜珈教室、有親子游泳池,還有揹巾圖書館,就是要讓不只寶寶、還有爸媽,都能有一個專屬的小天地,和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親親密密、開開心心地在一起。
八八節育兒參與度「父」成長 爸爸揹巾共舞扭轉傳統形象
傳統意義上的家庭生活,已經發生巨大改變!根據勞保局統計,自民國98年育嬰留職停薪津貼上路,六年多來申請人數總計32.5萬餘人;其中女性27萬餘人(佔83%);男性約5.4萬人(佔17%),可見現代爸爸對育嬰的接受度頗高;除了觀念改變,政府推動育嬰津貼和兩性平權,讓男主外、女主內的印象翻轉,參與育兒任務的「袋鼠爸爸」漸漸多了起來,也成為街上的一大風景。 根據兒童公益團體調查顯示,近八成的爸爸願意在育兒路上給予伴侶支持,只不過媽媽們在照顧小孩方面付出的時間精力仍遠多過於爸爸們。雖然男性已經承擔了比傳統角色更多的家庭責任,但照顧孩子的瑣事仍落在媽媽身上,這些都會讓媽媽容易感到心力交瘁,所以爸爸們有更多的分擔與支持,媽媽的幸福感可會倍增的,如同西方俗諺「妻子快樂,全家快樂」(Happy wife, happy life),為了自己幸福,爸爸可要動起來! 近十年來,世界各國開始回歸傳統,愛上做「袋鼠父母」,用揹巾穿戴作為育兒的最佳方式,連好萊塢星爸也常不吝嗇分享揹著寶寶的喜悅。WMM台灣總代理馨力陽有限公司總經理郭奕宏表示,揹巾穿戴不但能促進父母與孩子間相互依存感及親密關係,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早期獲得足夠安全感的寶寶,長大後越有自信、越獨立,對人際關係和自我價值都有正面影響外,更大大解放父母的雙手,輕鬆應對育兒瑣事。揹巾也不再是古板印象中的一條長布而已,隨著育兒智慧的累積和科技時尚的發展,WMM(英國We Made Me全方位嬰兒揹巾系列)以親密親子關係為核心,因應現代生活型態需求,讓大人及小孩能依照成長階段、體型、習慣、使用時機等來選擇搭配,對揹巾穿戴5CM®信賴指標的絕對堅持外,更將著眼點延伸到穿搋帶者身上,讓揹巾成為育兒左右手、事半功倍的育兒工具。 揹巾穿戴能讓爸爸感受懷胎十月與孩子密不可分的情感,而「揹巾共舞」讓父子(女)間體驗更親密的接觸!總經理郭奕宏進一步說明「揹巾共舞」是以趣味、歡樂的方式,啟發寶寶五感智能發展,跟孩子體驗身體接觸、肢體律動及共享時光的親子運動。當寶寶享受著音樂的律動,踢著小手小腳與父母在一起的同時,孩子的身體也成為甜蜜的負重,幫助父母運動、鍛鍊全身。揹巾共舞必須透過正確的揹巾穿戴,學習如何安全的揹著寶寶,再進一步搭配音樂的律動,讓寶寶和爸爸/媽媽經由舞蹈加強親子的連結性。類似寶寶在子宮裡的搖擺動作,會讓寶寶更有安全感,並且強化肌肉控制能力、平衡能力的發展;媽媽也能因為跟寶寶的共舞,降低壓力,強化產後待復原的肌力、協調性及體態。 擔任WMM揹巾推廣大使的國標舞女王劉真在父親節前夕,邀請新生代小鮮肉寶寶跟爸爸用揹巾共舞提前慶祝父親節。劉真說到揹巾的好處,直呼負擔減輕,惱人的媽媽手和抱小孩的背痛減少了,雙手空下來還可以做雜事或是跟霓霓手拉手唱歌跳舞,而且揹著霓霓彷彿回到懷孕時母女相連的親密感覺。談到對老公的爸爸角色,劉真說,爸爸用揹巾真的是一件非常棒的事,不但可以分攤媽媽的工作,讓媽媽可以休息外,還可以提東西或做事,最重要的是爸爸也能透過揹巾感受懷胎十月跟寶寶密不可分的那種情感。問到劉真變成爸爸媽媽後,辛龍爸爸的表現有幾分?劉真笑著表示,有99分,少的1分就是爸爸的愛太多了! 總經理郭奕宏表示,WMM為了提前幫爸爸們慶祝父親節,特別邀請「袋鼠爸爸」們體驗不一樣的慶祝方式!幾乎沒有去過舞蹈教室的爸爸,首次嘗試揹著孩子運動,還要挑戰輕搖滾舞,真的是鼓足勇氣上陣。揹著寶寶的爸爸,立馬變成兒寶,哼著旋律搖擺舞動,又不時輕拉寶寶小手或親吻額頭,現場歡樂又溫馨。第一次體驗的爸爸們直呼今年的父親節特別有意義,直呼還要跟小孩再來「揹巾共舞」一次! 參考資訊 WMM: www.wemademe.com.tw 爸爸翻轉傳統形象 揹著娃兒來健身: https://youtu.be/aYjyPdbdP_w 新聞來源: NowNews
哪一款揹巾最好?
這個問題並沒有完美的答案,因為適合我的揹巾不一定適合妳,適合你的寶寶的揹巾也不一定適合我。
最「好」的定義也會被各種因素影響,例如:你希望揹巾能幫助到你的是什麼、你希望多頻繁使用、誰是主要使用者、寶寶的年齡、且最重要的是你的個人偏好是什麼,妳傾向用單肩還是雙肩、你會想揹寶寶在背後、你會與其他人共用揹巾嗎? 應該沒有任何一款揹巾能夠完美的符合所有的條件! 許多揹巾使用者發現,擁有 2 條或多條揹巾很有幫助:一條用於快速穿脫、短時間使用,另一條則是較舒適適合長時間使用。而嬰幼兒的年齡階段也有可能需要不同的揹巾款式來符合個別寶寶的需求。 聽起來好複雜!其實沒有那麼難。首先,建議妳先找到你認同且有信譽的揹巾品牌,並確實詢問賣家該揹巾是否能提供正確及安全的揹巾穿戴(重要性依序:寶寶安全、寶寶舒適、穿戴者舒適;揹巾安全五字訣:看、緊、頭、胸、背 TICKS; M字腿、C型背)、如果還是無法有信心的使用揹巾,建議可以尋找揹巾穿戴顧問來協助,最後,與朋友間的交流或是揹巾愛好者社團的團聚都能夠更加豐富自己揹寶寶的知識。 希望妳能夠找到最適合妳的及妳寶寶需求的揹巾! Happy Babywearing!
嬰兒直立揹的好處
帶寶寶出門,讓他平躺著,會給他的身體造成壓力;而如果讓寶寶處於豎直的姿勢,則會有很多健康方面的益處。 歐洲大概有全世界最多的兒科醫生,會推薦父母讓寶寶平躺在嬰兒車裡行動。但問題是,讓一個新生兒或者幾個月大的嬰兒後背朝下平坦的躺著,其實會給他的身體和精神都帶來一定的壓力,甚至有可能對發育造成某種阻滯。相反,如果把寶寶豎起來用揹巾綁在身上,並且給他足夠的腿部及臀部支撐的話,不但能順應嬰兒發育的趨勢,還會讓媽媽及寶寶都歡喜。所以,豎直的揹寶寶對他的身體、情感、智力發育都有好處。 嬰兒的脊椎發育 我們的脊椎其實不是一條直線,即使從前面、後面看好像如此,但如果你從側面看,就會發現,它其實是一個延長的S型,有4個微小的彎曲。這些彎曲讓我們有韌性,幫助我們保持平衡,還能吸收每天的活動(如行走跑跳)所帶來的壓迫感。 我們並不是生來就有這幾個脊椎彎曲的。脊椎在發育過程中,通過適應重力而逐步產生了這些彎曲。新生兒處於一種彎曲的狀態,身體還是捲起來的,而脊椎也很自然的形成一個C型的凸起來的曲線。開始的時候,新生兒沒力氣抬頭,脊椎也沒有相應的抗衡曲線。但慢慢的,當嬰兒頸部肌肉變得強壯時,他就可以抗拒重力而抬起頭來,與此同時,脊椎也在他的頸部發育出一個彎曲(即頸椎前凸),以平衡頭部重量。當寶寶開始爬了,他的腰部會發育出另外一個彎曲(即腰椎前凸)、連同發育起來的周邊肌肉來幫助他。嬰兒的脊椎需要差不多一年的時間才能發育出這4個彎曲。 平躺帶來的壓力 讓嬰兒仰面平躺,會讓他C型的脊椎變成一條直線,這和他的自然形狀剛好相反。有研究顯示,讓嬰兒的脊椎保持直線並非最好的生理姿勢。平躺不但會給脊椎造成壓力,還會對嬰兒髖關節的發育造成負面影響。 經常平躺在嬰兒車裡的小孩,有可能最終發展成扁頭綜合症(plagiocephaly,這是一種頭骨的畸形,腦後或兩側呈扁平狀),還可能導致肌肉軟弱無力。美國兒醫協會支持的研究表明,“長期躺在硬的床墊上或平的床上不動(如嬰兒車),重力持續不斷的作用會使接觸床面的那一側身體變得平直,這造成姿勢誘導的發育失調及軟弱無力的肌肉。” 生活在容器中的嬰兒 我們並不是說用嬰兒車推著寶寶出去走兩條街,就會嚴重損害他的脊椎發育。但問題是,現在西方世界3個星期到3個月大的嬰兒,平均每天被爸媽抱著的時間不超過兩個半小時。其它的時間裡,寶寶幾乎都是在各種容器中度過的,比如兒童車座椅、嬰兒床、嬰兒車等等。我們已經走過了養育小孩的千萬年歷史,如今走到了一個關卡,我們讓各種物品來決定孩子的感官發育、而不是我們自己。 胎兒的自然彎曲姿勢 新生兒如果沒有被包裹起來,身體是不大可能自行完全伸展開來的。如果你讓嬰兒仰面平躺,他的大腿會很自然的向胸部靠近;睡覺的時候,他兩腿分開、彎曲,好像青蛙那樣。這種姿勢是胎兒緊縮(fetal tuck,胎兒在母體內的彎曲緊縮姿勢),是嬰兒最自然、最平靜、最能適應環境的姿勢。 嬰兒耗費的氧氣比較少,這樣能保持能量、少浪費一些卡路里,他們消化食物的能力也比較好。而我們成人具備更有效率的調節體溫的細胞,我們的後背又有比較多的脂肪。所以,如果我們把嬰兒抱在身前,身體對身體的靠著,我們實際上在保護嬰兒所有的感官接收器及重要器官。 當我們把嬰兒抱起來的時候,他的雙腿會本能的保持一種分開並彎曲的姿勢,再加上嬰兒的手掌和足跖反射,他就會本能的攀在媽媽身上。這說明,嬰兒的身體天生就能適應被豎直著抱起,並且很自然的朝向媽媽。 如果你抱著你的孩子,讓他的雙腿彎曲、膝蓋放平,並且支撐著他的臀部,那麼你就是在用一種最自然的方式抱著你的孩子,而這方式剛好是寶寶本能要採取的姿勢,這姿勢讓他感到舒適、溫暖、安全。 嬰兒汽車座椅的問題 有些嬰兒汽車座椅,可以讓寶寶採取一種略微豎起的姿勢,這對他們的C型脊椎壓力較小,因為這不會拉平他們的脊椎。但是千萬別以為汽車座椅對寶寶來說就是最好的交通工具了。根據世界兒童脊椎推拿療法協會的研究,當汽座不在汽車中使用的時候(例如取下當推車用),汽車座椅並非理想的嬰兒承載工具,因為嬰兒在裡面,“姿勢會受到很多限制,從而影響其顱骨和脊椎發育”。 類似嬰兒汽車座椅這樣的工具,會讓嬰兒在身體完全不需要出力的狀況下,脊椎持續固定維持在C型的狀態,其實這會妨礙脊椎自然彎曲的生成。嬰兒如果沒有機會感受重力,那麼他們就很難發育出足夠強壯的肌肉來抬起自己的腦袋。 順應生理發育 如果我們直立抱寶寶,他們就有機會做一些抗衡重力的動作,以加強其肌肉力量、並練習對精細運動技巧的控制能力。當媽媽揹著寶寶行走、停下、轉彎的時候,嬰兒的身體會很自然的去抗衡重力以維持自己的豎直姿勢。 重力在嬰兒發育中是一個正面因子。它幫助嬰兒學習如何維持頭部豎立、如何保持身體平衡。 關於直立揹寶寶的不同意見 那麼為什麼仍然有不少人認為,幾個月大的嬰兒最好應該平躺下來呢 ? 根源在於,持此看法的人認為,豎直的姿勢會對嬰兒尚未發育好的脊椎和髖部造成壓力。 儘管很多兒科醫師都贊同最自然的育兒方式,但很多人並沒有養育小孩的親身經歷。他們可能只熟悉1980、1990年代的嬰兒背帶,那種背帶缺乏對嬰兒頭頸的足夠支撐,他們的腿也由於缺乏支撐而向下晃蕩著,大腿從很緊的洞裡垂下來,往往由於摩擦而刺激到大腿上的皮膚。也許他們看到的背帶中的嬰兒都是面朝外的,於是他們覺得所有用背帶的小孩子都沒有得到足夠的支撐。 這種背帶,大概是很多醫生想像中的樣子,他們會覺得這樣對嬰兒不安全、不健康。這種背帶的設計確實不符合嬰兒的生理特性,也不像各色揹巾或者柔軟的背帶那樣可以支撐嬰兒的雙腿;它讓寶寶面朝前方,還可能造成骨盆前傾,讓嬰兒處於很危險的“反C型”姿勢(背後呈現空處)。 襁褓與髖關節發育不良 傳統的襁褓 (用毛巾、包巾把嬰兒包裹起來) 方式(如納瓦霍式 – 北美印第安人的一種)已被證明對嬰兒有非常多的生理、心理、情感發育方面的好處,但它也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嬰兒的雙腿也被緊緊裹住,膝蓋及髖部無法彎曲,這會造成髖部發育異常(DDH – 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 如果用揹巾把嬰兒水平的揹在身上,他的雙腿是併攏在一起的。這種方式對嬰兒的脊椎有足夠的支撐,但是長時間的揹帶對寶寶的髖部發展並不是最佳的狀態,特別是當寶寶已有先天髖部問題的時候。 2007年,美國兒醫協會以Van Slewen的名義公佈了對襁褓方式的調查結果,確認嬰兒的雙腿不應該被緊緊裹住。1965年,日本社會開始廣泛使用一種包裹式的紙尿布,與此同時日本的DDH發生率也顯著升高。1973年,日本的醫生開始建議媽媽們不要讓幾個月的嬰兒長期處於伸展髖部及膝蓋的姿勢,此後,DDH的發生率也顯著下降。 對腿部的支撐 豎直著把寶寶用揹巾揹在懷裡的方式,和媽媽用手抱著寶寶是一樣的,不會對孩子的脊椎或者髖部造成任何負面影響。此時嬰兒雙腿是分開且彎曲的,這也是嬰兒被抱起來的時候,他的身體會本能採取的一個姿勢,在這個姿勢下,嬰兒的股骨(大腿骨)頭會插入髖臼(髖部的關節窩),當嬰兒的雙腿抬起100度、分開40度左右的時候,股骨頭會最平衡的塞滿髖臼,而當雙腿有支撐的時候,也不會產生DDH。其實,醫生對於有髖部異常的孩子們所採取的理療方式,正是這個姿勢。 有趣的是,揹巾穿戴的方式,正是奈特西里克愛斯基摩人 (NetsilikInuit) 的傳統方式。奈特西里克愛斯基摩媽媽們不用印第安人的嬰兒背帶,她們把寶寶放在衣服後面的帽兜裡。寶寶坐在媽媽後背的大衣兜裡,雙腿自然分開。沒有任何研究能發現這個社會群體中有任何異常的DDH或者脊椎滑脫的問題。她們的寶寶,脊椎和髖部都能正常發育。 任何一個媽媽,不管是用自己的雙臂還是用一塊簡單的布,都可以支撐著寶寶的雙腿使其膝蓋彎曲、身體外展,同時支撐著他的脊椎和髖部。寶寶雙腿交合的地方,不應該用合成的製品托著,那對腿完全沒有支撐作用;也不要裹得緊緊的,那對寶寶的限制太過份。而符合人體結構的揹巾可以讓寶寶如同被抱在媽媽臂彎裡一樣的貼在媽媽身上。這種雙腿彎曲、身體外展的姿勢,正是我們抱起嬰兒時他自動採取的姿勢。這也正是自然編碼出來的姿勢:寶寶的雙腿環著媽媽的胯部、背部、或者上身,膝蓋彎曲如坐姿。 促進呼吸系統發育 鼓吹新生兒應該以平躺的方式被帶來帶去的人,或許會擔心直立揹抱的時候,嬰兒可能無法得到足夠多的氧氣。不過根據Maria Blois博士的研究,早產兒如果常常的被直立的抱在媽媽懷裡,呼吸系統會得到更好的發育,比躺在溫箱中的情況要好。 在Blois博士的研究中還發現,那些常被媽媽直立來抱著的早產兒,他們在睡眠中的窒息、心動過緩等現象也比較少。這些嬰兒經由皮膚的氧氣含量沒有下降,這說明他們體內的氧飽和度也並沒有受到損害。這項研究是針對早產兒的,這些早產兒有些只有3磅重,他們都更喜歡被媽媽豎起來抱在懷裡,通常身上還蓋著一塊布。如果說,豎直的姿勢對一個 3 磅的寶寶都是安全的,那麼有什麼理由懷疑這姿勢會對足月的寶寶造成傷害呢 ? 預防耳朵感染 平躺的姿勢不僅僅對嬰兒的脊椎、髖部、頭骨有不利的影響,還會讓嬰兒耳朵內感染的機率增大。胃食管反流可能會導致穢物入耳,引起中耳炎。胃食管反流(GERD) 在嬰兒身上可能相當常見,因為括約肌需要一些時間的發育才能閉合起來。 如果寶寶患有GERD,醫生會建議父母多直立抱孩子以減輕症狀。如果寶寶平躺著,那麼胃液會進入尚未成熟的咽鼓管,反流物經過喉嚨進入耳朵。瓶餵的寶寶如果平躺著進食,也可能發生類似情況。身體微微立起,可以有效防止牛奶流入耳朵。 訓練平衡感 揹巾穿戴的另外一個好處是寶寶的前庭系統可以得到很多刺激。我們的前庭系統負責我們的平衡感和在空間中的安全感。當媽媽抱著小孩的時候,寶寶隨著媽媽的走動前後擺動,隨著媽媽的晃蕩而左右擺動,媽媽還可能會轉彎、停下來、取東西,還可能會溫和的慢慢的移動。媽媽的各種活動都迫使寶寶做出反應來維持自己的平衡。所以媽媽的一切活動都是在對寶寶的平衡感做細微的調整訓練。 嬰兒推車會前後移動,它的活動是一個平面上的,而且方式比較單一。當一個嬰兒從直立抱緊在媽媽懷裡換到平著開放的躺到推車上,沒有人擁著他時,他會做一些隨機的動作,揮舞自己的手腳,就好像從高處掉落時要自救一樣。這是嬰兒的莫羅反射(Moro Reflex) 。這是嬰兒最原始的驚嚇反射,慢慢的它會被成年人的驚跳反射所取代。 緊抱著、晃動、搖盪能夠刺激嬰兒的前庭系統,幫助嬰兒發展出在三維空間的安全感。現代社會的大部分嬰兒,每天大部分時間都不是在媽媽懷裡的,而是在某個容器 (如推車) 中,這讓他們很容易感到暈眩,而且往往會在立體空間裡覺得不安全。而美洲印第安人則很普遍的具備很強的空間安全感,他們是有名的不懼高空,在很高的地方從事相關工作也沒什麼問題。以傳統方式養育的印第安人,他們的嬰兒期幾乎完全是在嬰兒背筐或者媽媽的胯上度過的,也因此他們的前庭系統特別發達。很有趣的是,現在許多成年人有恐飛症和恐高症,這症狀的根源往往能追溯到他們嬰兒期沒有得到媽媽足夠的抱持。被抱著/揹著的嬰兒會覺得安全,也不容易發展出和空間有關的恐懼症。 持續學習 嬰兒需要安全感是有原因的。從生理上講,嬰兒需要和媽媽保持親密接觸。他們的哭笑聲、咿呀聲、吃喝聲,都是他們的表達方式。直立在媽媽身上,他們可以安全而無阻礙的看到這個世界,學習周遭的一切。嬰兒不但直立起來的時候比較健康,他們還更開心、更平靜。 SharonHeller 博士在她的書「關鍵接觸」中說:「嬰兒處於豎直的姿勢越久,他就有越多的時間保持警覺和平靜,即使總是在睡覺的新生兒,也會在被抱起來的時候停止哭泣,趴在父母的肩頭四面看看。有趣的是,嬰兒有多警覺和他在什麼地方有關係,一個豎直著待在嬰兒車座椅裡的寶寶,不如直立抱在媽媽懷裡的寶寶警覺。直立起來是對嬰兒最好的姿勢,這道理其實很容易懂。想想看,一個嬰兒每天平躺著在床上/推車上的時間有多少。這種狀態會不會影響他們的警覺度 ?當然很有可能。研究者發現,還不會坐的嬰兒,如果常常處於直立的姿勢,就能夠學到更多的東西。」 刺激感官 嬰兒處於直立狀態時,不但能看到他周遭的世界,他還同時處於適合學習的狀態,因為此時的嬰兒,平靜且警覺,他看到的一切訊息都能滲透到他的感官中。 「我們的身體富含各種感官,微笑、香氣、大笑交織在一起,伴隨著如波浪般起伏的愛撫,這一整個感官世界都呈現在我們的指尖上。」Heller 如是描述,「我們與寶寶肌膚相接的時候,寶寶能得到觸覺與肌膚的刺激,而他四肢的壓力又通過本體感受傳給我們的身體。通過母乳,寶寶得到觸覺、嗅覺、味覺的刺激;我們移動時、及豎著把它抱起來時,他需要努力維持頭部位置和平衡,這樣他得到前庭系統的刺激;當他向四下觀望時,他得到視覺刺激;我們在他耳邊呢喃時,他得到聽覺刺激;我們給他換個方向時,他又得到動感的刺激。如果我們把寶寶放在一個容器裡,特別是當寶寶看不到我們的時候,這些感官的刺激就完全沒有了。」 系統調節變得簡單 母嬰關係實際上為嬰兒的自主系統提供了生理調節的基礎。一份1992年的研究顯示,如果一個嬰兒離開母親,他會經歷「心率減緩、體溫下降、睡眠不安、及腦電波變化」,這反映了他小小身軀裡的系統調節功能出現紊亂。嬰兒被迫離開母親後,免疫系統也會變弱,因為他的身體會自動減少合成白血球的數量。當嬰兒與母親重聚後,他的身體又變強壯了。所以,嬰兒的生理調節是需要媽媽在身邊才能最好的進行。 錯誤資訊的根源 即使有這麼多研究都指向將嬰兒豎抱於媽媽懷中的好處,還經常會有兒科醫師在面對這個問題時表現出很矛盾的態度,甚至會對主動採取這種方式的媽媽採取蔑視的態度。也許醫生不支持直立抱嬰兒的原因是怕媽媽們會寵壞孩子,也許是不想讓母嬰之間建立過於親密的聯繫。 摒棄如揹巾穿戴的方式把寶寶常常抱揹在身上的育兒觀念,可以追溯到1928年,當時一位著名的行為學家 John B. Watson 博士發表了一本書:「嬰幼兒的心理撫育」,此書旨在改變人類歷史,讓嬰兒變得獨立、強壯、堅強。他的理論是每一個人出生都是一塊白板,為了要培養一個獨立的孩子,必須避免嬰幼兒期養成任何有依賴性的習慣。他完全忽視了人類在演化過程中獲得的一些天性,及每個人天生性情的不同。換言之,如果你抱了你的寶寶,他就會緊緊依附於你,再也不會鬆手。他會變得有需求。所以,你不但不能抱/揹著寶寶到處走,也要盡量避免親吻、愛撫、搖晃他。只要你表露出任何關愛,寶寶就會期待更多的關愛。 於是,我們祖一輩、父母一輩的人,很多都受到這種思潮的影響,他們被專家們灌輸了一種思想,以為寶寶一哭就抱的話,就會養出一個暴君出來,而自己就淪落為孩奴。很不幸的是,這種思想在兒科醫生的思維與行醫方式上有很深的烙印,直到今天還瀰漫於兒醫與新晉媽媽的對話中。 人類對碰觸的演化需求 現在還是有很多媽媽自覺不自覺的採用嚴厲的育兒方式,這是我們祖輩、父母輩被反覆灌輸的思維。人類學家James McKenna 說,現代社會中經常處於某種容器中的嬰兒,是「不符合演化史」的。「基本上我們體內一切的生化及生理系統都和我們還處於茹毛飲血的時代時是一樣的,那個時候,嬰兒都是被媽媽抱著的。」McKenna 寫道,「我們的文化可能變了,但我們演化出來的一切本能都沒有變,我們渴望碰觸。嬰兒的大腦是需要近距離親密感才好發育的,他們要被抱著才有安全感,才能在心理和生理上成長,在精神上成熟,在生理發育的過程中平衡一切系統,免疫力才能強大。肌膚接觸並不是情感上的錦上添花,它像空氣一樣對我們的發育很關鍵。」 讓嬰兒車成為特例 雖說很多西方父母都無法想像沒有嬰兒推車的生活會是怎樣的,但嬰兒車對嬰兒來說並不如他們想像的那樣友善。讓一個嬰兒長時間孤零零的仰面躺在嬰兒車上,這可不是人類演化出來的可以茁壯成長的方式。平躺對幾個月大的嬰兒來說,他的脊椎、顱骨、頸部所受到的壓力一點也不小。但當嬰兒豎在媽媽身上的時候,母嬰雙方互相適應調整對方的活動,他們就像彼此的舞伴一樣配合默契。母嬰二人一起建立一個節奏,生理和心理發育的節奏,並協調的一起活動。就算是最高科技的嬰兒車也無法提供母親溫暖的身體、讓寶寶舒心的氣息、各種各樣的行為活動、及對寶寶需求的敏感回應。而這些對嬰兒的發育都很關鍵,特別是這個時候,他的大腦發育比一生中任何一個時候都來得旺盛。寶寶從媽媽臉上找到的快樂,是任何玩具都無法比擬的。而躺在嬰兒車裡,寶寶只能看到製造商選擇的布面條紋和質地,這如何能與寶寶在媽媽身上一起活動時看到的大千世界來相比 ? 結論 嬰兒車本身並不是一個壞的事物。從長遠看,嬰兒車和揹巾穿戴並不是非此即彼的,它們可以和諧共存,只要寶寶滿意,而一旦他發出要抱的訊息,他的需求也能得到迅速的滿足。 讓嬰兒平仰在嬰兒車上,其實對他們的頸部、脊椎、髖部、大腦都沒有好處。自然的演進就是讓寶寶被抱揹著行動的。豎起寶寶,給他必要的腿部支撐,這是你的寶寶喜歡的,也足夠溫和、不會給他幼小的身體造成任何壓力。一個母親要相信自己的內心與直覺,把寶寶抱在胸口的位置,媽媽選擇的不僅僅是有益於對寶寶生長及支持他生理發育的行動方式,她還給寶寶提供了最佳的心理和情感發育環境。 文章譯自國際脊骨小兒科協會 (International Chiropractic Pediatric Association) 所發布的文章: The Benefits of Baby Wearing, ICPA issue 28. http://icpa4kids.org/Wellness-Articles/the-benefits-of-baby-carrying/All-Pages.html Author: ElizabethAntunovic References: Archer,John. Ethology and Human Development. Rowman & Littfield, 1992. “BabyWearing: Suggestions for Carrying your Baby,” www.icpa4kids.org/Wellness-Research/baby-wearing-suggestions-for-carrying-your-baby.html Blois,Maria. Babywearing. Texas: Pharmasoft Publishing, 2005. Bonnet, E.,“In Points Made during Discussions Regarding the Carrying of Infants and SmallChildren,” Krankengymnastik 50 Jg No.8 (1998). Crisholm, J.Navajo Infancy: An Ethological Study of Child Development. Aldine Transaction,1983. Field, T.Touch. First MIT Press, 2003. Heller, S.The Vital Touch: How Intimate Contact with Your Baby Leads To Happier,Healthier Development. Holt Paperbacks, 1997. Kirkilionis,E. Carrying an Infant: More than the Possibility of Child Transport. Kosel,2002. Le Veau, B.,“Developmental Biomechanics: Effect of Forces on the Growth, Development, andMaintenance of the Human,” Physical Therapy. 1984, www.physicaltherapyjournal.com/content/64/12/1874.full.pdf+html Montagu, A.Touching: The Human Significance of the Skin. Harper Paperbacks, 1986. Morningstar,M., et al., “Reflex Control of the Spine and Posture: A Review of theLiterature from a ChiropracticPerspective,” Chiropractic & Osteopathy, 2005, www.ncbi.nlm.nih.gov/pubmed/16091134 Newman, P.,“The Etiology of Spondylolisthesis,” Journal of Bone Joint Surgery 45(1963):35-59, www.jbjs.org.uk/cgi/content/abstract/45-B/1/39 Rowe, Y.Essential Skeletal Radiology. Baltimore: Williams and Wilkins. Schon, R.,“Natural Parenting-Back to Basics in Infant Care,”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5(2007): 102-183, www.epjournal.net/filestore/ep05102183.pdf Short, M.,“The Effects of Swaddling versus Standard Positioning in Very Low Birth WeightInfants, “Neonatal Network. 15 (1996), www.cebp.nl/vault_public/filesystem/?ID=2156 Van Slewenet al., “Swaddling: A Systematic Review. Pediatrics 120 (2007):1097-1106. Wong, L.,“Rehabilitation of a Patient with a Rare Multi-level Isthmic Spondylolisthesis:A Case Report,” Journal of the Canadian Chiropractic Organization(2004):142-151, www.pubmedcentral.nih.gov/articlerender.fcgi?artid=1840041 Zeedyk, S., “What’s Life in a Baby Buggy Like?The Impact of Buggy Orientation on Parent-Infant Interaction and InfantStress,” University of Dundee/National Literary Trust, Nov. 21, 2008. Photo Credit by CC: 1 , 2 , 3
環式揹巾介紹與選擇
有環揹巾/雙環揹巾選擇的要點 1) 安全 – 「織布」和「環」各自的承重量,相互的配合,以及縫紉的技術。 揹巾所使用的織布和環必須能夠長時間承受寶寶的重量。特別是使用過了的有環揹巾,最好定時檢查織布有沒有撕裂的地方,環是否有變形、裂痕。縫紉的地方,也得確保沒有脫線的問題。我們都希望確保寶寶在享受父母的溫暖懷抱時的安全,而不是不停的擔心織布會不會被扯破,環會不會突然斷成兩段,讓環定位的針線會不會突然脫線。環和織布也必須相互配合,不能夠太滑。如果摩擦力不夠,織布會很輕易的從環裡滑出來,造成危險。 通常都鼓勵從您能夠信任的商家購買您能夠信任的品牌。最好是有安全測試過的牌子。若要買二手的揹巾,確保揹巾都被正常使用,清洗的時候 沒有用柔軟劑。 2) 使用的難易度 -「織布」和「環」的相互的配合 基本上的所有的有環揹巾的使用方法是一樣的。織布的厚度和環的大小設計必須相互配合,確保容易調整。特別是對於新手而言:織布太厚,環太小都會讓調整變得困難。但若太滑也會造成危險。所以比許要相互配合的好。 另外是織布的長度。不同牌子的織布的長度都不一樣,有些人喜歡長一點的尾巴,可以在為母乳的時候用來遮掩,有些人喜歡配合自己的身型選擇適合的長度,尾巴才不會拖地。大部分的寬度都是大約70公分。 3) 舒適 - 織法、材料、「肩型」 織布的材料有很多種。不同的材料會讓使用者(以及寶寶)感覺不同。即使使用同樣的材質,織布的編織方法不一樣,最終的效果也會感覺不一樣。市面上的有環揹巾有很多不同的肩型。 舒適很常是很主觀的。有些人喜歡後一些的織布,他們說這樣感覺上好像有一層墊子,肩膀會比較舒服。有些人喜歡薄一些的織布,比較容易調整,也不會太悶熱。有些人注重通風性,有些人注重觸覺。肩型也是如此。就是因為每個人的喜好不同,這些不同的肩型都還有他們的支持者,這些肩型才會保留到今天。 4) 設計,數量 有些人就是喜歡這設計而決定要選購某個有環揹巾。只要確保安全,沒有什麼是不可以的。有些人喜歡用有多過一個揹巾,以確保換洗的時候仍有揹巾使用,或是在不同的設計在不同的場合使用。 揹巾顧問 Khu Jia Vui 分享
揹巾系列5-5》揹巾怎麼挑 寶寶安全擺第一
越來越多新手爸媽想要使用寶寶揹巾,卻不知如何選擇;揹巾專家、馨力陽有限公司總經理郭奕宏表示,一條好的揹巾,首先要給予寶寶最安全的保護,同時考量寶寶與媽媽的舒適度,以及在任何揹法下,姿勢都要符合人體工學,再依據寶寶與媽媽的需求及生活方式,來挑選適合的揹巾。 揹巾材質要有彈性且輕薄,完全與身形服貼,沒有扣環、柔軟合身,穿著揹巾依然輕鬆自在,即使穿在身上睡著了也不會感到壓迫。挑一條能將重量分散在雙肩、上背部的揹巾,避免只靠單一部位來支撐重量,才能達到減輕負重的效果。特別是背部揹帶能採用雙肩交叉設計,對於重量分散,效果最好。 郭奕宏分析,寶寶在不同階段的身理、心理發展和需求都不同,要配合寶寶年齡選擇合適的揹巾。對於哺育母乳的媽媽,需要一條能方便哺乳、提供隱密性、包覆性且容易調整的揹巾,使寶寶能在舒適的姿勢下享受親密,即便外出,也能即時且安心的哺餵母乳。 如果媽媽不常有幫手能協助使用揹巾揹起寶寶,當寶寶年紀增長,活動力更強時,在揹帶過程中可能會掙脫或大力扭動,這時就必須選擇一條容易自己操作、調整、姿勢變化的揹巾,能讓媽媽更省力,操作過程更安全也更舒適。 對爸爸而言,男性體型較大,肩膀較厚實,適合設計簡單、穿脫方便、容易調整、能快速操作,不用經過太繁複練習的揹巾類型。至於怕熱的大人與寶寶,需要一條更輕質、透氣,感受親密卻不黏膩的舒適感。 郭奕宏提醒,購買揹巾前,媽媽要思考打算如何使用這條揹巾,希望能幫忙解決哪些問題,通常會帶寶寶到哪些場合,以及期待寶寶用甚麼方式來加入你們的生活,這樣才能更清楚的定義出自己的需求,並找到適合媽媽和寶寶的揹巾。
揹巾系列5-4》寶寶揹巾 愛哭寶貝的剋星
小寶寶哭不停,讓許多新手爸媽傷透腦筋,這時不妨試試寶寶揹巾,或許很快就能讓寶寶安靜下來。 今年32歲的羽竹媽媽,幾個月前生下第一個寶寶小P。小P很可愛,但也是一個超級愛哭的寶寶,就算放在搖籃搖不停,小P也照哭不誤,媽媽只好每天都抱在手上,片刻不得閒。 羽竹媽媽聽同學說,用揹巾把寶寶揹在身上,寶寶會比較有安全感,也可能少哭一點,於是她立刻上網搜尋,一開始就找了很多種揹巾,為了求快,也為了讓小P少哭一天是一天,她在購物網站先買了一個揹巾,結果小P就在揹巾裡睡著了,讓她覺得非常驚訝。 羽竹媽媽又上網想要弄清楚新生兒到底應該用哪一種揹巾,於是她發現了「揹巾穿戴互援團」,原來小嬰兒揹巾有好幾種,綁法也好多種,她另外又買了雙環揹巾和彈性長布揹巾,從此小P每天沒有哭超過二十分鐘,讓她非常感謝這個社團。 羽竹媽媽說,小P誕生時就被醫師告知髖關節有鬆脫,媽媽又心疼又難過,以為都是自己的錯,後來在社團裡看到相關資訊,她才知道如果沒有正確使用揹巾,也可能造成後天髖關節鬆脫。她很慶幸自己是在寶寶十幾二十天大的時候就看到相關訊息,採用正確的揹巾穿戴方式,才不會在無意中造成寶寶的傷害。 現在的小P,一天哭的時間不超過二十分鐘,全家人不只是羽竹媽媽,包括爸爸、阿公和阿媽都用揹巾來揹小P,全家人都很開心。她說她真的沒想到,小小的揹巾,竟然就是解救新手媽咪和新手爸比的大救星。
揹巾系列5-2》揹巾親密育兒 小兒醫生怎麼說
越來越多新手爸媽使用寶寶揹巾來照顧新生兒,小兒科醫師表示,揹巾確實是一個照顧寶寶的好工具,可以減輕爸媽負擔,增加親子間的親密感,但是要特別注意寶寶生長發育的情況,以及使用揹巾的技巧,避免因為使用不當,反而造成傷害。 秉坤婦幼醫院小兒科主任黃偉垣醫師指出,剛出生的寶寶,頭頸部的肌肉、脊椎都處於不成熟狀態,加上腰背、髖關節支撐力不夠,在揹巾的挑選和使用上就更要特別留意。 黃偉垣說明,小朋友脊椎的發展是從C字形演變到S字形,三、四個月大時脖子比較穩定,之後至一歲到一歲半,腰部脊椎的發育逐步成熟,寶寶開始坐、爬、站;到了兩歲,脊椎成S形,才可以穩定支撐身體。因此,使用揹巾必須要注意寶寶頸部、腰部和脊椎的發展。 黃偉垣強調,符合人體工學的揹巾要確保寶寶的脊椎呈現 C 型,設計良好的揹巾更要確保寶寶在任何揹法中,都能呈現 M 字型坐姿,使膝蓋高過臀部避免造成髖關節壓迫,導致髖關節發育不全。 把寶寶穿戴在身上是人類和動物從遠古以來的育兒方式,包括袋鼠、無尾熊、爱斯基摩人用毛皮、美洲土著用板材,新幾內亞用頭,華人父母使用長條揹巾,都是傳統富有智慧的育兒方式。 黃偉垣認為,對現代父母與照顧者來說,揹巾的使用不僅可以空手來處理事情,更能增加親密互動的機會並提高自由方便的移動性。因此,在使用上,首先要注意必須貼近寶寶,避免過鬆搖晃導致不適,同時注意呼吸道及姿勢體位,掌握「緊看頭胸背」五字訣,如同早產兒的袋鼠護理,讓寶寶貼在媽媽身上,聽著媽媽心跳,隨著媽媽擺動,模擬胎內子宮狀況,不僅寶寶比較有安全感,照顧者也能輕鬆育兒。 新聞來源:中時電子報 http://www.chinatimes.com/broadcast/20160705000026-260735
揹巾系列5-3》台灣揹巾顧問第一人 叮嚀5CM
揹巾穿戴在全世界形成一股新潮流,台灣目前有兩位得到英國認證的揹巾穿戴顧問,他們是一對夫妻檔,其中太太Diana是台灣揹巾顧問第一人,她已經指導許多新手媽媽如何正確使用揹巾,減輕媽媽負擔,增進親子親密接觸。 http://www.chinatimes.com/broadcast/20160704003196-260735 揹巾穿戴有學問,Diana呼籲家長們注意5.C.M,就能讓媽媽輕鬆育兒、寶寶健康成長。所謂5.C.M,5指的是緊、看、頭、胸、背的五字訣(T.I.C.K.S.),包覆要緊密、隨時注意看、低頭親到頭、下巴遠離胸、完整支撐背,這是國際公認的揹巾穿戴安全守則。C和M則是指C型脊椎和M形坐姿。 揹巾穿戴有秘訣,英文有T.I.C.K.S.五字訣,中文翻譯是緊、看、頭、胸、背,完全貼緊、隨時注意看、媽媽低頭親到寶寶頭、下巴遠離胸、完整支撐背,這是國際公認的揹巾穿戴安全守則。 緊(Tight)-完全緊貼;包覆要緊密,讓寶寶能完全貼近 看(In view at all times)-隨時注意看;確保能看到寶寶臉部,防止口鼻遮住 頭(Close enough to kiss)-低頭親到頭;寶寶頭部必須緊靠你的下巴 胸(Keep chin off chest)-下巴遠離胸;避免寶寶頭部被壓低 背(Supported back)-完整支撐背;直揹寶寶時,必須舒適的貼近你 Diana指出,嬰兒的身體天生就能適應被豎直抱起,如果讓寶寶的雙腿彎曲、膝蓋平放,並支撐著臀部,這就是一種抱孩子最自然的方式,剛好是寶寶本能的姿勢,會讓寶寶感到舒適、溫暖、和安全。 Diana提醒,要確保寶寶在任何揹法中都能呈現M字型坐姿,避免造成髖關節壓迫,導致髖關節發育不全。新生寶寶脊椎趨近於C 曲線,揹巾要能確保寶寶的脊椎呈現C字型姿勢,有助日後椎間盤與脊椎骨的發展。 身為台灣第一位揹巾顧問,Diana是在2015年認識來自法國的揹巾穿戴顧問,這才了解揹巾穿戴的重要性及對親子的好處。她自己有三個寶貝,當初沒有在小孩還小的時候學習到正確知識,錯失使用揹巾的機會。現在她在台灣推廣揹巾穿戴,組織了「揹巾穿戴互援團」,從一月到現在,已經幫助五千多個媽媽。 在協助新手媽媽的過程中,Diana發現,媽媽的問題都是一樣的,腰酸背痛、不知如何正確挑選和正確使用揹巾;利用聚會和課程,不只是爸爸、媽媽來到教室,許多阿公、阿媽也來學習正確穿戴揹巾。經過互相鼓勵學習、支持打氣,全家人都享受到揹巾穿戴帶來的好處,也和寶寶建立了親密接觸的第一步。 新聞來源:中時電子報
揹巾系列5-1》劉真擔任揹巾穿戴推廣大使
國標舞女王劉真升格當媽媽之後,又多了一個新身分,揹巾穿戴推廣大使。 說到揹巾的好處,劉真直呼,最大的差別就是減輕媽媽的負擔。在沒有使用揹巾之前,她每天用手抱小孩,不但腰酸背痛、脖子僵硬,還有媽媽手的困擾,尤其是左手大拇指一度很嚴重,讓她懷疑是否已經脫臼。自從使用揹巾,腰酸背痛減少,她笑說還能一邊唱歌給寶寶聽,甚至抱著寶寶一起跳舞。 揹巾的第一好處是減輕媽媽負擔,第二則是增加和寶寶的親密感。「揹巾就是讓寶寶依偎在媽媽胸口,好像又回到寶寶剛出生的感覺。」劉真說,寶寶一出生,醫護人員幫寶寶清洗過後,就把寶寶放在媽媽胸口,讓寶寶聽媽媽的心跳、感覺媽媽的呼吸,彼此非常親密。「揹巾的感覺就像回到寶寶出生那樣。」 揹巾增加寶寶和媽媽的互動,也有助於和爸爸更親密。劉真說,從媽媽角度看,爸爸用揹巾背寶寶是一件非常棒的事情,「以前大家覺得帶小孩是媽媽的責任,這幾年台灣男生被教育得越來越好,大家覺得照顧小孩是夫妻兩個人一起的事情。」 在劉真眼中,當爸爸揹著寶寶,充滿父愛,格外感人。爸爸用揹巾照顧寶寶,分擔了媽媽的工作,讓媽媽得以休息。爸爸力氣大,可以一邊背寶寶,一邊提東西或做事,最重要的是爸爸和寶寶有更多親密接觸,這才真是千金不換。 身為揹巾穿戴推廣大使,劉真提倡親密育兒。她強調,寶寶一下就長大了,爸爸媽媽一定要把握寶寶還小的時候,多跟寶寶黏在一起。抱寶寶是很親密,但若能學會正確使用背巾,新手爸媽在享受寶寶親密接觸時,就能減少腰痠背痛。她自己使用過三種背巾,無論在家或外出都很好用。看著寶寶在斜背巾裡睡得像天使般可愛的小臉,就是她最甜蜜的幸福。 新聞來源:中時電子報 http://www.chinatimes.com/broadcast/20160701006806-260735
用時尚 揹巾 把寶寶穿戴起來!
近十年來,世界各國開始回歸傳統,回應嬰兒生理上及心理上的需求,提倡「親密育兒」,而「寶寶揹巾穿戴」(Babywearing)則是親密育兒的最佳方式。愈來愈多研究顯示,早期獲得足夠安全感的寶寶,長大後愈有自信、愈獨立,對人際關係和自我價值都有正面影響。
英國「揹巾教父」丹尼爾說,設計良好的揹巾,除了穿戴具備「時尚感」,也必須符合人體工學,兼顧M形坐姿、C型脊椎,有助於寶寶日後椎間盤與脊椎骨的發展。
文/記者陳玲芳
圖/台灣馨力陽提供
結合傳統智慧與科技時尚,英國寶寶揹巾領導品牌WMM (We Made Me) ,去年甫一推出,便在歐美育兒及時尚圈造成風潮,新加坡政府並將其設計的揹巾,作為獻給英國威廉王子夏洛特公主的新生賀禮。
在歐美被譽為「揹巾教父」的WMM創辦人丹尼爾.盧卡斯(Daniel Lucas),今年四月應台灣馨力陽有限公司邀請,來台參加在世貿舉辦的婦幼展活動,帶領「揹巾穿戴互援團」媽媽們,用揹巾穿戴著寶寶一起大跳「騷莎」(Salsa)舞蹈,展現揹巾的時尚健康新風潮,令人眼睛一亮。
丹尼爾指出,寶寶揹巾穿戴,英文是「Babywearing」,聽起來有些奇怪,卻是最自然和貼切的形容,亦即「透過揹巾將寶寶,如同衣服般的穿戴在身上,跟著我們一起行動」。
「事實上,把寶寶穿戴在身上,是人類和動物,從遠古以來,就一直這麼做的育兒方式。」丹尼爾舉例,包括袋鼠媽媽、無尾熊、愛斯基摩人用毛皮、美洲土著用板材,新畿內亞用頭在揹,乃至華人父母用長條揹巾等,都是傳統頗富智慧的育兒方式。
不同世代的動物、父母們,找到最適合的方式,將寶寶揹抱在身上,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因為,「只有確保孩子是安全無恙時,父母才能專心在其他事情上」,而當寶寶被緊緊抱著時,他的情緒也會變得穩定而平靜,享受「如同還在子宮內」的安定和溫暖。
馨力陽公司總經理郭奕宏表示,之所以爭取WMM來台,努力提倡「揹巾穿戴的親密關係」,是因為相信嬰兒時期與父母間的「親密關係」,為建立寶寶「安全感」的重要基礎。馨力陽公司希望能在台灣,推動父母與寶寶的親密育兒新觀念。郭奕宏的老婆DIANA,親自組成「揹巾穿戴互援團」粉絲團,不定期舉辦「揹巾共舞」活動,推廣寶寶揹巾穿戴的好處,在短短不到兩個月時間內,即有兩千多個會員加入。
揹巾穿戴是子宮的延伸
丹尼爾進一步指出,當西方社會的工業化以及男性社會專家所提倡的「寶寶獨立自主」訓練法,讓家長開始依賴嬰兒推車,逐漸取代了揹巾,甚至象徵了社會地位或經濟能力。許多寶寶在手推車、嬰兒床的時間,可能更勝於在母親、父親的懷抱中。
然而,寶寶與母親間的彼此需要,相互依存的關係,從懷孕的那刻就建立起,再寬敞舒適、視野再高的推車座椅,都比不上父母的身體來得溫暖。
丹尼爾專注在推廣和教育揹巾穿戴的領域長達十多年,是揹巾界的權威;他所提出的 「T.I.C.K.S.」 五字訣(緊、看、頭、胸、背)完全的貼緊、隨時注意看、低頭親到頭、下巴遠離胸、完整支撐背,是國際公認的揹巾穿戴安全守則。他設計的揹巾,得到十多家權威媒體和網站的獎項,並獲國際專業及醫護人員首席推薦。
市面上的揹巾(帶)款式和類型眾多,如何選擇適合寶寶和自己的揹巾?「揹巾教父」丹尼爾說,設計良好的揹巾(帶)必須要能確保寶寶在任何揹法中,都能呈現「M」字型坐姿,避免造成髖關節的壓迫,造成髖關節發育不全。而剛出生的寶寶脊椎趨近於「 C 」曲線,符合人體工學的揹巾,要能確保寶寶的脊椎是呈現「C」字型的姿勢,方能有助於寶寶日後椎間盤與脊椎骨的發展。
「揹巾共舞」讓媽媽更健康
「揹巾穿戴互援團」團長Diana表示,「揹巾共舞」是一個可以跟寶寶一起更健康、體驗親密的接觸,在揹巾共舞的課程中,特別挑選「騷莎」,因為Salsa的舞步,較適合媽媽和他們的寶寶;Salsa的腰臀部搖擺動作,非常類似寶寶在子宮裡的動作,及媽媽抱小孩搖擺安撫寶寶的動作。
「尤其,生了寶寶後,媽媽可能會發現,柔軟度比之前差了一些。」這是因為懷孕期間,骨盆關節及韌帶因為「Relaxin」鬆弛荷爾蒙,而獲得放鬆,讓媽媽在生產時有更大的活動範圍,但在生產後,鬆弛荷爾蒙減少下,韌帶會緊縮。
拉丁舞蹈的舞步(包含Salsa在內),能夠提升身體柔軟度、平衡感及協調性。柔軟度的提升,將改善血液中的含氧量流入肌肉組織,有助於排出體內毒素,淨化身體。
特別是孕期的生理變化及生產過程,造成母體核心肌群與骨盆底極大的拉扯與損傷,因此,產後要能夠恢復核心肌群的力量,同時改善姿勢體態,非常重要。
Diana強調,透過Salsa舞步運動,也能協助解決孕婦及產後常見的背部疼痛,讓媽媽重新獲得懷孕前的健康與活力。 新聞來源:人間福報 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437824
馨力陽首位英國認證揹巾顧問教你5CM方法
【記者楊淑媛桃園報導】馨力陽公司總經理夫人Diana(黛安娜)19日指出,寶寶揹巾穿戴成為世界各國響應熱潮,歐美也積極推廣穿戴顧問認證,經由受訓完備的顧問,來協助正確穿戴及親子親密關係的推廣,讓父母享有更多與孩子抱在一起的好處。
擁有三個孩子的Diana說,馨力陽代理WMM(英國 We Made Me 全方位嬰兒揹巾系列),始於2015年因緣際會下,認識來自法國的揹巾穿戴顧問,並深入了解到揹巾穿戴的重要性及對親子的好處後,感嘆自己在小孩小的時候沒有機會學習正確的知識而放棄了揹巾使用,失去與孩子擁有更多親密的機會。
因此,Diana決定要將揹巾穿戴在台灣推廣,並取得台灣首位擁有英國揹巾穿戴顧問認證,同時親自組織「揹巾穿戴互援團」粉絲團,讓更多新手父母不再因為學習斷層而失去親密關係建立的第一步。
Diana表示,寶寶揹巾穿戴是透過揹巾將寶寶,如同衣服般的穿戴在身上,跟著我們一起行動,要安全的揹著寶寶,〝緊看頭胸背〞(T.I.C.K.S.)的五字訣絕對不能忘!
〝緊看頭胸背〞五字訣是國際公認的揹巾穿戴安全守則,也是英國揹巾教父-WMM(英國 We Made Me 全方位嬰兒揹巾系列)的創辦人Daniel Lucas、同時也是英國寶寶揹巾領導品牌-theBabasling的開創者,累積十多年推廣教育經驗的精華。
(緊)-完全緊貼;包覆要緊密,讓寶寶能完全貼近。(看)-隨時注意看;確保能看到寶寶臉部,防止口鼻遮住。(頭)-低頭親到頭;寶寶頭部必須緊靠你的下巴。(胸)-下巴遠離胸;避免寶寶頭部被壓低。(背)-完整支撐背;直揹寶寶時,必須舒適的貼近你。
另外,兼顧C型脊椎、M形坐姿。Diana指出,確保寶寶在任何揹法中,都能呈現「M」字型坐姿,避免造成髖關節的壓迫,造成髖關節發育不全。也就是坐姿要呈M字型。另外,新生寶寶脊椎趨近於「 C 」曲線,揹巾要能確保寶寶的脊椎是呈現「C」字型的姿勢,才能有助於寶寶日後椎間盤與脊椎骨的發展。2016/5/19
圖說:馨力陽全台首位英國認證揹巾顧問Diana,教你使用揹巾5CM方法 新聞來源:http://www.idn.com.tw/news/news_content.php?catid=5&catsid=3&catdid=0&artid=20160519ea004
親愛寶貝-揹巾穿戴好時尚 寶寶坐好坐滿
媽媽寶寶們現在流行什麼?答案是把寶寶穿在身上。揹巾穿戴是古老的育兒方式,早期台灣社會阿嬤和媽媽都會把寶寶背在背上,現在全世界正流行從傳統衍生的揹巾穿戴,既時尚又增進親子感情,還幫助寶寶成長發展,環保舒適耐用的材質,可以當傳家寶。 寶寶揹巾穿戴英文是Babywearing,透過揹巾將寶寶如同衣服般穿戴在身上,跟著爸爸或媽媽一起行動。把寶寶穿戴在身上是人類和動物從遠古就有的天然育兒方式,袋鼠媽媽、無尾熊、愛斯基摩人的毛皮、美洲土著的板材、新畿內亞人的頭,以及中國父母的長揹巾,都是傳統智慧育兒妙招。 有「揹巾教父」之稱WMM(英國 We Made Me 全方位嬰兒揹巾)創辦人Daniel Lucas(丹尼爾.盧卡斯)最近來台,他自己就是「揹巾把鼻」,專注在推廣和教育揹巾穿戴超過10年,他提出T.I.C.K.S五字訣(緊、看、頭、胸、背),讓想要一試揹巾美妙滋味的父母很容易掌握成功祕訣:完全貼緊、隨時注意看、低頭親到頭、下巴遠離胸、完整支撐背,這也是國際公認的揹巾穿戴安全守則。 丹尼爾強調,良好的揹巾必須兼顧M形坐姿和C型脊椎,要確保北鼻在任何揹法中,都呈現M字型坐姿,避免造成髖關節壓迫進而發育不全;剛出生的寶寶脊椎趨近C曲線,符合人體工學的揹巾要確保北鼻脊椎C字型,有助寶寶日後椎間盤與脊椎骨發展。 揹巾穿戴對寶寶好,對媽媽更好。揹巾穿戴推薦穿戴揹巾跟寶寶共舞,揹巾穿戴互援團團長Diana表示,揹巾共舞體驗媽媽和寶寶的親密接觸,例如Salsa騷莎,腰臀搖擺很類似寶寶在子宮裡及媽媽抱小孩搖擺的動作,讓寶寶好有安全感。 特別是孕期生理變化及生產過程造成母體核心肌群與骨盆底極大拉扯與損傷,Salsa運動到主要大肌群,臀肌、腿後腱肌群、股四頭肌、小腿肌及核心肌群,解決孕婦及產後常見的背及下背疼痛,並重新獲得懷孕前的健康與活力。 (中國時報)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60419000793-260113
揹巾教父:5字訣 這樣穿戴揹巾才安全
去年新加坡慶祝建國50周年,進行票選心目中的新生兒禮,結果新加坡的媽咪心裡想要的新生兒賀禮,竟然不是娃娃車,而是揹巾,令人嘖嘖稱奇!事實上,新加坡政府並將其設計的揹巾,作為獻給英國威廉王子夏洛特公主的新生賀禮。 「揹巾教父」來台 示範親密的照顧方式 不僅如此,放眼許多國際爸媽明星出外時,也開始使用寶寶揹巾,來照顧自己的寶貝。在歐美被譽為「揹巾教父」、來自英國寶寶揹巾領導品牌的開創者Daniel Lucas 丹尼爾•盧卡斯表示,把寶寶穿戴在身上,是人類和動物從遠古以來的育兒方式,包括袋鼠媽媽、無尾熊、爱斯基摩人用毛皮,新畿內亞用頭在揹,甚至中國父母用長條揹巾等,都是傳統有智慧的育兒方式。 將寶寶揹抱在身上,不但成為生活的一部分,也因為透過此親密的照顧方式,可以確保孩子安全無恙,並且增進親子的關係與增加寶寶的安全感。當寶寶被爸媽緊緊抱著時,情緒會變得穩定而平靜,享受如同還在子宮內的安定和溫暖。 親密育兒!5字訣揹巾穿戴安全守則 現在仍然有許多寶寶停留在手推車、嬰兒床的時間,更勝於在母親、父親的懷抱。寶寶與母親間的彼此需要,相互依存的關係,從懷孕的那刻就已經建立,再寬敞舒適、視野在高的推車座椅,都比不上父母的身體來的溫暖。 近10年來,回應嬰兒生理上及心理上的需求,提倡親密育兒,而揹巾穿戴則是親密育兒的好選擇。有許多研究顯示,早期獲得足夠安全感的寶寶,長大後越有自信、越獨立,對人際關係和自我價值都有正面影響。 丹尼爾專注在推廣和教育揹巾穿戴的領域長達十多年,是揹巾界的權威;他所提出的 「T.I.C.K.S」5字訣(緊、看、頭、胸、背):完全的貼緊、隨時注意看、低頭親到頭、下巴遠離胸、完整支撐背,是國際公認的揹巾穿戴安全守則。 良好揹巾原則:兼顧M形坐姿、C型脊椎 如今這一股揹巾穿戴Babywearing風潮,也已經引進國內,代理此知名揹巾系列產品品牌的業者郭奕宏表示,良好揹巾必須是兼顧「M形坐姿、C型脊椎」的原則。 設計良好的揹巾必須要能確認寶寶在任何揹法中,都能呈現「M」字型坐姿,避免造成髖關節的壓迫,造成髖關節發育不全,也就是坐姿要呈M字型。而剛出生的寶寶脊椎趨近於「 C 」曲線,符合人體工學的揹巾要能確保寶寶的脊椎是呈現「C」字型的姿勢,有助於寶寶日後椎間盤與脊椎骨的發展。 體驗親密的接觸 與寶寶揹巾共舞 除了需要注意揹巾的正確使用方法,現在透過揹巾將寶寶,如同衣服般的穿戴在身上,跟著爸媽一起行動,甚至與寶寶共舞,體驗親密的接觸,也成為一股新時尚。 國內揹巾穿戴互援團團長Diana表示,揹巾共舞是一個可以跟寶寶一起更健康、體驗親密的接觸,在揹巾共舞的課程中,推荐跳Salsa 騷莎,因為Salsa的腰臀部搖擺動作非常類似寶寶在子宮裡的動作,以及媽媽抱小孩搖擺安撫寶寶的動作。 新聞來源: 華人健康網